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18”,举办的50多场活动中,涉台活动就有18场之多。600多台湾科技、教育、企业界及社会知名人士跨过海峡,前来参会。通过“6·18”平台,两岸交流合作正在向更广更深领域拓展。
两岸服务业对接的一次新起步
19日,林成功代表台湾中兴工程顾问股份有限公司和福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高学珑签署了《规划设计合作意向书》,双方表达了强强联合、形成战略联盟的意愿。
林成功说:“这是一个重要的日子。去年12月公司登陆大陆设立西部办,福州市规划院是达成的第一个合作伙伴。公司将与之互补优势,共建交流。”
高学珑表示,中兴公司是台湾三大规划咨询公司之一,享有较高国际声誉,在轨道交通、公路、电力、环境工程等方面拥有丰富经验。双方的合作,不但可强项互补,更可以为福州规划设计打开国际视野,对福州市的城建和开发有积极意义。
业内人士认为,闽台交流与合作,大都集中在农业、制造业等方面,服务业的交流对接极少。这次中兴公司和福州市规划院虽然仅仅达成了合作的意向,却是两岸在服务业、咨询业合作上的一次新起步。
在今年“6·18”,这样的对接活动接二连三。
17日举办的海峡两岸人力资源服务业项目成果展示推介与合作洽谈活动,吸引了50家台湾人力服务机构参与。台湾国际企业培训师协会理事长蔡坤燏说:“两岸经贸往来多年,越来越多的台湾人到大陆发展,催生了一系列经营管理、生产生活方面的需求。此次我们与福州宇杰汽车驾驶培训学校达成合作协议,共同帮助台湾人在大陆考取驾驶执照。”
在18日举行的海峡两岸物流业合作与发展座谈会上,台湾全球运筹发展协会理事长苏隆德认为,两岸业者应紧紧抓住海峡西岸经济区高速发展与台湾制造业向大陆转移的机遇,加快两岸流通业互动、技术合作和港口联动,开创两岸物流大发展的新局面。
两岸就共同防治天灾增进共识
19日举行的海峡两岸自然灾害防治交流合作研讨会上,福建省气象部门与台湾气象部门签署了《海峡两岸2009年气象联合观测试验协议》和《台风暴雨等灾害性天气预警技术交流和研究合作的协议》,以共同提高灾害天气的预警能力。
根据协议,自今年汛期起,在台风、暴雨等灾害性天气影响海峡两岸时,福建省气象局将与台湾业界以电话、网络实时互通实况监测信息,并对下游天气的影响提出会商意见。
同时,福建省气象局将派出科研人员到台湾大学大气科学系作短期学习访问,台湾方面也将定期赴闽交流;与台湾大学开展两岸气象联合加密观测,并利用获得的探空加密等两岸气象观测资料,联合申报研究课题,共同提升两岸暴雨、台风等灾害天气的预报预警水平。
此举开创了全国三个“第一”,即第一个开展海峡两岸灾害性天气预警信息交换,第一个建立闽台科技界学习互访机制,第一个开展省级联合气象观测,意味着两岸将携手构建海峡防灾减灾体系,进一步提高海峡两岸综合防灾减灾水平。
“两岸自然灾害防治纳入‘6·18’,是划时代的进展。”台湾大学副校长陈泰然表示,“通过两岸自然灾害防治的研究监测与交流合作,将有助于提高两岸共同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从而为两岸的民生福祉作出贡献。”
省水利厅副厅长、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副总指挥张天明表示,借助“6·18”平台,两岸实现了自然灾害防治的对接,有助推动两岸自然灾害防治交流与合作的长效机制。更为重要的是,双方增进了共识,对今后在双方人员互访、项目交流等方面有进一步的可能。
两岸科技与人才智力交流更加深化
18日,在国(境)外专家成果展区签约仪式上,台湾科技大学智慧型机器人研究中心主任林其屏教授与福州冠翔电子有限公司总经理黄至辉签下协议书,建设一条智能娱乐及教育功能机器人生产线及相应辅助工程设施,年生产10000台至50000台智能娱乐教育型机器人。
林其屏是第一次来福建。他说:“去年被邀请参会后,就对‘6·18’很感兴趣,今年来了觉得办得好,是供需双方对接的好平台,利于科技成果转化。”
今年“6·18”,福建省人事厅举办的第七届境外专家项目成果展,展出项目1500多个,其中台湾专家项目成果有500多项,目前已有14项落地我省,总投资额近1.26亿元。
“第三届海西科技论坛”在以往的基础上向行业对接延伸,同时开展了“海峡两岸中草药对接洽谈会”,台湾工研院生技与医药研究所作为海西科技论坛的主办单位,组织台湾中草药产业代表53人参加,“海峡两岸中药材(GAP)创业园”等19个项目实现成功对接。
这些项目深化了闽台科技和人才智力交流合作。这也是本届“6·18”涉台项目成果的一个特性。
两岸交流,海西搭桥。在当前两岸关系发生积极变化的有利时机下,两岸交流正向更广更深的领域迈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