加强两岸金融交流 促进两岸经贸发展
首  页   |  专题首页  |  最新动态  |  两岸金融交流现状 | 相关政策 | 业界反应  |分析评论  | 背景资料
 
分析评论
 
台媒:台湾金融业内忧外患下的求生三部曲
 
 
  来源:      日期:2007-08-10 09:28

 

 

    台湾《远见》杂志刊文指出,台湾的银行业,正面临内忧外患。在双卡风暴和未开放大陆市场两个双重影响下,2006年台湾银行业整体股东报酬率4.7%,居亚洲之末。面对已被边缘化的金融业,要如何抵挡全球强力竞争而求生存呢?

    外患是昔日的企业金融客户很多都跑去大陆了,内忧则是消费金融双卡风暴的后续效应。不少银行认赔打呆的金额过大,元气仍未恢复,更雪上加霜的是,今年6月中旬“立法院”三读通过债务清理条例。新法虽让众多卡奴复生,却使银行成为救济卡奴的社会福利机构,永丰金控研究总处经理朱玉君说。

    眼看苦守台湾,业绩难有起色,许多金融业,正从过去金饭碗角色中蜕变,苦寻新蓝海。

    重整:强化企金 带顾客出走

    为了寻求新机会,不少业界正重整组织,成立前所未见的企金营销部。例如三商银之一的华南银行,企金营销部就调来了八位资深干部,直属总行,就是要推销企业金融的贷款。

    不少优秀的银行不甘坐视业绩衰退、客户跑掉,正主动出击寻找业绩。例如,台北富邦银行的101大楼项目融资的换约“联贷案”。101大楼像竹子般节节高升的高耸云端,俨然已经是国际人士心目中台北的象征,但很少人知道,台北101本来一年的利息支出就高达13亿元,一度占其营收的22%,负担相当沉重。

    近几年来,台北101营运逐渐上轨道,目前出租率已达到七成以上。因此,台北101业主很希望风险降低后,能调降贷款利息支出。因此向联贷的主办银行台北富邦银行反映。 他们曾考虑不动产证券化或转贷其它银行等方式,但最后台北富邦银行还是成功地重新架构融资,用较低成本的资金,取代了原来较高成本的资金,联贷重新换约,台北富邦银行总经理丁予康说,这次换约使台北101大大降低了利息支出,也顺利留住这个融资案。

    也有银行业者,勇敢带领客户出走,到岛外布局。银行业大环境不好,从产业整体面来看,台湾的银行业目前的国际竞争力堪忧。根据麦肯锡最新的研究统计指出,2006年台湾银行业的整体股东报酬率只有4.7%,远低于日本的11.3%、印度的34%、中国大陆的21.6%、韩国的20.3%。法国籍的麦肯锡董事、也是大中华区金融机构咨询业务负责人姚万里,6月14日在台北召开记者会指出,台湾的金融机构过多,从街上银行比咖啡厅多就可以看出来。比咖啡厅密度还高的银行,或许夸张,但是台湾的银行家数共有73家,其中光本岛就有41家,开了3292个分行。

    不但企业金融难经营,雪上加霜的是,消金放贷市场也正在紧缩中。一旦6月中旬通过的债务清理条例由陈水扁公布施行之后,九个月后生效,明年下半年起,银行连房贷都会紧缩,华南银行副总经理张云鹏如此担忧。

    影响所及,多数银行简直饥不择食。只要一家不错的中型以上企业想要办“联贷案”,就会动辄出现五六家银行想抢主办权,大型企业就更会四处议价、杀价,最后不论哪个银行来做,都无利可图。例如,5月16日,长荣航空采购飞机,需要168亿元,结果吸引了15家岛内银行争相捧钱来要求参与联合贷款。激烈竞争下,长荣购机由兆丰银行主办,利差杀到40点、相当于年利率0.4%,依照过去惯例,至少要100点、相当于年利率1%才算合理。

    从联贷市场上的利率差价格变化,最能说明目前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以及各银行面临的营运困境。据有关人士指出,在1990年代,台湾银行业平均利差还可以看到3%以上,到2004年因为景气低迷,放款业务不好,而跌到2.5%,2006年更是一路跌到2%以下,目前只剩下1.8%。靠这1.8%的利率,银行绝对活不下去。但是烂头寸又不能不放贷出去。
   
    那么,金融业要如何杀出重围?目前看来有三大策略。

    策略:以客户为中心交叉销售:最近以来很多银行都推行组织变革,目的就是要交叉销售。但是重点是单一窗口,卖再多金融商品也不能让顾客混淆、烦躁,顾客只需要认识一个项目经理就好。

    交叉销售的项目服务策略,让顾客即使只有一个月的短期闲钱,银行也可以帮他们规划短期理财商品,达到不只借钱给客户,也卖金融商品给客户的相乘效果。例如,台北富邦银行董事长蔡明忠两年前宣示,富邦金控六大事业群要推动Project One大策略,整合六大金融公司的所有金融商品,成为单一窗口服务,也是这种以客户为中心的项目经理制度,而不是以金融产品为中心的方式。

    此方法已经是比较活跃的金融业者,竞相采取的经营策略。其中以联合贷款,搭配包装其他金融业务,交叉销售卖给客户,已经变成潮流。

    许多金融业的企金部门高阶主管都不约而同地指出:经营企业金融的瓶颈,必须靠灵活的新策略才行,必须重新评估银行身为一个企业体的价值,不断的创新经营模式,和提供差异化的产品,才能摆脱同业的杀价竞争。

    创新:推新商品和风险管理

    创新的重点是要为客户创造收益。这也是趋势大师约翰·奈思比的最新学说11个定见中的第七个:要端出牛肉,客户才会买单。

    金融商品和金融专业服务的创新,就是赢得认同的一条路。像衍生性金融商品虽然风险高,但是可以帮助客户追求最适化的风险管理和规划最有效益的投资组合。企业也因此可以避险,无疑是金融业者的新机会。

    拓展:锁定海外和台商业务

    台湾金融业杀出重围的第三个策略,应该是掌握亚太金融产业大成长的大趋势,即使现在不能去大陆,也不要放弃高速成长的亚洲其它各国。OBU(岛外金融分行)业务近年来快速成长,已经成为台湾银行新的蓝海市场。

    市场的蓝海如此大,目前台湾的金融业却被圈在这个小岛,同业厮杀,将利润空间砍到极低。但是透过以上三个经营策略,银行业狭缝中求生存,等待下一次大起飞。

    来源:人民网

编辑:芳翼

 
编辑: 陈宁       查看/发表评论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