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党对党"共识落实大盘点 台胞亲历交流故事
 
 
  来源:      日期:2007-06-08 13:42

 

  两年前的4月、5月、7月间,中国国民党、亲民党、新党主席相继访问大陆,胡锦涛总书记分别与他们举行会谈、会见,并达成了坚持“九二共识”、共同谋求两岸和平双赢、追求中华民族振兴的多项共识,建立两岸关系和平稳定发展的新架构。随后,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亲民党等一道,积极努力推动落实各项共识并取得实质性进展。

     两岸交流再现“春潮”———“党对党”共识落实大盘点

     大陆三次推出48项惠台政策措施

     以国共两党为例,两年来,两党坚持不懈地履行着对两岸同胞的共同承诺,推动解决了很多涉及两岸民众权益的实际问题,广大台湾商人、农民、学生普遍受益。

      2006年4月至今年4月底,大陆借助3次举办两岸经贸文化论坛之机,推出了48项惠及台湾同胞的政策措施。

     其中包括扩大台湾农产品在大陆销售、认可台湾高校学历、鼓励两岸扩大农业合作领域、欢迎台湾地区高校招收大陆学生、鼓励台湾相关企业直接投资参与大陆的有关建设等……这些惠及广大台湾同胞根本利益的新举措,受到两岸民众的热烈欢迎与拥护。加强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增进两岸同胞福祉,促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一些专家学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对于一个积极有为的政党来说,为促进两岸的共同发展与繁荣,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是时代的要求,也是两岸人民的托付。从这个意义上看,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没有辜负时代和人民的重托。

     两岸交流“以民为本”渐入佳境 7大方面合作出现突破进展

     2005年3月,胡锦涛总书记就新形势下发展两岸关系高瞻远瞩地提出了“四点意见”(“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极大地丰富了我们对台方针政策的内涵,对于构建和平稳定的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2006年4月,胡锦涛总书记就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又提出了“四点建议”,进而强调:和平发展理应成为两岸关系发展的主题,成为两岸同胞共同为之奋斗的目标。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主张,反映了两岸同胞的愿望,指明了两岸关系的发展方向。

     在大力推动两岸交流的同时,大陆方面非常关注解决台湾同胞所关心的一些切身利益问题,积极落实祖国大陆向台湾同胞所作出的各项承诺,推动两岸交流与合作走向范围更广、层次更高、关系更紧密的全方位发展“佳境”。两年来,两岸合作在贸易、投资、农业、金融、“三通”、教育和医疗7大方面出现一些突破进展。

     ——2006年全年,两岸间接贸易额首次突破1000亿美元,达1078.5亿美元,同比增长18.2%。其中,大陆对台湾出口207.4亿美元,同比增长25.3%,大陆自台湾进口871.1亿美元,同比增长16.6%。截至2006年底,两岸间接贸易总额累计突破6000亿美元,祖国大陆已成为台湾第一大出口市场和最大贸易顺差来源地。

     ——2006年,大陆方面共批准台资项目3752项,合同资金113.4亿美元,实际利用台资21.4亿美元;同年台湾居民来大陆突破440万人次,大陆居民赴台突破20万人次。从今年5月15日起,在原有开放8个口岸台胞签注点的基础上,大陆又增开了广州、青岛、武汉等3个台胞签注点,往来于海峡两岸的广大台湾同胞获得了更大便利。

     ——“农业热”堪称近年来两岸经贸交流与合作的热点。仅去年10月在厦门举办的海峡两岸农业合作成果展览暨项目推介会,就签约农业合作项目500多个,实际签约金额286亿元人民币……通过国共两党交流平台,大陆继对台湾部分水果实行“零关税”后,今年5月又开放了11种“零关税”蔬菜。祖国大陆为照顾台湾农民利益,近年两次紧急采购共500吨台湾滞销香蕉,帮助台湾农民摆脱了卖难困境。

     ——两岸金融交流合作近年来不断升温。目前,祖国大陆银行纷纷出台了支持台资企业发展的融资便利政策,大陆台资企业融资环境进一步优化。据悉,国家开发银行和华夏银行已分别为台资企业提供300亿元和200亿元人民币融资支持。随着大陆资本市场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台资企业在大陆上市进程大大加快,至今已有4家台资企业在大陆上市,并有数家正在接受评审。

     ——在教育领域,祖国大陆对就读大陆的台湾学生实行同等收费和设立台湾大学生奖学金后,2006年又正式认可台湾教育主管部门核准的台湾高等学校的学历,开通了专门的招收台湾学生信息网站。2006年向台胞开放了报关员、注册建筑师资格考试后,今年又向台湾居民开放了经济、会计、卫生、计算机技术与软件等15类(项)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目前有关方面正在抓紧相关考试的准备工作。

     ——在医疗方面,祖国大陆宣布在台胞比较集中地区的医院设立固定诊区和专门门诊部,为台胞在大陆就医回台报销医疗费提供便利,欢迎和鼓励台湾医疗机构与大陆合资合作兴办医院。进一步完善已建立的两岸疫情通报与合作机制,积极落实去年与世界卫生组织秘书处达成的有关谅解备忘录,帮助台湾医疗卫生专家参加世界卫生组织相关技术活动。

     ——近年来两岸“三通”在包机和海上直航也取得新进展。在两岸春节包机不断取得突破的基础上,两岸民间航空行业组织共同努力,在客运包机节日化、专案货运包机、紧急医疗包机及特定人道包机4个方面达成共识。根据这些共识,已顺利实现2006年中秋节日包机、2007年清明节包机、数项专案货运包机及医疗救助包机。大陆有关部门不久前宣布,将陆续开放成都、杭州、南京、深圳、大连、桂林等第二批包机地点。目前,两岸有关航空公司已开始着手准备即将到来的端午节包机,多家公司已先后公布了包机航班计划。海上通航方面,新增福建泉州港石井港区设立对金门客运通航口岸;增设福建宁德城澳港、白马港区对金门、马祖、澎湖海上货运直航口岸。2006年5月,厦门与金门客运班轮开办两岸包裹业务,两岸渔工劳务合作也于同月恢复。2007年5月15日,福州─澎湖货运直航仪式在福州市连江县举行,实现了福建沿海与澎湖货运直航常态化。

分页符图标,请勿在代码中对其进行修改,否则可能会造成错误而不能使用!

  和平发展主题更加深入民心

     当前,尽管反对“台独”分裂势力及其活动的斗争依然严峻、复杂,但是两岸交流交往空前活跃,两岸关系朝和平稳定方向发展的势头不断增强。尤为可喜的是,胡锦涛总书记对台“四点意见”以及随后提出的和平发展理应成为两岸关系发展主题的重要主张,已在海峡两岸深入民心。两年来,两岸同胞相互间的了解进一步加深,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光明前景有了更深刻、更真切的认识。随着两岸交流与合作进入新阶段,特别是祖国大陆方面展现的善意、诚意,让岛内民众对大陆有了更多的正面认识,过去长期被误导而形成的对大陆的隔阂、误解、甚至敌意开始“融化”。“两岸合则两利、分则两害”,“台独”不符合台湾民众的利益,正成为越来越多的台湾民众的心声。台盟福建省委副主委陈正统说:“接触了许多台湾中南部民众,包括我自己的一些台湾亲属,他们都对大陆的快速发展感到惊讶和钦佩,也认为大陆对台湾人民充满了善意。”

     知名台湾问题专家杨毅周认为,事实证明,台湾主流民意是“求和平、求安定、求发展”,国共两党为推动两岸关系发展所作出的努力受到了两岸同胞的广泛欢迎,维护台海和平、稳定,共同为两岸同胞谋福祉,是顺应两岸同胞民心的大好事。2007年是台湾政局演变十分关键的一年,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面临重大机遇,也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但无论遇到多少困难,祖国大陆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信念不会改变,推动两岸人员往来和经济文化交流的决心不会改变,为台湾同胞谋福祉、办实事的诚意不会改变。“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两岸和平发展的历史潮流是谁也无法阻挡的。 (记者 张勇)

     台胞亲历的交流故事

     今年5月,半月谈记者特意走访了在福建、北京读书或创业的部分台湾同胞。面对记者,台湾同胞畅谈了大陆惠台政策推出后的亲身感受,讲述了他们在大陆生活的难忘经历。

     “我打算在大陆就业”

     在福建读书已6年的台湾学生杨才瑛,如今已经深深地爱上了这块土地。她笑着说:“2008年就要毕业了,我打算在大陆就业,爸爸也希望来祖籍地福建养老。”

     杨才瑛在福建师范大学攻读经济学硕士学位。谈起两岸往来,她说:“第一次回家的时候我先从福州坐飞机到澳门,然后再从澳门转机台湾,早上6点就出发,到了下午4点多才到台湾。费用大约在3000多元。两岸实现‘小三通’(福建沿海地区与金门、马祖海上直接往来)后,回家方便多了。”2003年以后,她每次回家直接从厦门坐船到金门转飞机到台湾,费用减少了一半。   

     2005年杨才瑛再次从台湾回到学校的时候,忽然发现“在大陆办台胞证方便多了”。杨才瑛记得:以前台湾学生来大陆读书,回家一趟,回来就需要再办理一次台胞证,如果不顺利的话,要花近10天时间。如今一次可以办1年~5年的居留签注,而且简化了程序。“对刚入学的大学生,一次性办4年居留签注,确实十分方便。”杨才瑛把自己的研究方向确定为两岸物流,她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努力,为两岸经贸合作提供一些建设性意见。   

     杨才瑛学习成绩在班里数一数二。去年她获得大陆奖学金二等奖4000元,今年又获得了一等奖6000元。“这几年上学经济压力越来越小了。”杨才瑛告诉记者,2001年入学时,需要学费13000元,2004年起台湾学生缴学费和当地学生同一标准,都是3500元。“我家是普通职工家庭,大陆对台湾学生的优惠政策也给我的家庭减轻了负担。”   

     像杨才瑛这样享受到大陆对台优惠政策的台湾学生越来越多。从2006年至今,北京的清华大学共有80多名台湾学生享受奖学金,其中本科生5名,其余为博士和硕士研究生。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陈致中,毕业于台湾“中山大学”,在美国获得硕士学位后选择在清华大学攻读博士学位。他告诉记者:“在美国读博士学位的费用很高,台湾的经济持续下降,很多大企业外移,就业很困难。而大陆的经济近几年呈两位数的高增长,就业机会多,我想在大陆工作。”为此,他选择了到清华大学读博,享受优惠,学费一年12000元,与大陆学生基本一样。北京大学台湾研究会会长刘泽对记者说,上世纪90年代中期,在京的台生不到100人,而目前北京在校台生1300多人,大陆在校台生已接近6000人。仅在北京大学就读的台湾学生就有300多人,在清华大学就读的台湾学生也有100多人,一些台湾学生毕业后选择在大陆就业。

分页符图标,请勿在代码中对其进行修改,否则可能会造成错误而不能使用!

  “我是台湾农民创业园的受惠者”

     “祖国大陆惠台政策不断释出善意,地方政府服务台农十分用心,这给了我们很深的感受。”46岁的茶农李志鸿是福建省漳平市(永福)台湾农民创业园的台湾农民。他告诉记者,两岸农业交流与合作持续推进,地方政府给予台农相当多的支持和照顾,这是打动他来大陆创业的重要原因。漳平市(永福)台湾农民创业园2006年5月正式成立,目前共有台资企业30家,台商投资总额2亿元。

     祖籍福建永福的李志鸿谈起创业园来滔滔不绝:“永福是福建最大的高山台地,地理条件可与台湾阿里山相媲美;高山茶是精致农业的龙头项目,经济价值很高;大陆不断推动两岸农业合作,台湾良好的茶叶生产技术和茶园管理经验,加上大陆低廉的生产成本和巨大的市场空间,前景令人乐观。我是台湾农民创业园的受益者。”李志鸿2004年底承包的3000亩高山茶园,2008年就能大量生产。看着茶园里的茶树不断生长,他感到很快乐。“福建省海峡办、台办都很关心创业园的发展,有关领导多次前来视察。龙岩市、漳平市也想法设法把农业园做大做强。台农们在永福成立了联谊会,今年年初开会时大家都说,过两三年大量投产后,永福肯定能成为全国的高山茶重镇。”李志鸿说,永福镇已成为台资个体农业在大陆投资最密集的乡镇。“目前常住永福的台商有300多人,据我所知,还有更多的台湾茶农有意到这里发展。”他颇为骄傲地总结:“永福的良好势头反映了大陆对台政策的成功。”

     “政府对台商的尊重和优待让人感动”

     56岁的何希灏在福建省漳州市投资、生活近20年,现在是全国台企联常务副会长、福建漳州台商协会会长。他说:“不管是中央政府宣布的多项惠台政策,还是地方政府鼓励扶持台商投资的种种举措,大陆方面已经表达了相当大的诚意。”“在两岸交流合作方面,大陆能为台商做的都做了。”何希灏说,以漳州市为例,长期以来,漳州市委、市政府给了台商很大支持,2006年更专门下发《关于鼓励台商投资与扶持台资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鼓励台商扩大投资领域、放宽准入经营条件、支持企业融资和开拓市场、优先保障企业用地等等,政府对台商的尊重和优待让人感动。徐幸暄是北京金艾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2001年由台湾的文曲星公司派到北京,2005年初他在北京投资建立自己的公司。说起大陆的优惠政策,徐幸暄也有同感:“在北京做高科技的台商,可以享受‘三免两减’税收优惠政策,这样的政策是非常好的,体现了对我们台商的照顾,有利两岸的交流合作。”何希灏说,大陆目前经济发展速度相当快,是全球最大的市场之一,中央又相继出台惠台政策,在这种情况下,来大陆投资的台商相当多,台资企业已有七八万家,他们发展都相当好,这与大陆作出的种种努力是分不开的。(记者 孟昭丽 许雪毅 殷丽娟 专题策划 / 编辑:林双川 李力)

 

来源:新华网

 

编辑:妮妮

 


 

 

 
编辑: system    
  查看/发表评论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