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福州的不少小区周边出现了无公害蔬菜专卖店,虽然价格较普通蔬菜贵,但仍吸引了不少消费者。
“三品”消费渐成时尚
自从小区附近开了家无公害蔬菜专卖店,家住福州天元花园的邱阿姨,每天采购蔬菜就认准了那。虽然无公害的蔬菜价格比农贸市场和一些超市的普通蔬菜贵了10%-20%,可邱阿姨说:“吃得放心,口味也好,价格不是问题。最好小区边上还能再开什么无公害肉店、鱼店就好了。”
邱阿姨的心态并非个别。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带着“吃出健康”的心态,依靠化肥、农药催生的“黑色”农副产品已经开始遭到冷遇,而越来越多的经过标准化生产加工出的农业“三品”,即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正日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三位一体整体推进
农业“三品”备受青睐,可由于传统的农业生产大多仍是家庭小规模经营,而农民的组织化程度相对较低,科技文化素质也不高,福建省是如何走出一条适合省情的农业“三品”发展之路呢?
省绿色食品发展中心主任严可仕介绍,通过实施“三位一体、整体推进”的战略,福建省加快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强化认证产品的监督与管理,加大品牌形象宣传力度,健全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并抓好认证工作,较好地推动福建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上新台阶。
实行基地化建设是加快“三品”开发的重要措施,更是从源头加强“三品”质量监管的基础和前提。近年来,福建省围绕农产品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实施整体推进和规模化发展,通过发挥龙头企业和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示范带动作用,加快无公害农产品产地和产品认证步伐,并在全省范围内对所有新申报或复查换证企业全面推行产地认定与产品认证一体化认证。
“认证只是手段,不是目的,市场青睐的产品不是认证出来的”,严可仕说,认证后的质量监管工作,成为省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证工作的延续。为保障“三品”质量,省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对各环节都在服务的基础上进行了严格监控。例如,规范农业投入品使用管理,农业投入品的使用必须严格按照农业三品的有关标准执行,全面禁止甲胺磷、甲基对硫磷、对硫磷、久效磷、磷胺等五种高毒农药在农业上使用,并强化农(兽)药使用的间隔期、休药期管理。
与此同时,省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还通过加强农业“三品”的标志管理,不断提升品牌价值。目前,福建省1079个获得“三品”认证的产品,大部分企业和产品都能规范使用认证标志。据统计,通过绿色食品认证并有效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乳品,占全省牛奶总量30%以上。获得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的大型养猪场近230家,年出栏生猪350万头,约占全省生猪出栏量的27%。
强化认证确保质量
去年,省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编制的《福建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十一五”发展规划》提出,到2010年,福建省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认证率分别达到30%、5%和0.5%。另外,在推进“三品”认证的同时,省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开始着手推进“三P”认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据介绍,GAP(良好农业规范)认证,是强化农业生产经营管理行为,实现对种植、养殖全过程控制,从源头上控制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方式之一;而GMP(良好作业规范)认证,首先从乳品、肉制品推开,依据微生物学、化学、物理学、毒理学及食品工艺学等原理,通过使用无污染的原辅料,正确选用食品添加剂和包装材料,采用先进的加工工艺技术和装备,规范生产的卫生环境、人员操作和质量管理,把生产领域的食品污染降到最低限度,向市场提供安全卫生食品;HACCP(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体系认证,它是鉴别、评价和控制对食品安全至关重要的危害的一种体系。
这些认证和“三品”认证一样,今后不仅仅会成为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手段,更将成为福建省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条捷径,成为现代农产品种养业管理发展的方向。(记者林淑霞文/图)
□相关链接
福建农业“三品”现状
农业“三品”即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如果把安全食品比为一座金字塔,那么无公害农产品就是塔基,绿色食品是中间的塔腰,而有机食品则是最顶端的塔尖。
截至2006年年底,福建省处在塔基的无公害农产品现状是,全省累计认定认证无公害农产品产地565个,企业510家,产品710个,其中新增无公害农产品企业81家、产地84个、产品114个、种植业产地监测面积近10万亩、产量35万吨、畜牧业产量1万吨,生猪年出栏近20万头;处于塔腰的绿色食品现状是,累计有效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企业137家、产品323个,其中新增企业27家、产品61个,获得认证;处在塔尖的有机食品累计通过的认证企业有8家、产品46个,其中新增企业1家、产品18个。
来源:福建日报
编辑:wei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