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齐心 随着明年3月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的日益临近,台湾当局在两岸“三通”议题上,接连抛出了所谓“两岸直航三阶段”、“两岸直航之影响评估”、“货运便捷化”方案,刻意摆出对两岸“三通”的姿态,并大肆炒作。 众所周知,为促进两岸“三通”早日实现,祖国大陆方面进行了长期不懈的努力。早在1979年即正式提出两岸“三通”的主张。长期以来,祖国大陆方面本着“一个中国、直接双向、互惠互利”的基本原则,一直以最大诚意积极推动两岸“三通”进程。大陆的经贸、邮电、航运部门早就为两岸直接“三通”作好了各方面的准备。两岸民间行业组织不断就“三通”的技术性、业务性问题进行深入探讨,达成诸多共识。
2000年5月20日,岛内政治生态发生重大变化,台湾当局拒不承认一个中国原则、不承认“九二共识”,导致海协与海基会接触与商谈的基础不复存在。为了不让政治分歧影响和干扰两岸经贸合作,祖国大陆方面从务实推动两岸“三通”角度出发,主张“三通”是两岸间的事,是经济问题,不应受到政治因素的影响和干扰,可以由两岸民间行业组织就“三通”业务性、技术性问题进行协商,在这种协商中可以不涉及一个中国的政治含义,协商所达成的共识由各自确认并组织实施。协商的预案及共识的确认,都可以由各自主管部门负责。协商达成后,双方可以使用两岸注册的船舶和飞机,进港时挂公司旗或标志旗,尽快通起来。民间协商,既简单易行,也不影响台湾方面所担心的“公权力”问题。而且,用民间对民间、企业对企业、公司对公司协商的办法通起来,也有前例可循。1996年两岸电信公司关于互通电信的协商;1997年两岸航运团体,就福州、厦门与高雄之间的“试点直航”进行协商,双方很快就达成共识,并通了起来;2001年,福建的马尾、厦门先后与马祖、金门签订加强民间交流协议,实现两岸客货直接往来。事实证明,采用民间协商的模式行之有效。祖国大陆一系列富有灵活性、务实性的主张,充分体现了积极推动两岸直接“三通”的最大诚意。12月17日,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发表题为《以民为本,为民谋利,积极务实推进两岸“三通”》的政策说明书,将由两岸民间行业组织协商“三通”问题,列为大陆方面关于两岸“三通”的政策之一,并指出这是现阶段最为务实可行的协商方式。
当前台湾经济困难重重。失业率升高,跨国公司纷纷撤资,企业不断出走,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两岸不能直接“三通”。大量事实表明,两岸直接“三通”对台湾经济疏困有着重要作用。目前,台湾对大陆贸易依存度为32.8%,已经超过美国;投资依存度为50%。如果实现“三通”,台湾每年仅在货运、空中客运、电信、电汇方面即可省下7.3亿美元,而每年台湾民众在香港或澳门的转机可节省许多宝贵时间。即使是台“行政院”公布的“两岸直航之影响评估”也不得不承认,如实现两岸直航,台湾海运每年可节约8.2亿元新台币;空运每年节省132亿,旅行时间860万小时;货运每年节省8.1亿,运输时间26万小时。暂且不论其公布数字的缩水度,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实现两岸“三通”,符合台湾民众的利益,对台湾经济发展绝对是个“利多”因素。
两岸直接“三通”已具备各方面的条件,也不存在业务、技术方面的问题,关键在于台湾当局的政策。但长期以来,台湾当局坚持以阻挠“三通”作为对抗大陆的政治筹码。陈水扁在两岸“三通”问题上出尔反尔,始终千方百计地加以阻挠和拖延。在2000年选举时,陈水扁曾信誓旦旦地表示,“就任后年内施政最大目标就是要开放三通”。2001年8月台“经发会”达成推动“三通”的共识,陈水扁也加以背书。2002年5月,陈水扁在金门大担岛放言,“三通是必由之路”,并表示愿意接受民间协商,但随后又以种种借口,拖延、阻挠“三通”的进程。陈水扁玩弄“三通牌”,翻云覆雨,昨是今非,说明他完全无意开放“三通”,根本目的就是以“三通”议题骗取台商和中间选民的选票。
两岸直接“三通”已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势在必行。两岸关系发展的历程已经并将继续证明,两岸关系发展的历史潮流不可逆转,在两岸同胞的共同努力下,无论台湾当局如何倒行逆施,两岸往来和经济、文化、科技等各个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仍会不断深入向前发展。
来源:新华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