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6日,火炬手林清发(右)与下一棒火炬手常昊交接火炬后庆祝。当日,北京奥运圣火在北京市传递。新华社记者刘力航摄
中国台湾网8月6日北京消息 在北京841名火炬手中,台商林清发是台湾籍人士之一。6日早晨,他从福娃的设计者韩美林手中接过火种,笑容满面地从端门跑向天安门,传递给第七棒棋王常昊。
“直到昨晚才知道自己排在第六棒,我很意外。”林清发谈到刚刚结束的火炬传递,还难掩激动。“能在8月6日传递奥运圣火北京段的第6棒,而且是在故宫前,北京的中轴线上,这是百年难有的大福气。”从航天英雄杨立伟、作协主席刘恒、福娃之父韩美林,到棋王常昊、名嘴白岩松、小巨人姚明,前十棒的火炬手,个个星光熠熠,林清发置身其中感到光荣也感到压力,短短的几十米,跑起来却并不轻松,正如他所说:“我身上担负着的是无数台湾同胞的殷殷奥运情,每一步都凝聚着深深份量。”
站在奥运的门口
林清发传递火炬的中轴线,一直向北延伸就是鸟巢。而他掌舵的北京捷安特自行车总部就建在鸟巢之畔。看着这里从一片空地成为一座磅礴的奥林匹克中心,林清发禁不住感慨:“感觉自己一直就站在奥运的门口,跟着历史行进。”
奥运,一直是林清发心中的梦。体育人出身的他,曾经担任台湾自行车队教练,带领着中华台北自行车队参加过4次世界锦标赛、3次亚洲锦标赛以及1990年的北京亚运会,获得了多枚金牌。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和今年的北京奥运会上,带领中华台北自行车运动员打拼的教练,是他的学生。而林清发自己,却没有机会参与一次奥运会。
“当初感到自己跟奥运再不可能产生关联。”为了离梦靠得更近,林清发特意把自己公司的总部选在的鸟巢之畔。却没想到,鸟巢的喜气为自己带来了奥运火炬手的好运与殊荣。“我很意外,然后是荣幸与感动,大家好像都看透了我的心思,帮助我圆了奥运梦。”
林清发认为:奥运的圣火不能在台湾岛内传递,成为了2008年台湾民众心中最大的遗憾。而今自己有机会代表他们来高擎火炬,传递和平之音,一定要做到最好。
见证北京巨变
林清发1989年第一次“登陆”,1994年正式在北京建起了第一家捷安特的大陆分公司。“在那个年代,这是台湾人看起来‘脑子有问题’的行为。”由于当时岛内经济发展得很好,运转良好的企业鲜有人选择投资大陆。但林清发从第一次来到北京,就爱上了这个“自行车王国”,凭借生意人的直觉,他嗅到了10多亿人市场风声水起的气息。
“想起那个时候的北京,跟现在简直是天壤之别。”林清发记得那时候灰秃秃的北京街道上,人们都穿着差不多的衣服,骑着看起来差不多的自行车。“投资大陆的台商都知道有一天会等来大陆发展的大腾飞,但谁也没想到这一天来得这么快。我很幸运自己经历了台湾经济繁荣发展的阶段,更见证了大陆经济腾飞的过程。”林清发认为: 2001年申奥成功后,大陆市场格局大、市场大、战略大的优势快速凸现,感到北京建设的“力气比口气更大。”
在北京打拼15年的林清发已经把自己当作了半个北京人。他曾经到过洛杉矶、东京、首尔、悉尼、雅典这些奥运举办城市。“但没有一个能与北京相比。”林清发告诉自己的岛内朋友,2008年以后,一定要来北京看看。“最传统的和最现代的汇集在这个大熔炉里升腾着新的时代生命,北京的内涵远不止国家首都这么简单。”
而最让林清发感到喜悦的则是奥运会正在慢慢改变着这座城市的民众面貌。“事实上不止北京,在大陆的各个角落,人民的精神风貌都在被奥运改变,大家变得更有素质、更文明有礼。奥运带来的远远不是硬件建设上的更新,更是一种观念上的升级,这种无形的国力,无法用投入的钱来衡量。”
当好奥运的主人
林清发在本次奥运会上,不仅是北京地区的火炬手,还是中华台北队的联络员。而他的夫人,也参与进光荣的志愿工作——成为奥运棒球馆的一名志愿者。虽然这些忙碌的工作对人过中年的他们显得有些繁重,但林清发认为:这是一辈子只有一次的机会,能参与进去,再辛苦也值得。
林清发为奥运做的不止于此。捷安特公司为中国代表团女子自行车队赞助的碳纤维公路车,不仅分量轻,特别的角度设计更让运动员使用起来如虎添翼。在今年的环法自行车赛上,捷安特赞助的哥伦比亚队一举获得冠军,“也证明了我们的质量和实力。”林清发已经做好准备去为中国自行车女队助威,他相信她们的成绩绝对“错不了”。
而他担任会长的北京台商协会今年的重心就是为台湾同胞参与北京奥运做好服务。他预计奥运期间前往北京的台胞应该会在几千人,针对此台协方面成立了因应小组,制定了专门的服务手册,台胞在北京衣食住行购遇到的各种困难,都有具体的预案帮助处理。而24小时的值班电话也会直接转到副会长的手机上。林清发表示:自己算是奥运的主人,也算半个东道主。他相信台湾选手在场上能感受到北京的主场优势,台湾民众在北京也会感觉到家一样的温暖。
“中国的近代史是饱受屈辱的历史,中华民族发展了这么多年,今天终于迎来了奥运这个扬眉吐气的机会。”林清发认为:两岸在3月以后一直处于非常好的氛围之中,奥运这个润滑剂势必会让两岸的距离再近一步,大发展的时代才刚刚开始。”(李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