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共迎2006春节包机
首页   专题首页   包机   要闻   最新动态   相关评论  台岛舆情   媒体反应   通邮   通航   通商
字号:
台湾航空业苦苦支撑 希冀盼来两岸直航商机

  时间:2006-12-06 14:08    来源:     
 
 

  在台湾岛内搭飞机旅行,就像搭长途汽车一样方便。

  台湾共有6家民用航空公司,除华航和长荣两家专营港澳和国际航线外,其余华信、立荣、复兴、远东四家的航线多局限于台湾及离岛地区,另有少量亚洲线。岛内线班次频密,台北—高雄等主要航线白天几乎达到每小时一班,岛内居民往返台北高雄之间一般不用提前买飞机票,到机场后可根据时间选择最近的班次,缩短等候时间。为吸引乘客,各航空公司各出奇招,比拼服务质量,受益的当然是乘客。

  在台湾采访期间,我们切身体会到这些方便之处。有一个下午,我们结束了在南部垦丁的采访,准备坐公共汽车到高雄,然后飞返台北赴朋友之约。到高雄小港机场时,已经是下午4点40分,最近的一班飞机是复兴航空4点45分的。仅有5分钟,要不要买这一班呢?见我们犹豫,复兴航空的售票小姐立即拍胸脯保证:没有问题,一定能赶上。她一面手脚麻利地出票,一面请我们出示证件。发现我们是记者后,又立即重新出票。原来,记者买机票可以打折。通过简单的安检,我们赶到登机口正好4点45分,登机尚未结束。50分钟后,台北到了。走出松山机场,30分钟后即到酒店,洗漱更衣后不到7点,正好赴约。

  然而,乘客方便的背后,是航空公司难以言说的困窘。

  台湾地域有限,公路、铁路交通发达,航空在岛内交通中本不占主角,加之航线过度重叠、机队数量过多,在现有市场规模下呈饱和状态。岛內航线的载客人数在1997年达到最高峰,一年1800多万人次,之后即以平均每年10%的速度递减。近年来,由于台湾经济景气低迷,以商务客人为主的航线萎缩严重。加之油价上涨,亏损是各家公司的普遍现象,业界苦撑待变。为了维持生存,岛内航空公司使出浑身解数,纷纷改善贵宾室服务,推出更多更好的机上服务项目,以求留住商务客源。他们通过协商方式减少班次,目前像台北─高雄、台北─台南、台北─嘉义等主要航线,航班都减少一半以上。当局有关部门也曾经提出现有航空公司再合并的建议,但所有的这些努力都无法根本改变困局。

  屋漏偏逢连阴雨。即将通车的台湾高速铁路(简称高铁),对苦撑危局的岛内航空业之冲击更是非同小可。连结台北与高雄的高速铁路全长345公里,原来乘火车从台北往高雄最快需4个半小时,乘坐“高铁”后只需90分钟 台湾客运业者惊呼:过去客运间的竞争是盈余多寡之战,“高铁”出现后,则是生死存亡之战。台湾交通管理部门预测,“高铁”通车后,西部走廊航线减少幅度约42%到52%,其中以台中—台北航线受影响最大,减少比率可能高达51.5%。

  在这样的背景下,广阔的大陆市场像磁石一样深深吸引着台湾航空业界。近年间,随着两岸经贸关系和人员往来的日益密切,每年往返两岸人数在300万人次左右。惨淡经营的台湾航空业清醒地认识到,两岸直航的商机是拯救台湾航空业的“灵丹妙药”。

  事实上,早在七八年前,台湾各家航空公司因预期两岸就要直航,纷纷大举投资购入飞机。但其后发现岛内的“三通”热只停留在嘴上,只好陆续低价卖掉部分飞机。尽管如此,台湾航空业界还是纷纷在大陆成立了办事处,有的还与大陆航空公司合作,开展两岸经香港、澳门转机联营服务。每年的春节包机,几家航空公司都竞相推出最强的阵容,大家都明白:若是在两岸航线竞争中出局,往后就很难再有生存空间。

  然而,在岛内政治因素的影响下,两岸“三通”直航是“只闻楼梯响,不见人下来”。岛内航空业者退而求其次,希望当局能早日开放大陆观光客来台,这个愿望也迟迟不能实现。眼见油价高涨,“高铁”通车在即,不知道台湾航空业者还能撑多久?

(来源:人民日报 记者 王尧)

编辑:李学斌

 

 
编辑:system    
 
 
中国台湾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