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两岸金融交流 促进两岸经贸发展
首  页   |  专题首页  |  最新动态  |  两岸金融交流现状 | 相关政策 | 业界反应  |分析评论  | 背景资料
 
最新动态
 
大陆理财市场高速扩张 台商近水楼台却难涉足
 
 
  来源:      日期:2007-07-06 10:09

 

 

  随着居民收入不断提高和金融市场渐趋活跃,大陆理财市场正呈飞跃式成长,中外金融机构也展开浑身解数吸引客户.不过业内人士表示,虽然越来越多台商在大陆工作或居住,并为手上的人民币资金寻求投资渠道,但因中大陆资本项目还未完全放开,面对大陆日益蓬勃的理财市场,台商基本上是看得见,吃不到.

  上海一股份制银行从事理财业务的人士说,按规定目前海外人士--台商包括在内,都不能在银行开设借记卡和购买基金,也不能购买固定收益类的理财产品.

  他指出,海外人士若要购买A股,需要透过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的形式,尚不能直接开设A股帐号.

  台湾地区第四大基金业者宝来投信总经理刘宗圣周三出席"路透2007台湾高峰会--资产管理"时表示,由于两岸还未签署金融监管备忘录,台湾金融业者面对发展迅速的中国基金市场,是"看得到,吃不到".

  但台商更愿意直接参与,以从大陆高速经济成长中获得可观收益,一位就职于台资券商的分析师初步估计,目前台商在A股市场的资金量约在1,000亿元人民币的规模,并不亚于QFII目前100亿美元的规模,然而其中约一半资金游离于灰色渠道.

  自2005年7月汇改以来,人民币兑美元汇价上涨了约6%.近两三年内,上海、北京等沿海发达城市的房价已涨了数倍,而上证综指去年涨了130%,在全球主要新兴国家里涨幅第一,今年来最高涨幅也有六成.

  **正道有限,改走羊肠小道**

  随着大陆居民收入的提高,国内各大型银行纷纷推出个人理财产品,有些银行一月内就推出十多个产品;甚至一些国有银行还效仿海外同业,设立贵宾客户的私人银行业务.而在资本市场方面,基金发行如火如荼,券商集合理财也是回报不菲.但目前台商等同于海外人士,基本不能涉足大陆的理财市场.

  华东一外资银行负责个人理财业务的张先生表示,虽然他手中有不少台商客户,但只有准备在大陆长期居住的,才会真正考虑本地理财计划.最关键的还是政策限制,大陆对台商在国内投入资本市场有很多限制,不能买基金和A股,现在就连房子只能买一套;而且每年换汇有限额,一般最多5万美元,所以他基本上没有太多的业务可做.

  虽然正规理财渠道不顺,但羊肠小道还是存在的,投资A股或购买多套住房仍大有人在,两岸的有关部门,大多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管理并不太严格.

  一旅居上海多年的资深台湾投资人介绍说,台商除了在内地有三资企业(外资、中外合资、中外合作),可以法人名义炒股外,其余只能透过灰色渠道,或是借大陆亲戚朋友的帐户;或是由大陆券商出借"人头"(股票帐号)开户.若有些台商资金量较大,他们就索性组建一家私募基金或投资于内地一家较熟悉的私募基金.

  **监管趋严,但曙光已现**

  然而也有不少人表示,目前大陆对海外资金进入资本市场的监管正趋严格.国家外管局近期就对29家银行进行了处罚,因为这些银行的违规操作,使得部分境外投机资金变相进入房市股市.国家外管局还强调,近期将重点监督短期投机性资本的流入.

  一位台湾投资人表示,其实,借户头投资A股的风险也已开始显现.近期大陆证券业正在清理帐户,普遍要求帐户实名制,并由银行托管证券帐户中的资金.因此这些假户头将来会面临无法取回本金的困境.

  不过业内仍对未来的开放之路充满希望.一台资券商分析师指出,两岸开放三通已是必然的趋势.台湾明年总统大选後,相信两岸金融互动将会增强,台资金融机构有望在大陆成立合资券商,提前卡位,为未来直接服务于台胞理财需求做好准备.

  具有台资背景的华一银行上海徐汇支行行长诸建明也建议,其实相当多的海外投资者看重的是稳健的长期投资收益,"大陆可象大禹治水一样,考虑开发一些新产品,使得热钱转向其他领域,其实海外理性投资者对于6-7%的年收益,已经流口水了."

  对于最关注的直接投资A股事宜,大家还似乎看不到时间表.业内人士指出,这个进程取决于两岸关系进展及中国政府的态度.

  不过一些台商期望,作为同宗同根的台港澳居民,将来能否获得一些先行试点之便利.例如中国是否可以允许部分在大陆长期居住并符合一定条件的台胞,先享受国民待遇,自由地投资国内A股。(作者 林琦 部分内容有删节)

来源:路透中国

编辑:芳翼

 
编辑: system       查看/发表评论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