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农业合作论坛综述:共同的话题 共同的愿景
 
 
  来源:新华网      日期:2008-07-03 14:10

 

  10月17日,海南博鳌亚洲论坛主会场。400多位农业界人士、专家学者聚在这里,参加中共中央台办海研中心与中国国民党国政研究基金会共同主办的两岸农业合作论坛,为两岸农业合作诊脉断因、出谋划策。

     优势互补 利益共享

     上午专题报告,下午议题研讨,与会人员谈得最多的就是“优势互补”与“利益共享”。

     “优势互补”是两岸合作的天然条件。中国国民党国政研究基金会政策委员陈武雄介绍:“以品种交流为例,台湾很多作物的母种来自大陆,比方说茶、荔枝等,而台湾在经济作物商业化的育种方面较为领先,这正是双方合作的着力领域。”

     “利益共享”是双方的共同愿景。中共陕西杨凌示范区党工委书记张光强表示:“加入WTO后,两岸都面临如何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课题。台湾失去竞争优势的农业项目势必要向外转移,大陆迫切需要改善农产品质量,提升加工层次,引进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未来两岸农产品的互补性和替代性会进一步增强。”

     台湾“清华大学”经济系教授黄宗煌与华中农业大学经管学院教授王雅鹏共同提交了长达27页的论文,结语写道:“两岸农业合作有助于两岸因应全球化压力,提升两岸人民福祉,并改善两岸关系,故应积极规划可行的推动方案。”

     具体务实 着眼问题

     “措施具体,切中实际!”听完中共中央台办主任陈云林受权公布的20项扩大两岸交流的措施,一位与会代表说。

     这是一次务实的论坛,200多名台湾代表中,100多位来自农业生产第一线。“在两岸农业交流与合作中,要让两岸农民成为两岸合作的主力军。”清华大学台湾研究所所长刘震涛介绍,他们曾在高雄、台南、嘉义三县各选一个村进行调研,结果愿意或考虑到大陆进行农业合作的农民占63.1%。

     上海富利农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裁何鸿鹏在美国从事房地产业十几年,退休后到大陆投资农业。他的目标,一是建立两岸合作发展基金会,为两岸农业提供信息交流的平台;二是筹建中国农业世贸中心,建构一个为两岸涉农产业与国际市场接轨的平台。

     立足长远 建立机制

     “当前两岸农业合作模式之探讨”是此次论坛的议题之一。陈武雄说,台湾农民到大陆投资,必须要有产销配合才能实现永续经营,目前即使在内陆地区也有了很好的发展模式。像台湾的统一企业在新疆与当地农民合作,开创出世界级的番茄食品产业;在河南许昌,通过引进龙头企业与当地农民在技术、推广、经营、行销等方面整合,发展出来的“许昌模式”也非常成功。

     “两岸都有许多农业研究机构,充分利用两岸的研究资源,共同研发新品种、改良品种、提高农业技术、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实际的应用技术,关键在于建立技术的有偿试用与转让机制。”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研究员王建民指出。

     厦门大学台湾研究中心教授李非主张建立台湾农民与大陆农民的对接机制。比如,鼓励台商与大陆农户建立联系紧密的产销合作关系,从而形成台湾农企及大陆农企的利益分享机制。

     一天的论坛很快结束,论坛所取得的成果必将在两岸持续“发酵”。孙立极 马应珊

 
编辑: 张方翼    
  查看/发表评论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