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光,一代农圣贾思勰的故乡,《齐民要术》诞生地。寿光的光热水土适合蔬菜种植,寿光人的“种菜经”更值得借鉴作为我国目前惟一的国际性蔬菜专业品牌展会,寿光菜博会正日益成为全面展示国内外最新科技成果和优质农产品的窗口。寿光市市长刘中会说,从区域品牌到国际品牌,寿光蔬菜产业发展不是简单的增长,而是质的飞跃。
蔬菜,缀满科技
上世纪80年代末,三元朱村发明的冬暖式蔬菜大棚,让大江南北变得春色满园。从此,蔬菜种植的大规模生产成为现实,继而推动蔬菜的专业化、集约化经营。
作为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寿光在种子培育、大范围种植、统一的格式化管理和集中销售等各个环节,完整贯彻产业化技术标准,为品牌的铸造不断积蓄势能。从广泛引进名、优、稀、特品种,到新技术、新成果、新种植理念的引进推广,经过10余年的发展,寿光蔬菜缀满了科技新概念,已成为一个成熟产业。
近年来,寿光蔬菜以无公害蔬菜为发展方向,走标准化、国际化生产路子,始终引领蔬菜生产的新潮流,代表了国内乃至国际先进水平。该市先后引进美国、以色列、荷兰等30多个国家的千余个蔬菜品种和400多项农业新技术,成为名副其实的“蔬菜联合国”。目前,寿光无公害蔬菜基地面积发展到80万亩,年产无公害蔬菜40亿公斤。寿光蔬菜批发市场已成为全国最重要的蔬菜集散中心、价格形成中心和信息交流中心,可辐射全国200多个大中城市并出口10多个国家和地区。
品牌,辐射国际
在寿光蔬菜生产进入标准化平台之后,各方竞争的焦点就集中体现在高技术的核心竞争力上。世界先进的蔬菜培育、种植、园艺等技术逐渐流入,使得寿光成为农业高新技术的角逐平台,而这种高技术的应用又使得寿光蔬菜的种植充满了科学的生命力。
高度配套的物流系统,使营销的全过程得到了保障。一个完整的物流系统,让寿光蔬菜的市场信息高浓度、超时空地向世界各地辐射。 据统计,上届菜博会共吸引全国30个省区市和世界上50多个国家和地区,涵盖种苗、生产资料、农机具、种植技术和设备、加工机械、深加工产品等方方面面,参观人数达71.6万。这种市场信息的大量集聚和沉淀,让寿光这个地域性的名字与蔬菜产业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成为一个完整的区域品牌。
独特的创新力和新技术的应用,使得寿光农民不断寻求产品的差别性,体现在人无我有、人有我精、人精我变。
寿光是冬暖式蔬菜大棚的发祥地,大棚果蔬培育技术、植物蔬菜等都是寿光的金字招牌。寿光蔬菜在单产的增加、营养含量的丰富、产品色泽的美化等方面都有独到之处。寿光的工厂化育苗、生物组培、无土栽培、植物“克隆”等世界蔬菜产业前沿技术,体现出“精”的特点;新成果在形式上增加变数,立体化种植,单体变异都有创新。对这种差别性的寻求,让整个寿光充满了创新的活力。
菜乡,凸显文化
蔬菜是文化,种菜是艺术。从第六届寿光菜博会的一幕幕景观可以得到答案:各展厅采取展位与实地栽培相结合的模式,集中展示代表中国乃至世界蔬菜产业前沿的高效农业、设施农业、有机农业、生态农业和观光农业;15万平方米的展览大厅,除令人叹为观止的“蔬菜大观园”外,还有常规土培、基质栽培、水培、立体栽培、网架种植等蔬菜种植模式;新技术展厅中,有自动化播种车间、自控温控系统、钠灯补光系统、微雾系统等;用1000多个品种、24万盆盆栽蔬菜组成的亭台廊榭、高山飞瀑等上百个园林景点,各具特色,异彩纷呈,让人们在学习新技术、感受科技魅力的同时,充分领略寿光蔬菜生产所蕴含的丰厚内涵。此外,还有“蔬菜园林”、“菜树林”、种植模式和新技术、厨艺雕刻、农业观光等抢眼的内容。
寿光蔬菜不仅提升经济价值,同时产生出独特的文化效应。大规模的生产,全方位的参与,使寿光的市场信息大都与蔬菜生产密切关联,在完整统一的蔬菜市场信息中又不断分解出各种细化的信息。如此循环,整个寿光地区都浸润在浓厚的蔬菜文化氛围中。依托寿光的文化资源优势,精心演绎蔬菜文化,已经成为菜博会的一大“看点”。一系列独具“菜乡”特色的文化艺术活动,都给菜博会添色不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