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原则通过《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分析人士指出,海峡西岸经济区将成为两岸交流合作的平台,并通过承接台湾的产业转移来带动福建的经济发展。
明确区域功能定位
福建社科院台研所所长吴能远认为,国务院常务会议原则通过了福建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这首先明确了海西经济区的区域功能定位,这是国家对海峡西岸经济区先行先试的政策支持和有力支撑。
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到,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要重点做七个方面的工作,对此,吴能远表示,对于这七个方面的工作,可以从四个方向来解读。一是福建通过海西经济区的建设将进一步发挥对台优势,对闽、台之间的经贸合作将起到进一步的促进作用,使福建成为对台交流的窗口和两岸交流合作的前沿平台。二是福建将在基础建设上加强与周边地区和内陆的合作,扩大海西经济区的腹地,使福建能在今后两岸“三通”方面保持自己的优势。三是在产业方面将使福建改变以往的产业发展方式,进一步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发展特色产业,提升福建的整体经济素质和经济增长能力。四是发展经济的同时要注重生态自然环境的建设,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把福建建成一个经济发达,生态良好,适合人居的地区。
值得注意的是,国务院常务会议特别提出,建设海西经济区要统筹区域内协调发展,推动跨省区域合作,加快形成区域、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新格局。厦门大学台湾研究中心副主任李非指出,关于海西这一区域的定义,在学术界有着各种不同的解读。最大范围的海西区,可以理解为与台湾隔海相望的整个东南沿海地区,包括福建以及邻近的浙江、江西等省份,南北分别与珠三角、长三角两个经济区衔接,东望台湾岛,西与江西的广大内陆腹地贯通。而第二层次的海西区,则主要是福建省。第三个层次的海西区,则进一步缩小至厦门、金门地区。李非认为,未来讨论的海西更多的可能是在第二层次,即福建省的层次。“第一层次涉及省份太多,协调起来比较困难,而第三层次相对于台湾经济体量太小,难以完全发挥作为对台交流平台的优势。”
要处理好“东南西北”关系
在李非看来,建设海西未来要处理好“东南西北”四个方面的关系。东是指与台湾的关系;西是指与内陆腹地的关系;南是指珠三角;北则是长三角。李非认为,从整体上看,东西关系的互补性大于竞争性,而南北关系同质性则大于互补性,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竞争,因此未来需要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共同发展。其中,承接台湾的产业转移尤其重要。
据了解,历史上台湾曾有过三波产业转移。第一波是以轻纺行业为代表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第二波是以石化行业为代表的资本密集型产业,第三波是则以电子技术行业为代表的技术密集型产业。“海西在承接第一波、第二波产业转移时做得不错,但第三波却落后于长三角和珠三角了。”而目前,台湾企业正在进行第四波产业转移,即生产服务行业向大陆转移。
另一值得注意的因素是,去年开始的全球经济危机,在客观上加速了两岸的产业整合。“早期来大陆创业的台湾企业家,现在面临四种选择:一是保留原来产业,进一步向大陆内地转移;二是保留原来产业向越南等亚洲国家转移;三是留在当地升级做更高附加值的产业;四是转型做服务业。现在很多台商往往会选择这四种中的几种组合发展,不过总体来看,还是往内地转移的比重最大。”李非指出,福建由于地缘优势,在承接台湾产业转移方面有着先天的优势。福建在此时再次重点打造海峡西岸经济区,就是为了抓住这个机遇。
吴能远认为,两岸接下来将在金融、保险、证券、服务业等方面展开合作,海协会与海基会签署的三项协议中的某些条款,如果在全国推行的条件还不成熟,可以在福建先行先试。国家对海峡西岸经济区支持力度的增加,将使得“海峡经济区”变得可预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