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于伟国主持了市委常委会议。会议不仅传达学习了省委常委会专题研究部署水土流失治理、植树造林和水利建设、农村饮水安全工作会议精神,更提出了厦门市的贯彻意见。
厦门市农村水网改造系统工程自2004年启动后,不仅为了确保广大农村地区村民可以喝上放心合格的自来水,也是厦门市实现岛内外用水一体化的一项重要举措。2010年8月启动的旧管网改造,更是着力解决偏远地区农村自来水问题。记者了解到,截至目前,全市农村自来水主干管建设将基本完成,具备通水条件。保证居民饮用水安全,厦门在全省乃至全国都走在了前列。
水质问题,形势严峻
秀丽的东坪山是厦门岛内难得的幽静之地,然而,在没通自来水之前,东坪山的上千居民用作生活用水的井水,污染严重,居民健康很难得到保障。能够喝上安全、健康的水,一直都是东坪山居民的愿望。
而在岛外各区,农村生活生产用水问题也困扰居民已久。2003年下半年,由于干旱,翔安区部分农村生活、生产用水形势严峻。有关部门经过实地调查及取样检测,发现厦门市农村饮用水水源主要为地下水和山泉水,同时,由于村民大量的使用农药及养殖排放污水,原水水质污染严重,部分地区地下水和山泉水水质的超标程度已严重影响到村民的健康,旱季及枯水季节水量也无法保证村民的生产生活需要。
翔安区霞浯社区居委会的吴主任告诉记者:“以前,社区里的水是由乡镇投建的小自来水厂提供,因为条件有限,很多地方无法供应到。后来,由于水管老旧,水损程度高达30%~50%,非常浪费。每年社区财务补贴居民用水总和与社区总水表之间的水损部分,就要一万多。有的社区甚至更多。”
关注农村自来水水质问题,迫在眉睫。
管网铺设,上山下乡
厦门东坪山下、国家会计学院北侧,有一座新建的泵站年底将投入使用。这样的一座新泵站,在厦门或许并不起眼,但是对于东坪山上的居民来说,它的意义非同寻常。
“11月,泵站开始进行设备安装,安装好后,日供水量将在1000吨左右。将来东坪山以及周边地区的用水都是通过这个泵站来输送。”厦门水务集团副总经理蔡思伟介绍说。今年5月,投资1180万的东坪山自来水主干管项目动工,建成之后,能解决1200人的用水问题。蔡思伟称,考虑到中远期发展、今后用水量可能会出现增加的情况,项目是按更高的标准来建设的,今后,只要更换泵站内的设备就能提高供水量。
据悉,此次东坪山自来水主干网建造费用由市、区财政和水务集团承担,居民只需承担进村入户管道的部分费用。项目建成之后,从环岛路引入的自来水将经过清水池和泵站加压,最后由管道送到居民家中,让居民喝上放心水。
除了上山,自来水管网下乡并且进村入户更是为村民带来了福音。在翔安区的洪前社区,记者看到,原本铺设自来水管网的位置,现在已经填埋完毕,正在进行路面维护。而在霞浯社区,家家户户的墙外,已经被安装上了水表,方便了水务集团的员工今后的抄表到户工作。
城乡兼顾,巨细不漏
针对如何解决农村饮用水的安全问题,厦门市委市政府从未放弃探索。在多次召开专题会之后,相关部门决定,集中财力,充分发挥城市大水厂的作用,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用自来水问题。自2004年启动的农村供水工程,市、区财政和水务集团共投入资金4.1亿元,铺设主干管约630公里,共覆盖117个建制村,解决了约70万人口的用水问题。厦门市在建设设施中对城乡一视同仁,自来水管网“上山下乡”,一步步解决了偏远地区农村的自来水问题。
10月22日,省委常委会专题研究部署了水土流失治理、植树造林和水利建设、农村饮水安全工作。这四项工作被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与经济发展结合,与民生改善结合。
磨刀不误砍柴工。由于调查摸底全面、详细、准确,加上市委、市政府的准确战略定位,农村自来水管网建设作为一项长远民生工作,得到了组织机构的支持。合理有效的主干管投资机制和明确的建设分工,更是使得工作进行得格外顺利,政策的高度连贯性,则确保了项目实施的连贯、科学和合理。
统筹规划必不可少。自来水管网的顺利铺就,离不开全市的统筹建设,提高建设标准,不仅满足了应急的需要,还结合了中长远规划。值得一提的是,在管网铺设中,根据各社区的实际情况,均设置了消防栓,大幅提高了各村消防防火等级。抄表到户的模式,为农村安全、稳定供水提供了保障,实现了村民间用水的和谐。
“之后,随着东坪山社区和翔安洪前社区等在建项目的竣工,只要是市政自来水压力能达到的区域,自来水主干管将全部铺设到位,厦门可基本实现岛内外农村和偏远地区供水全覆盖。”蔡思伟说。
城乡兼顾的厦门,将自来水管网铺设做到了疏而不漏,解决农村供水问题,更提升农村村民生活品质。厦门的城市开发建设,在稳健的步伐中不断前进。(记者 林世雄 田圆 通讯员 陈晓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