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阜] 位于山东省南部偏西。1986年由县改市,隶属济宁市。境内面积八百九十九平方公里,人口五十余万,共五百多个自然村。南邻邹峄,北接宁阳,东毗泗水,西接兖州。京沪铁路经过城北,兖石铁路穿过东南,境内公路四通八达。曲阜山川虽不算多,却颇有名气。如孔子曾经设教洙泗之间的泗水,孔子与群弟子“浴乎沂”的沂水,颜母祷于尼丘而生孔子的尼山,孔子父母埋葬之处防山,孔尚任隐居读书的石门山等。“曲阜在鲁城中(疑‘中’应为‘东’),委曲长七八里。”据古史记载:“神农氏都陈,徙都曲阜。”“黄帝生于寿丘,在鲁东门之北。”“少昊邑于穷桑,以登帝位,徙都曲阜。”这些传说,虽难以考稽是否正确,但在这里发掘的一些大汶口文化与龙山文化遗址却可以证明这一地区开发较早。商王南庚曾在曲阜建都,至盘庚时方由此迁殷,此后即为奄国都城。周公东征践奄,迁其君薄姑后,周王朝即将曲阜给周公长子伯禽建立鲁国。鲁国经历西周、春秋、战国等八、九个世纪,至公元前249年为楚国所灭。此后,楚置鲁县,秦置鲁县,秦属薜郡。汉初仍为鲁县,属豫州部。西汉吕后元前(前187年)封张偃为鲁王,建鲁国,属徐州。后因张坐罪除国。汉景帝三年(前154年)又将淮阳王刘馀封于此,是为鲁恭王,仍号鲁国,隶徐州。鲁恭王好治宫室,鲁国著名的灵光殿就建于此时。东汉初,光武帝刘秀将此改属任城郡。建武二年(公元26年)封刘兴为鲁王,二十六年后,刘兴迁为北海王,又将废太子刘强封于此,建东海王。直至汉亡国废。魏晋时置郡,以鲁县为郡治,后又属任城郡、兖州。隋文帝开皇四年(584年)改鲁为汝阳县。开皇十六年(596年)初定名为曲阜,属徐州。唐贞观元年废曲阜县,八年后恢复,属河南道兖州鲁郡。北宋真宗以轩辕黄帝生于寿丘,寿丘在曲阜,故改县名为仙源县。规模宏大的景灵宫此时始建。元时遇火灾焚毁。金天会七年(1129年)改仙源为曲阜。金末农民起义军反对异族统治,曾一度改称仙源县。明正德六年(1511年),刘六、刘七农民起义军攻占县城,焚县衙,进驻孔庙,“秣马于庭,污书于池”。明武宗正德年间明令“移县城卫庙”,于嘉靖元年(1522年)落成曲阜城,即今之曲阜城。明清以来沿袭未改。曲阜现有古迹二百多处,其中孔庙与孔府、孔林、鲁国故城遗址已列入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另有十一处列为全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市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一百多处。
[寿丘] 唐张守节《史记正义》载:“寿丘在鲁东门之北,今在兖州曲阜县东北六里。”唐司马贞《史记索隐》亦引晋人皇甫谧《帝王世纪》说:“黄帝生于寿丘,长于姬水,因以为姓。”由此可知,寿丘为古代传说中轩辕皇帝的生地,地点便在曲阜。今曲阜城东北少昊陵中有一云阳山,其前叠石而饰的石丘相传为黄帝生地的标志。
[穷桑] 唐张守节《史记正义》载:“黄帝自穷桑徙曲阜。穷桑在鲁城之北。一说穷桑即曲阜。”《帝王世纪》记传说中的古帝少昊邑于穷桑,号穷桑氏。曲阜又是“少昊之虚”,知穷桑乃曲阜一带一古地名,具体地点不详。
[大库之库] 唐张守节《史记正义》引晋人皇甫谧《帝王世纪》,记曲阜“为大庭氏之故国”。孔疏:“炎帝一曰大庭氏。”炎帝即神农氏,先都陈,后徙曲阜。按《左传》昭公十八年载:“宋、卫、陈、郑皆火,梓慎登大庭之库以望之。”注:“大庭氏,古国名,在鲁城内。鲁于其处作库。”库指藏物之处,大庭之库应指炎帝时储藏物品的地方,可以理解为其生存、活动之处,地点在曲阜境内,具体处所不详。
[奄里] 奄为古国名。《说文》作 ,即古奄国地,在曲阜,称奄里或奄中。《书》序:“周武王东伐淮夷,遂践奄。”奄即指此地。《竹书纪年》载殷之先王盘庚迁殷。关于奄地具体在何处,学者们尚有不同说法。不过,解放后在曲阜进行考古发掘时,曾发现城外西北一带出土的陶器异于别处,疑为奄人之后聚居的痕迹。
[古鲁国] 西周初年,周成王封周公旦之子伯禽于鲁,都曲阜。从伯禽封鲁至鲁顷公二十四年(前249年年为楚所灭,共传三十四位国君,为时近八百年。伯禽初受封时,因地位很高,所受周王朝封物最多。又因为鲁国始终遵循周礼,因而时至春秋末年,鲁国仍是一个保存周礼最多的国家。晋韩宣子聘鲁,见《易象》与,《鲁春秋》,曾说:“周礼尽在鲁矣。”吴公子季札至鲁观乐后发表观感,叹为“观止”。这些都说明鲁国文化水平之高。又由于鲁国地理环境优越,物产丰富,气候适宜,灌溉方便,故当地在原始社会时生产发展水平十分发达,鲁缟和齐纨齐名。从考古发掘来看,在古鲁城内发现了不少冶铜、冶铁、制骨、制陶等作坊遗址。在春秋末年,鲁国又是一个较早发生社会变革的国家。鲁宣公十五年(前594年)的“初税亩”,鲁成公元年(前590年)的“作丘甲”,鲁哀公十二年(前485年)的“用田赋”,均是其例。但由于鲁国受周礼的束缚比较严重,保守性强,旧势力大,因而始终是一个弱国。只是在鲁僖公时,靠齐国的支持,才有一定时期的繁荣,但不久相继为吴、越、楚侵凌,直至被楚所灭。
[鲁国故城] 鲁国故城是我国西周至战国时期鲁国的国都,今曲阜城只是鲁故城西南隅的一部分。鲁国故城是西时期一个著名的古城,是我国东部地区的一大城镇。城内地下保存着大量文物古迹,对研究我国古代历史具有重要性的价值。1961年3月4日国务院宣布“鲁国故城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77年3月至1978年5月,山东省文物考古队对它进行了全面钻探与试掘,探明了其部分地下蕴藏,取得了一些收获。乾隆版《曲阜县志》记:“今县城及郭之东南,皆鲁城的位置没有变动,只是后期在原城墙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宽加高。鲁故城呈不规则长方形,东西最宽处3.7公里,南北最长处约2.7公里,面积约10平方公里。古书记载说鲁城四面有城门十二个(正东春门),东南鹿门,东北始明门;正西史门,西南归德门,西北麦门;正南稷门,东南章门,西南雩门;正北圭门,北东龙门,北西齐门)。现已探出十一个,惟南东之门尚待考察。城门之间各有干道相通。故城中部的宫殿区东西绵延约1公里。在其东、西、北三面颁着炼铜、冶铁、制陶、制骨等手工作坊和居民区。城内西部还有墓葬区等。
[鲁故城城垣] 鲁国故城遗址不但地下文物古迹丰富,至今在地面上还部分保留着当年的城垣遗址。其城垣总周长11,711米,东西南北四垣各长2,430米至少,560米不等,如城之东南一段地面暴露约780米,南垣虽一部分被后世修建的城墙所压,但仍保存1,280米之多,城垣高出地面7~10米左右。由于交通和灌溉的需要,后世在垣中开了“大豁”、“二豁”等五个豁口。其中“大豁”即古鲁城的正南门(稷门)。在此处城垣的断面上,暴露出清晰的夯土层和规整的穿棍眼,人们可以依此想象到当年筑城的情形。
[汉鲁城] 两汉时期,张偃、刘馀和刘宽,在古鲁城旧址相继建立过三个称作鲁国的王国。但汉时的鲁国,与古鲁国相比力量很弱,依附性强,故其城址较小。汉鲁城位于古鲁城的南部和西南部,呈扁长方形,东西约2.5公里,南北约1.5公里。其西、南城垣,东、北两墙新筑,后者宽约10米,已全部淹没于地下。地面虽无踪迹可寻,但地下墙基却保存基本完好。城之周围已发现七座城门(东、南、北各两门,西门一座)。城垣外还发现护城河遗迹等。
[旧城] 在鲁城东里许,少昊陵前(即今之旧县村)。创始于魏黄初年间(220——226年),名鲁县,隋改称汶阳,又改曲阜。宋大中祥符年间修景灵宫、太极观于城北,因改名曰仙源,金元仍名曲阜,至明正德七年(1512年),农民军破旧城后不久,绕孔庙周围别建新城,旧城遂废。此城有千余年的历史,经过多次变迁后,古进旧宅,老树残碑,早已不存,但仍不失为古城遗址之一。
[宋仙源县] 古籍中记黄帝生于寿丘,寿丘就在曲阜。元时《重修景灵宫碑》中又记:“宋既有国,推本世系,遂祖轩辕。”乾隆版《曲阜县志》记宋真宗言轩辕黄帝降于延恩殿,谕群臣曰:“朕梦天尊命之曰吾人皇九人中一人也,是赵之始祖,再降乃轩辕黄帝。黄帝生寿丘,寿丘在曲阜。”乃于大中祥符五年(1015年)闰十月,改县名为“仙源”,徙治寿丘。宋仙源县旧址在今曲阜城东4公里之旧县村,现在该村中仍有宋城遗址,村北即少昊陵。
[明修曲阜城] 明以前曲阜县称仙源县,明正德七年(1512年)刘六、刘七率领的农民起义军攻破仙源县后,又占领了阙里孔庙,“秣马于庭,污书于池”,给统治阶级以很大威胁。于是兖州按察使佥事潘珍上奏朝廷,请求在孔庙周围修城,以保卫孔庙。明政府允准,于正德八年(1513年)动工,至明嘉靖元年(1522年)修成。城高二丈,厚一丈,池深广皆一丈,周围4公里余,共有五门。孔庙前一门为仰圣门(俗称正南门),题曰“万代瞻仰”,东南一门名崇信门,题曰“东鲁文祥”,东门名秉礼门,题曰“尼防耸秀”,北门名延恩门(后改为仰圣门),题曰“泰岳精华”,西门名宗鲁门(后改为归德门),题曰“洙泗环粹”。门上原有城楼。今仍有南、北门及月城等。南门门额“万仞宫墙”,北门门额“仰圣门”等字均为后人所题。
[三孔] 是孔庙、孔府、孔林的简称。孔庙是历代帝王尊孔崇儒的殿堂,孔府是孔子嫡系后裔世代居住的贵族府第,孔林是自孔子起历代孔氏族人的丛葬地。孔庙、孔府、孔林都是1961年3月4日国务院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三处是曲阜最有代表性的古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