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10月18日全文发表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十一五”规划的建议》中提出,“扩大两岸民间交流与往来,维护台湾同胞的正当权益,推动全面、直接、双向“三通”,促进建立稳定的两岸经贸合作机制,促进两岸关系发展,维护台海和平稳定。支持海峡西岸和其他台商投资相对集中地区的经济发展,促进两岸经济技术交流和合作。”
   这是中共中央在十一五规划建议中首次纳入两岸问题,特别提及“支持海峡西岸和其他台商投资相对集中地区的经济发展”。清华大学台研所研究员巫永平认为,十一五规划将促进“海峡经济带”的形成。……
[十一五规划全文]
专题首页最新消息权威解读宏观经济趋势区域经济趋势行业经济趋势专家评述西岸动态台商投资集中地网友热评
 
 
姚景源:“十一五”规划与民营企业投资热点
 
 
  来源:      日期:2006-05-12 10:35

 

     一、“十五”期间中国宏观经济基本态势

     我国在“十五”期间投资总额达到了29.5万亿元,总量比“九五”期间增加了15.6万亿,增长速度则比“九五”期间的20.2%高了9个百分点。从更大的时间跨度看,“十五”期间的投资总额超过了1981年到2001年20年间的全部投资总和。“十五”期间中国投资的迅速增长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起了重大的拉动作用。正是由于我们有了这样规模的投资拉动,所以中国经济也保持了持续、快速、稳定增长这样一种基本态势。怎么来概括中国宏观经济的基本面呢?就是十六字:“增长较快,效益较好,价格平稳,活力增强”。

     1、“增长较快”。是指我国在“十五”期间国内生产总值保持年均9.5%的增长速度,而同期世界经济的平均增长率是3.8%,我们比世界经济的平均增长速度高了5.7个百分点。

     2、“效益较好”。有很多统计指标,通俗地讲我们就看三个口袋。一个是看政府收入,也就是财政口袋。整个“十五”期间我国的财政收入从2000年的1.3万亿增加到去年突破3万亿,财政收入翻了一番,从政府这个口袋看效益是好的。第二就是企业的口袋,工业企业在2004年的时候盈亏相抵盈利突破1万亿人民币,去年达到了1.4万亿人民币,我们各个企业家都深深体验到,整个“十五”期间是中国近十多年来企业效益最好的时期。第三就是看老百姓的口袋,也就是城乡居民收入。去年我们国家城市人均收入是10493元,农民人均收入是3255元,城市人均年收入比2000年增长了58%,农民收入增长幅度尽管不是很高,低于城镇居民人均收入,但是,应当说也是来之不易。所以,从政府的财政收入、从企业利润、从城乡收入这些角度来看,整个中国经济运行的效益是好的。

     3、“价格平稳”。2004年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到全年4.9%。当时有一些专家担心中国会出现通货膨胀,但2005年,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也就是通货膨胀率是1.8%,世界平均是3.6%,我们仅仅相当于世界物价上涨率的1/2。从宏观经济层面来看,这种高增长、低通胀的形势是多少年来我们都没有遇到过的良好宏观态势。

  4、“活力增强”。中国经济充满活力,活力的重要内在标志就是民营经济的迅速发展。民营经济的发展充分表明了中

     国经济存在的内在活力。我去年三次去浙江对民营经济进行调查,我深深感觉到民营经济充满生机。义乌这个县级市有68万人口,其中有10万人在外地经商,自身还剩58万人,经济法人(主要是民营的成分)加上个体人员一共是11万个单位,除了老弱病残基本上都是老板了。义乌是一个小商品集散地,几万家展位在那里,而且我看到的展位都是世界一流的水平。如果在一个展位前面站两三分钟,需要两个月才能逛完所有的展位。我当时是随机抽样了三个展位,我说你们的产品都卖到哪里?有一个是基本上全部卖到欧洲,还有两个是50%上下都出口。所以我想义乌这个小地方已经和整个世界经济结合到一起了。仅此一点就可以看出,民营经济的生机勃勃是中国经济充满活力的重要支撑点。

     正是由于我们整个国民经济增长较快,效益较好,价格平稳,活力又在持续的增强,所以从经济总量上看,去年我们达到了18.2万亿人民币的国内生产总值,而2000年是9.9万亿。这个数值在整个世界经济当中的排序仅次于美国、日本、德国,总量上进入了世界经济的第四位。人均GDP也出现了迅速的增长,在2000年的时候,中国人均GDP是949美元,到去年增加到1707美元。也就是说,中国现在正处在人均1000美元到3000美元这样一个重要的增长平台上。我们要看到整个中国经济保持这样的增长,投资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二、民间投资现状

  1、民间投资总体概况。2005年我国民间投资与上年相比增长率达到了42.3%,同期全社会投资增长率是25.7%,民营经济投资的增长率快于全社会的投资;民营经济投资在全社会投资总额当中的比重为39.5%,2004年则为34.9%,一年间比重上升了4.6个百分点,这一组数据说明我们民间投资无论是在增长幅度还是在总量上,都在迅速的增长。

  2、民营经济投资的城乡分布。分城乡来看,民营经济主要投入方向是城镇。去年我国民营经济在城镇的投入占其总投资额的69.7%,投在农村的部分占30.3%。再看增长率,民间投资投到城镇的这一部分,同比增长51.1%,投到农村的部分增长了24.9%。所以我们从城乡分布的角度看民间资本的投资,大块投到城镇,小部分投到了农村;从增长率来看,城镇的增长率快于农村的增长率。

  3、民间投资的行业分布。目前我国的民间投资,从行业分布来讲,排在第一位的是房地产业。排在第二位的是制造业,制造业当中又相对的比较集中在10个行业里。这10个行业是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业、纺织业、通用设备制造业、农副产品加工业、黑色金属冶炼、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金属制品业、医药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民间投资的第三大行业是电力、燃气和水的生产供应业,第四大行业是批发零售业,第五大行业是采矿业。这前五大行业有什么特点呢?据我们分析,这前五大行业的发展主要是源于消费结构升级的拉动,其次是源于中国的工业化进程,特别是工业化进程中重化工业比重不断提高这样一个重要特征。

     三、通过对“十一五”规划的解读看民营经济投资热点

     1、新农村建设。

     “十一五”规划最重要的一个内容就是新农村建设,规划中对新农村建设提出了14项重点建设工程。仅以农村公路来说,“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要完成农村公路建设120万公里,而在整个“十五”期间全国公路建设是35万公里。所以,从目前民营经济投资在城乡分布比重和增长率的角度看,结合“十一五”规划,我认为民营企业家要仔细研究新农村建设,要看到新农村给我们提出的新的投资领域,要看到新农村建设当中的市场和商机。

     2、适应消费升级的产业、行业。

     我国现正处在一个新的经济增长周期的上升期。新的经济增长周期很重要的特点,就是经济自主力量在不断增强。什么是经济自主增长力量呢?重要的就是产业和消费结构的升级。2005年我国城市居民的恩格尔系数是36.7,农村居民是45.5,相比1978年,这两个数据都下降了20多个百分点。恩格尔系数的不断下降,这说明人们消费的选择性在增加,消费的能力在增强,消费的结构在不断升级。消费结构升级是一个大问题,经济学家和我们的企业家应该有更多的力量研究消费结构升级。我们现在正处于人均1000美元到3000美元的增长平台,这个时期的特点就是消费结构不断的发生变化、不断的升级,这一点应该得到我们企业家更多的关注。

     “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要扩大消费,要提高和增强消费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这样的提法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需要。我们知道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很重要的区别是,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消费是整个经济环节的末端,但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消费的位置移到了最前边,它是整个经济的先导。所以,从“十一五”期间要扩大消费、增强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这样一个规划的角度来看,这不仅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需要,同时也给企业带来了增长和发展的机会。我们现在居民储蓄人民币存款去年年底达到了14万亿。在“十一五”规划当中还讲,我们城乡居民收入在未来五年每年要保持5%以上的递增,而且中央现在正在加大力气提高中低人口的收入,同时还要解决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一系列事情,这些都有助于建立良好的消费环境。所以消费在整个“十一五”期间对整个经济拉动的作用会日益凸显,消费将是“十一五”期间一个重要投资领域。在“十一五”期间,凡是适应消费升级的产业、行业,适应消费升级的产品都应当成为投资热点。

     3、装备制造业。

     中国现在处于工业化迅速发展时期,这个时期很重要的特色就是重化工业比重在不断的提高。关于重化工业在中国有很多的争论,我同意厉以宁教授的观点:美国成为世界头号强国,当时靠的是钢铁、汽车、建筑业;日本从战败国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靠的是倾斜生产方式,也就是向重化工业倾斜。中国工业增长的断面也很清晰,20世纪80年代的时候主要是食品、纺织,90年代的是轻工、家电,现在则是钢铁、汽车、电子、机械、化工,所以我觉得争论要不要搞重化工业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我们的重化工业要能走新兴工业化道路。“十一五”规划对我国的工业、包括重化工业做出了明确的规划,所以我国的工业、特别是装备制造业也会成为企业家投资的热点。

     4、服务业。

     再就是服务业。去年经过全国的经济普查,比较准确地掌握了中国第三产业的发展状况。我国第三产业在整个国民经济当中占的比重,经济普查的数据是40.3%,与我们自身相比当然是有很大的发展,但跟国际比较我们仍然还是十分的低。且不论发达国家,即使发展中国家,第三产业在整个国民经济当中所占的比重也大于51%。而且我们的第三产业不仅所占比重低,还有一个问题就是结构层次也低,我们缺少现代服务业。“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未来五年中国第三产业比重要上升3个百分点,在第三产业中就业的劳动力所占比重要上升4个百分点,我们应该从这两个指标中读出市场来,读出商机来。可以参照的是,现在外资的流入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去年是603亿美金的流入,目前最大块还是在制造业,但是增长最快的是在服务业。我们应该把发展服务业看成投资的重要空间。

     5、节能产业与环保产业。

     “十一五”规划当中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就是未来五年,我们要把单位能耗降低20%。这是一个必须要实现的目标,这个目标的实现对于我们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使中国经济增长具有可持续性至关重要。这个任务是很艰巨的。一方面要靠解决机制和体制问题,比如说我们要通过完善市场机制,要通过深化改革,这是一方面。但是另外一方面也有一个技术和投入问题。我举一个例子说,节能灯,我们家里面也用节能灯,但是用来用去大家不愿意用了,节能灯是节电,但它价格高,使用寿命短,最后核算下来省的电钱还不够购买它的价格和寿命钱,所以现在不少消费者不愿意使用节能灯。这是什么问题?是技术问题,质量问题。由于我们整个经济发展受到能源和资源的约束,我们也看到相当一部分企业投入到能源和资源领域,当然这是必要的,为我们解决这些问题做出了一定的贡献。我们现在能源和资源的状况比2004年有所缓解,煤炭现在也是库存在增加,价格在回落。但关键的问题是,我们都是投入在能源的生产加工上,很少投入在能源的节约上面,所以节能产业也应该成为我们今后投资的重要领域之一。当然还有一个就是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也作出了明确的规定,我想未来在环境保护方面,也是我们投资的一个重要领域。

     最后,我认为在投资方面还需要关注的一点就是产能过剩。2005年在整个中国宏观经济当中存在的问题之一就是部分行业的产能出现过剩。如果不对过剩的状况有所把握,盲目投资、重复投资,就可能会给经济造成损失。对于产能过剩我主张是要两方面看,一方面要看到产能过剩的问题对整个经济的影响,另一方面产能过剩在一定意义上也是好事。我们都讲要调整产品结构、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为什么叫了这么多年这么难呢?就是因为在大量的消耗、大量使用情况下,在产品畅销情况下,难以得到调整。现在出现产能过剩实际上是市场给了我们一个信号,我想未来在调整结构方面,不仅仅有政府的号召,同时也有市场的力量,也为企业的投资创造良好的环境。投资热点,根本上还是要市场引导投资,还是要让企业家自主决策。 (作者:姚景源,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编辑:weim

 
编辑: system    
  查看/发表评论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