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农业合作论坛即将在海南举行。中国国民党智库科技经济组政策委员陈武雄在启程赴会前夕接受本社记者采访时表示,此次论坛,主题是加强两岸农业合作,促进两岸农业的互惠双赢。两岸农业各领风骚,应当从互利互补的角度加强合作,而非从竞争的角度看待,两岸农业合作海阔天空,对双方都有很大好处。
他从贸易、科技合作和投资等层次谈起。
陈武雄说,台湾属于浅盘型市场,一旦生产过剩,销售成为问题;而大陆随着经济发展,高收入人口现在据估计有五千万至八千万,消费能力强,是台湾的二至三倍,可见市场空间很大。假如能加强两岸合作,包括直通、销售管道的建立,和贸易流通困难等的克服,台湾农产品绝对能占领大陆的高档市场。所以,两岸农产品贸易潜力很大。从前年到去年,台湾水果销往大陆就成长了百分之一百八十,由九十多万美元跃升至二百五十多万美元。今年四月两岸经贸论坛后大陆对台湾水果释放了新利多,影响更甚。
他表示,一般认为台湾的技术水准都比大陆高很多,这是错误观点。实际上两岸各擅所长,台湾固然有很多领先技术,大陆也不遑多让,比如杂交水稻、大豆和油菜,再如大陆在生物科技方面,包括稻米基因定序、胚胎等很多都相当不错。
当然台湾在生物科技方面也有不错表现,如食品发酵、田间管理等实用技术,像葡萄一年一熟变为三熟等。科技含量高、经济附加值高的农业,在台湾市场化做得很好,这与工商业发展对农业的支持有关,包括农产品冷藏、加工,及国际化行销、管理能力等。
他说,这一块可以与大陆在投资上结合起来。台湾农业劳动力老化、工资升高、土地贵,农民一两甲地还可以经营,但不能形成规模经济。大陆现在积极促进台湾农业企业前往投资,设立了很多实验区、创业园区,台湾农民到了那里就可以实现扩大经营的愿望。
从更大意义来说,两岸加强农业合作,应基于全球布局角度看。所有的品种改良离不开种源,大陆地广物博,作为世界公认八大种源库之一拥有丰沛的种源,加上土地、劳力廉宜,和勤奋的农民,以及大陆在很多方面的配合,再与台湾的品种、技术、资金和商业化运作等结合起来。“这是大格局的策略。”
他表示,这需要从合作的角度来看。如果从竞争的角度看,则会得出台湾品种和技术引过去生产后,回来会打击台湾的农业;从这角度看,台湾农业永远走不出去。当然,衍生的问题也可以谈。实际上,大陆台商产的农产品,冒充台湾产品,对大陆的消费者来说也不公平。
陈武雄认为,当前,两岸农业合作在贸易方面可以做。尽管民进党当局有点从负面去解释,但民间有这种需求,对老百姓有好处。投资上虽然有很多限制,但两岸开放以来,已有五千多项农业投资,投资额有四十多亿美元。而科技合作方面,也是负面解释的问题,目前还是很困难。
在人才交流方面,台湾的大学有一百多所,大陆的高校多以十倍计,培养的优秀技术人员很多,这方面也应该加强。
曾担任台湾省农林厅厅长、“农委会”副主委,投身农界三十五年的陈武雄说,台湾农业几十年来处于不断转型中。如早年稻米、糖出口,现在转为进口;香蕉、甘蔗、草虾等的出口也逐渐被菲律宾、印尼等所取代。“两岸农业固然有竞争,但竞争是全球性的。”出口市场并非全是被大陆取代的台湾农业,自然会出现新的产业结构,往高价值、高科技成分的方面发展,越做越旺。“如果什么都没有被取代,台湾永远种稻米。”
他指出,任何一个经济体的各个阶段都会面临转型,关键是你有没有能力去赚钱,有没有能力去克服转型的阵痛。而加强两岸农业合作,是会增强台湾农业的转型能力的。
“多看多谈多接触,可以了解到大陆也有很多优秀的东西,互相切磋,这绝对是对台湾有好处的。民进党很多人士没有去过大陆,也没有谈过,只是听些负面的声音,路是会越走越窄的。”陈武雄如是说。黄少华 来源:中国新闻社
编辑:芳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