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头
English
繁体
 
 
综述:构建有效平台 不断拓展两岸农业合作渠道
 
 
  来源:      日期:2006-10-19 15:56

 

  中国台湾网10月19日北京消息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两岸的农业交流与合作目前还仅停留在民间交流的层面。在这种情势下,大陆方面务实、灵活地通过民间渠道加深与岛内农业界的联系,与之进行了卓有成效的交流与合作,并随着两岸农业交流与合作形势的变化,进一步放大思路,创造性地建立起一系列与岛内农业界交流、合作的方式与渠道。

  创立“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为两岸农业合作构建更具实质性的平台

        1997年7月,在经过前期大量准备之后,农业部会同国台办、原外经贸部正式宣布建立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实践已经证明,试验区开创了两岸农业合作更具实质内容的平台,9岁的试验区已硕果累累。

        福建的漳州、福州,海南全省,山东的平度,黑龙江的哈尔滨、牡丹江、佳木斯、大庆和农垦示范区,陕西的杨陵,先后建立起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很多台资企业在试验区里成长壮大,很多大陆农民从中得到了各种支持和帮助。

        在一次有关试验区的研讨中,海峡两岸农业交流协会会长于永维提到了合作试验区的四大作用:探路作用、窗口作用、示范作用和辐射作用。他说,在国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处于不同阶段、运行和发展机制各不相同的两岸农业,要开展有效的交流与合作,必将面临一系列困难和问题,试验区承担着先行试验探索的任务。应积极探索两岸农业合作模式、发展机制与管理经验,为构建更大范围的两岸农业交流与合作新格局探索路子、积累经验。

        2005年7月,海峡两岸(福州、漳州)农业合作试验区创建整8年后,国台办、商务部、农业部正式批复,该试验区扩大到福建全省,变为海峡两岸(福建)农业合作试验区。今年4月,农业部等部门又批准在广东省佛山、湛江市和广西省玉林市设立了两个新的试验区。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这个平台进一步被延展、扩大。

  发挥展会效应,替台湾农民在大陆“叫卖”水果,使之“有声有色有市场”

        迄今,两岸的农业交流与合作找到的一种最直接、最方便,也最经常的方式,就是举办各种各样的展会。从去年5月18日福建海峡两岸贸易洽谈会、7月18日上海海峡两岸农业合作展览暨台湾农产品展销会,到10月18日北京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从今年4月20日的中国(寿光)国际蔬菜博览会到即将于10月中旬在厦门举行的海峡两岸农业合作成果展暨项目推介会,台湾水果等农产品接二连三地“现身”大陆,引发了一浪高过一浪的抢购潮。

        展会已经成为落实惠及台农的有关政策,在大陆宣传、推介台湾的农业技术、农业管理模式和农产品的有效形式。

        去年7月18日至20日,农业部与商务部、国台办等单位联合在上海展览中心举办的海峡两岸农业合作展览暨台湾农产品展销会,除了规模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展示、展销了来自台湾岛内的19种热带水果等产品,展示了台湾农产品的特色优势外,第一次集中展示了台资农业企业在大陆发展取得的丰硕成果和改革开放以来两岸农业交流与合作走过的历程。同时,这次展览也是岛内各级农会、专业协会、产销班以及农业企业来大陆参展规模最大的一次。

        同年10月份在农业部主办的第三届农交会上,则第一次由台湾省农会作为协办单位,专门设立了台湾农产品展示区和有 48个展位的台湾农产品销售区。这是当年8月份大陆单方面宣布对台湾15种水果实行零关税优惠政策后,对台湾享受零关税的当季热带水果、农产品深加工制品的一次集中展示、展销,是在实施检疫、通关一系列便利措施后,一次重要的贸易活动。

        大陆有关方面方与台湾农业业界密切协调配合,组织台湾基层农会、产销班、合作社和普通农民到大陆参展,使他们直接感受大陆一系列对台农优惠政策给他们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好处。同时邀请台湾省农会、台湾省青果商业同业公会联合会、台糖股份的主要负责人出席农交会开幕式、领导人专场活动。这次活动因成功举办而引起广泛关注。

        为推动台湾农产品进入大陆北方市场,大陆海峡两岸农业交流协会积极与台湾省农会沟通、协商,经过多次磋商和实地考察,在中国(寿光)国际蔬菜博览会上设立台湾农产品展区,并签署备忘录,由海峡两岸农业交流协会负责大陆方面的展区准备工作,台湾省农会负责岛内的组展。

        来自台湾云林、台东、嘉义、屏东、台中、南投、桃园、高雄等县市的10余种时令优质热带水果、近200余种农产品深加工制品参加了展示。农业部积极推动、多方协调,并报请国务院批准对参加此次展会的台湾农产品实行了特别优惠措施:对参展尚未享受零关税的农产品均给予零关税;对部分农产品减免进口环节增值税;特别批准5月1日后准入的台湾农产品检验检疫新增品种在展会上展示 。

        在几届展会上,参展的台湾农民不止一次地说,他们已经真切地感受到了大陆的诚意和善意,大陆是在切切实实地帮助台湾农产品扩大在大陆的影响和销售,实实在在地帮助台湾农民解决水果、蔬菜等农产品丰产滞销等问题。

  满足台湾农民来大陆投资愿望,“台湾农民创业园”开门迎客

        海峡两岸农业界1988年即以民间方式进行直接接触。到目前,相互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已经达到了相当的规模。截至2005年底,据不完全统计,在大陆投资的台湾农业企业已达5000家,合同利用台资超过40亿美元。为进一步满足台湾农民要求在大陆投资创业的愿望,大陆推出了选择适宜地区设立台湾农民创业园的举措。

        2006年4月10日,农业部和国台办批准在山东栖霞和福建漳浦设立了首批台湾农民创业园,并于4月15日正式对外宣布。这样,台湾农民同胞开始通过直接参与合作来享受到大陆给予的实惠。

        这是两岸在农业交流与合作中创造的一个新的平台。既然是为台湾农民量身定做的,就要虚心听取他们的意见。4月21日,海峡两岸农业交流协会组织台湾省农会的代表赴栖霞市实地考察创业园有关情况。参加考察的台湾农业界人士对用这种形式促进两岸农业交流与合作,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和浓厚的兴趣,提出了一些合理化的建议和想法。一些人还表示要把大陆设立台湾农民创业园的想法带回岛内宣传,组织岛内农民和企业带着技术到大陆发展创业。

        针对多年来台商投资大陆农业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和情况,海峡两岸农业交流协会编辑出版了《台商投资大陆农业政策读本 》,集中收录了农业以及相关领域的法律、法规和重要文件,为台湾农民和台商提供针对性和引导性服务。

  两岸农产品贸易持续增长,合作双赢的效应持续高涨

        两岸农业交流合作,为台湾农业的转型升级拓展了新空间,也促进了大陆农业的现代化步伐,同时,更有效地促进了两岸经贸关系的发展,两岸农产品贸易出现了持续增长的态势,今年1至8月,两岸的农产品贸易额已经达到了3.5亿美元。

        2001年,福建省的对台湾地区的农产品出口额只有500万美元。仅仅四年之后,就上升到了3876.1万美元,增长了6.75倍。现在,福建全省有23个对台小额贸易点。从去年5月大陆宣布开放台湾18种水果进口至今,全省各口岸累计进口台湾水果57批600多吨,福建已成为台湾农产品销往大陆各地的物流集散中心和中转地。

        在两岸农业交流与合作中,为了充分实现双赢的效果,海峡两岸农业交流协会还注意把台资项目往有优势、与台湾互补性强的地区引导。譬如,海南和台湾的农业地价有着天壤之别。台湾农民出售一亩农地所得,足可在海南承租开发400至500亩农场。通过积极引导台胞投资海南的结果是,海南廉价丰富的土地资源造就了一批批台资农庄主,圆了台湾农民在台湾无法实现的梦。

        现在,绝大部分台资农业企业效益良好,陆续转移到大陆创业的台胞取得了丰厚的回报,不少企业不断增资扩厂,投资合作规模呈加速发展态势。如台湾天仁集团总裁李先生于1992年2月回家乡漳浦县投资创建天福集团,主要从事茶业经营,到目前已建立起一个具有相当规模的现代化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在全国大中城市设有400多个直营销售店的大型企业集团,企业经营取得了巨大成功。

        目前,两岸微观层面的农业合作已经非常广泛,台湾对大陆的农业投资也出现了投资范围扩大及整个产业上中下游一起配套投资的现象,初步形成了多领域、多层次、多方位的合作双赢的发展格局。(农业部:魏玉栋  记者:陈宁) 

 
编辑: system    
  查看/发表评论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