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投资载体效应凸显,总投资23亿美元的台资项目相继签约……我市主动承接台湾产业转移取得突破性进展,打造全国新台资聚集区的宏伟蓝图日渐清晰。泉州独特的优势逐渐显露,成为新一波台商投资的热点。
迎来新一波台湾产业转移
我市1983年就迎来第一家台资企业,在第一波台湾产业转移大陆时崭露头角。但当时我市尚不具备承接大规模台湾产业转移的条件。经过20多年的奋斗,泉州经济建设迅速发展,经济总量连续八年位居全省第一,为我市承接新一波台湾产业转移打下了基础。
近年来,我市大力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石油化工、船舶修造、汽车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以及旅游服务“5+1”新兴产业,鼓励企业尽快发展具有规模、技术优势和市场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在建立多元化产权结构上走出一条外向化、集团化、科技化、品牌化的发展路子。这既促进了自身经济的转型,又为台湾产业的转移提供了绝好的商机。目前,海峡两岸产业对接存在巨大的空间,2006年台湾制造业的岛外生产比重达42.31%,其中信息产业硬件制造的岛外生产比重达90%。
市委书记郑道溪在“好中求快、支撑带动”专题研讨会上指出,全省对台工作的“五缘”优势在泉州体现得最充分,这就要求我市必须在拓展“六求”作为方面先走一步、先行先试。我市将进一步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全力把泉州打造成全国新的台资聚集区。
近期,我市将举办泉台产业对接研讨会,拟邀请全国台资企业协会的代表、台湾重要行业公会的代表,以及台湾学者和知名企业负责人来泉,与祖国大陆的学者、企业主就如何提升泉台两地的产业对接进行深入研讨,共同推动海峡两岸产业对接。
构筑载体引来大项目
今年1月17日,是泉台经贸交流史上一个里程碑式的日子。总投资23.2亿美元的泉州和谐光电科技项目等项目正式签约,这个超过近20年来泉台经贸合作总额的数字,预示了泉台经贸合作大项目时代的到来。签约项目涉及半导体、光电、石化等领域。
这也是泉州洛秀组团引进的首个投资项目,我市促进台资聚集的投资载体效应日益凸显。近年来,我市越来越注重引进台资的载体设施建设,2006年将“建立若干台商工业园”写入“十一五”规划,并按照“边投资边报批,以招商促报批”的思路,加快启动台商投资区;台商创业基地现已完成建筑面积近15万平方米,台商服务中心已投入使用,30多家台资企业率先入驻;作为承接台湾高科技出口型企业转移的载体之一,泉州出口加工区已完成封关验收,开始招商;台湾农民创业园加紧规划。特别是日臻完善的效能型服务型政府、日臻健全的台商投资服务体系等,更是深受台资大项目青睐。台湾电机电子工业同业公会一年一度的《中国大陆地区投资环境与风险调查》于2005、2006年连续两年把我市评为“值得推荐城市”。目前,我市已签或即将签约的台商投资接近40亿美元。业内权威人士预测,泉州近年内吸引台资有望突破百亿美元。本报记者陈智勇
来源:泉州晚报
编辑:wei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