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上海12月25日电(记者叶锋)“没想到能买到这么便宜的新房子。”年关,上海70多岁的退休工人夏勤诚的心情比往年都要愉快得多。他刚和老伴以不到市场价一半的价格购买了郊区一新建小区内一套47平方米的经济适用房。很快,他们就将告别生活了20多年的8平方米的蜗居。
“经济适用房”是上海正大力推进的保障性住房的主要品种之一。近年来,中国有不少城市像上海这样,商品房房价高企,居民住房需求巨大。解决居民尤其是中低收入者居住困难成为中央及地方政府近年来着力解决的重大民生问题之一。
在12月24日召开的上海市经济工作会议上,上海市市长韩正重申了上海房地产业发展“三个为主”的原则和保障房工程“四位一体”的格局,前者即“以居住为主、以市民消费为主、以普通商品房为主”,后者则主要包含了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公共租赁房以及动迁安置房这“四大品种”。
记者从上海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获悉,今年以来上海各类保障房的“供应端”和“建设端”同时“发力”。供应方面,上海的廉租房已实现“应保尽保”,截至10月底已惠及73153户家庭;经适房方面,截至今年10月底徐汇、闵行两个试点区已有近1700户家庭签约购房,供应工作目前已在全市中心城区和有条件的郊区全面推开。建设方面,截至11月底,今年上海经适房已竣工175万平方米、开工352万平方米,动迁安置房已开工789万平方米,预计全年将超额完成目标。
土地方面,记者从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获悉,今年上海住宅用地计划供应1100公顷,其中保障房和中小套型商品房用地比例不低于70%。截至11月30日,已供地1057公顷,其中仅保障房用地供应已达775公顷,全年任务也有望超额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