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两岸金融交流 促进两岸经贸发展
首  页   |  专题首页  |  最新动态  |  两岸金融交流现状 | 相关政策 | 业界反应  |分析评论  | 背景资料
 
分析评论
 
亚洲金融危机十年祭 关注东亚金融风险正累积
 
 
  来源:      日期:2007-07-02 10:41

 

 

  1997年7月2日,泰铢狂跌20%,瞬间,席卷东亚酿成地区性金融危机,如今刚好十周年。眼下,面对东亚经济复兴,国际流动性急剧膨胀,东亚金融风险再度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

  反思一:奇迹”掩盖了“双倒挂”

  关于东亚金融危机的动因,以往人们总是指责对冲基金的无德操作,而忽视了内外金融环境的变化。实际上,任何金融危机都要有条件,对冲基金不过是“乘人之危”,投机钻营罢了。

  事实上,危机前后,都有人考察过泰国等东亚的国际收支状况,并发现了造成危机的“漏洞”。其关键是,1995年到1997年间,东亚的“经常收支”与“资本收支”出现了转折性倒挂。

  上世纪80年代,东亚经济走向了“投资出口导向型”发展模式,即依赖外资和出口实现经济增长。在此,东亚与日本的关系不可忽视。战后以来,日本与东亚形成了“雁阵发展模式”。日本不仅是东亚的技术提供者、产品吸收器、设备输出方,更是资金的最后贷方。正是这种紧密的地缘经济关系,使日元汇率的波动与东亚经济增长形成了联动关系,即每当日元升值,东亚出口旺盛,经济增长;相反,每当日元贬值,东亚出口低迷,经济萎缩。

  1991年到1995年春,日元一路升值,东亚贸易顺差扩张,外来直接投资旺盛,演绎了历史奇迹。而1995年后半期起,日元重归贬值路径,导致东亚出口竞争力下降,经常收支赤字化,长期直接投资退潮。东亚丢失了“出口和直接投资”两大支柱。

  问题是,在这一变化过程中,日本的信贷资金与海外短期资本合流,潮涌东亚,使东亚呈现“短期资本盈余型虚假繁荣”,掩盖了经济增长基础的脆弱性。长期直接投资退潮、“经常收支赤字化”与“短期资本大盈余”的结合,成为金融危机总爆发的前提。

  反思二:“金融系统不全”暴露了“双错位”

  在此背景下,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等相继实行了资本自由化,加剧了海外短期资本的大量流入。短期资本俗称“热钱”,因其移动速度快、移动方向不确定,常表现“高能量”。而1997年前,东亚特有的依赖家族、血缘等关系的东亚银行和企业制度,对证券、保险、投资信托等其他金融产业构成挤压,导致金融系统功能不全。在此,海外“热钱”犹如“高压电流”,未经国际金融中心“减压”,便直接流入长期项目,形成了严重的“压差风险”。

  在外资源源不断流入东亚时,这种“错位”型融资尚能持续,但当外资集中撤离时,因资金被长期固定,银行无法及时调拨,使货币贬值危机进一步演变为“银行信用危机”。

  另一方面,在货币选择上,国际短期游资多为美元资金。当外资全线撤离东亚市场时,外汇市场集中抢购美元,抛售本币,诱发了本币大贬值,这又形成了币种上的“错位”。

  这种“双错位”可谓东亚金融危机的元凶。尤为严重的是,危机爆发时,东亚已将外汇储备投资于海外股票和债券市场,无力回调灭火,除了“割肉”变卖资产,别无他途。结果导致本币暴跌。泰铢是第一个缺口。索罗斯不过是第一个扣动扳机的狙击手。

  预警:经济结构隐藏新风险

  10年后的今天,虽然东亚经济复兴,直接投资增加,外汇储备蓄积,但东亚经济结构仍存在新风险。

  首先,随着地区经济的相互依存深化,东亚形成了日本、“东亚四小龙”(韩国、香港、台湾和新加坡)和中国的三角贸易结构,并重新确立了“先日本,后四小,再中国”的产业梯度。日本主导高端产业,东亚四小扮演次级生产基地,而中国则提供组装加工车间,并将最终产品出口到美国市场,成为东亚的“出口中转站”,直面美国贸易保护主义风险。

  其次,日元汇率进入历史性低潮期。目前,日元对英镑、瑞士法郎等贬至8年来新低,对欧元则贬值到欧元诞生以来的最低点,对东亚货币也贬到金融危机前水平。而从产业竞争力看,1995年到2002年,日本的综合生产率升了7.59%,产业竞争力大幅提升。显然,面对日本产业、汇率的双重竞争,东亚经济明显处于劣势。

  再次,自2001年前后,东亚各国在汇兑政策上,事实上选择了紧盯人民币的做法,全线买进美元,平衡汇率,导致流动性膨胀,资产泡沫忽隐忽现,充满风险。

  而眼下,在美欧等相继提高利率,紧缩金融后,日本仍固守超低利率,日元套利资金充斥于世界和东亚市场。日本资金开始扮演影响世界金融秩序的最后力量。一旦参院选后,日本国内的政治阻力减退,日本央行很有可能顺势提息,逐步收紧银根,必将使东亚面临新的“日资外逃”风险。由此,日本金融政策的动向已成为关乎东亚金融稳定的重要外因。  (刘军红 作者系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日本研究所副研究员)
 
  来源:环球论坛

编辑:芳翼

 
编辑: system       查看/发表评论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