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专题首页        最新消息        闽台交流        政策指南        关于海西
闽台产业交流    海西经济走向      服务台胞(商)      专家点评      投资园区      精彩图片

 

首页-专题-经贸·科技-聚焦海西 网络媒体福建行-城市名片
 
福州市市情
 
 
  来源:      日期:2006-06-17 14:31

 

  一、基本概况

  福州简称“榕”,是福建省省会,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首批对外开放沿海港口城市,全国著名的侨乡和台胞祖籍地,也是东南沿海传统的商贸重镇和海峡西岸新兴的工业城市。福州建城已有2200多年历史,现辖5区2市6县和1个经济区,总面积1.2万平方公里,其中城区规划面积1043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165.66平方公里;全市总人口660万人,其中市区人口243万人。

  自古以来,福州素有“有福之州”的美誉,这里四季常青,物产丰富,商贸发达,经济繁荣,民风淳朴,文化昌盛。历史上,福州始终是东南沿海重要的贸易口岸和“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门户,郑和七下西洋也都在福州扬帆出海。近现代,福州又成为中国近代海军摇篮和工业、科技发源地,开启了中国近代工业化、现代化进程的先河。福州沿海外向的区域特色和渊源流长的历史底蕴,也孕育形成了具有开放博大、兼容并蓄等海洋文明显著特征,以昙石山文化、船政文化、三坊七巷文化、寿山石文化等为代表的福州城市文化。

  福州是祖国大陆离台湾最近的省会中心城市,也是中国市场化程度和对外开放度较高的地区之一。改革开放以来,福州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初具经济繁荣、科教发达、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的现代城市风貌,被评为中国持续发展最快的省会城市之一。近年来,福州市还先后获得了国家卫生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等称号。

二、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综合实力〕 据初步统计,2004年全市生产总值达1548亿元,比增13%。财政总收入达167.6亿元,比增21.3%;其中,地方财政收入达107.1亿元,比增2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达527亿元,比增23.7%。实际利用外资13.6亿美元,比增15.8%。出口总值达74.4亿美元,比增61.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580亿元,比增18.2%。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升4.5%。全部工业总产值达2289亿元,比增18.9%;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1661亿元,比增25.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1436元,比增13%,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8.1%。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3%。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9‰。

  〔第二产业〕 2004年全市工业总产值突破2000亿元大关,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首次位居全省首位,工业对全市经济增长贡献率达56.4%。金山、江阴、滨海、元洪、青口、软件园等六大市级工业集中区不断发展壮大,2004年完成全部工业总产值217.4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212亿元。以电子信息、汽车及配件、轻工纺织、建筑建材等为支柱的综合性产业格局初步形成,产业集聚规模、产业配套能力进一步提升。目前,电子信息产业年产值近500亿元,已形成福清、马尾两个“百亿电子城”,拥有华映光电、冠捷、捷联等一批知名龙头企业,是全球最重要的显示器生产基地之一。汽车产业已形成闽侯青口“百亿汽车城”,拥有东南汽车这一龙头企业与110多家配套企业。积极发挥港口资源优势,着力推进“以港兴市”,今年在建动建的5万吨级以上码头泊位可望达11个。认真实施名牌战略,2004年福耀、福辉、飞毛腿等3家企业产品首获中国名牌产品称号,实现了福州名牌产品“零”的突破;“西瓜太郎”商标荣获了中国驰名商标。

  〔第一产业〕 2004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270亿元,比增5.1%。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815元,比增9.4%,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4.7%。因地制宜发展壮大水产、畜牧、果蔬、食用菌、花卉等农业五大产业,至2004年末全市已拥有136家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重点基地,年产值达145亿元,带动农户40多万户,户均增收300元—400元。通过鼓励农产品生产基地与中心城区生鲜超市对接、发展农村中介组织与流通机构等措施,积极推进小农户与大市场的有效对接。至2004年末全市已发展农村专业协会近300个,农民个体经营贸易的农副产品已占全市农副产品总量的80%左右。全面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提高农业综合生产、防灾减灾能力,年初确定的“六千”水利工程和年千公里农村公路建设任务全面完成。积极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2004年当年转移8.5万人。

  〔第三产业〕 积极发挥福州商贸发达的优势,以发展现代物流、现代连锁业为重点,不断推进流通现代化。连锁经营已发展成为我市商贸业主要经营形式之一,至2004年末全市各类连锁企业已近百家,年销售额约30亿元,占全省连锁销售额的60%。美国沃尔玛、德国麦德龙、英国百安居、法国家乐福、台湾好又多等一批国内外知名企业已在福州落户。同时,以各类批发市场为先导,着力建设带动全省、辐射东南的区域性流通市场体系。至2004年末福州市区拥有年交易额亿元以上的大中型专业批发市场37家,年商品交易成交额达429亿元。福州保税区等现代物流园区已初具规模、蓬勃发展,江阴工业集中区公共保税仓库、金山闽运物流中心、鼓山物流中心等一批现代物流大型项目已启动建设。随着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福州对台的区位优势日趋凸显,已成为海峡两岸间商品贸易的重要桥头堡。今年国台办公布对台湾部分农产品实行“零关税”政策后,我市又率先促成了首批台湾农副产品直航登陆销售,实现了两岸贸易的历史性新突破。

  〔对外开放〕 充分发挥对外开放的先发优势,把对外开放作为福州的生命线,着力构筑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发展开放型经济。2004年内资实际到资268亿元,比增23.4%;新批千万美元以上外资项目(含增资)74项,工业项目在新引进内外资项目中的比重达70%以上;东南汽车公司、冠捷电子公司、莎莉公司相继在我市设立研发中心。从1994年开始,福州市每年5月都举办一场大型的对台和区域性国际经贸盛会。从2003年开始,固定安排在每年5月18日开幕,简称“5·18”活动,与厦门“9·8”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共同形成福建南北两大盛会。加快推进以产业、项目合作对接为重点的区域经济合作,榕台、榕港、榕澳交流交往更加密切,对台产业合作成效明显,两岸海上直航试点、“两马”交流取得新进展。积极参与泛珠三角省会城市市长论坛、闽浙赣皖福州经济协作区会议等活动,区域经济合作领域进一步拓展。同时,大力改善优化投资软环境。加强口岸大通关工作,江阴港区通过国家一类口岸正式验收,“就近报关、口岸放行”通关新模式启动实施。全面落实出口退税等各项支持外经贸发展的政策措施,积极推行无偿代办服务、全程跟踪服务、制止“三乱”为主要内容“三项服务”制度,外经贸和投资发展服务环境进一步优化。

  〔城市建设〕 大力实施中心城市“东扩南进西拓”发展战略,城市建成区面积每年平均扩大8平方公里左右,至2004年已达165.66平方公里。城市基础设施由滞后型向适应型与适度超前型转变。至2004年末福州已拥有福州港、长乐国际机场和外福铁路线,福厦、罗长、三福等高速公路以及104、324、316国道等海陆空全方位的对外联接通道,中心城区与各县(市)城关基本形成“一小时经济圈”。2004年末,福州城市道路总长1021公里,人均拥有道路面积10.17平方米,城市供水能力达150.9万吨/日,全年全社会用电量达127.47亿千瓦时,液化气供气总量达11.05万吨,城市气化率达96.65%,可基本满足城市生产生活需求。坚持以人为本,以改善提高城市人居环境为重点,以“创模”、“创园”等活动为载体,积极推进福州城市永续发展。近年来,福州市相继建成或基本建成了闽江公园、鼓山十八景公园、乌龙江湿地公园和金山公园等一批现代休闲公园,至2004年末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已达65.5%,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已达35.2%,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已达9.43平方米,同时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位居全国前列,闽江两岸生态环境建设荣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社会事业〕 大力推进科技进步与技术创新,金山科技企业孵化器、863软件专业孵化器建成投入使用,25项科技成果获省科技进步奖,5家企业新评为全省制造业信息化应用示范企业,电子政务和“数字福州”项目建设初见成效。全面发展教育事业,中心城区基本实现“双高普九”,闽江学院、福州职业技术学院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新组建成立了文化艺术、环保、交通等职业教育集团和福州国际学校。加强人才培养引进,至2004年末,市、区两级人才储备中心已累计储备人才5800多人,研究生培训服务工作总站内已有8所著名高校挂牌设点。依法依规强化历史文化名城和文物古迹保护,特别是发掘、塑造昙石山文化、船政文化、三坊七巷文化、寿山石文化四大文化品牌取得实质性进展。大力发展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积极创建全国文明城市。

  〔人民生活〕 进一步健全完善促进就业再就业工作机制,2004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人员数达14.8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1.3万人。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适时提高了城镇最低生活保障金和统筹企业退休职工基本养老金标准,城镇低保应保尽保,农村低保全面实施。深入开展了以城区“三个一”、农村“四个一”为主要内容的“春风行动”,扶贫济困工作走上规范化、制度化轨道,并不断延伸拓展。按照“群众自愿,市场运作,市区联手,平稳推进”等原则,积极推进中心城区旧屋区改造,已先后拆除了近400万平方米旧屋区,数十万居民改善了居住生活条件。制定实施切实维护被征地农民和被拆迁群众合法权益的措施办法,将生活困难的失地农民纳入城镇或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并通过建立转移就业台帐、组织劳动力对接活动、加强失地农民就业技能培训等措施,较好地解决了被征地农民的生产生活出路问题。

来源:福建东南新闻网

编辑:weim

 
编辑: system    
  查看/发表评论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