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海漂”到“直邮”——海峡两岸邮路30年纪事

时间:2008-12-17 08:59   来源:新华网

  12月15日,今年81岁、出生在台湾的郑坚老先生在两岸直接通邮仪式上投寄出寄往台湾的家书。 当日,海峡两岸直接通邮仪式在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北京航空邮件交换站举行。 新华社记者汪永基摄

  新华网北京12月16日电 题:从“海漂”到“直邮”——海峡两岸邮路30年纪事

  新华社记者 刘畅

  中国集邮总公司15日发行的纪念邮折代表了两岸直接通邮这个大喜之日的欢乐气氛——海蓝色的封面,一端是上海浦东,一端是台北101大厦,中间碧海蓝天,彩虹飞架,一群和平信鸽直飞苍穹。

  两岸邮路终于真正实现了“天堑变通途”。此时回望30年来的坎坷历程,一段段载着心酸与欢愉、惊喜与遗憾的“邮路往事”扑面而来。

  飘(漂)过海峡的都是信使

  1979年1月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提出两岸之间应尽早实现通航、通邮。在这之后的第五个月,大陆方面宣布开办寄往台湾的平信业务。然而,这项业务并没有得到对岸的及时回应。

  在两岸不通邮的时代,风筝、气球、漂流瓶……凡是能飘(漂)过海峡的东西都成为信使。

  1980年9月23日是中秋节,新华社发表了一篇新闻特写,描述福建沿海军民将精心制作的月饼、写好的家书挂在风筝上,放飞到金门、马祖的情景。1983年春节前,新华社又报道了福建台湾气球、海漂宣传站为去台人员亲属代传书信的事迹——“战士手牵气球,姑娘推着竹筏、橡皮船,把一袋袋节日礼品,一封封思念亲人的书信,送上蓝天,放入碧海,给台湾同胞寄去大陆人民的一片深情……”

  据说,“海漂传书”是福建省晋江县围头半岛塘东村渔民的“发明”。这个村与金门岛田埔村一水相连,近在咫尺,世代相互嫁娶。后来,一道人为的藩篱使两岸阻隔,亲人们只能望海兴叹。不过渔民们从翱翔海空的海鸥身上得到启发,用风筝把家信传到金门岛。上世纪50年代,福建沿海第一个海漂站就在这里诞生。

  以“海漂”传递家书只能是一种无奈的情感寄托。浅浅的海峡既煎熬着两岸同胞的骨肉亲情,同时也考验着人们的智慧。1981年底临近新年,前邮电部部长朱学范发表文章建议,在大陆和台湾实现“三通”之前,两岸同胞每周互发“亲人邮袋”一次,在香港邮局进行转发,交换局设在北京与台北。“亲情邮袋”成为多年后两岸“间接通邮”的雏形,而许多类似这样的美好“创意”汇聚在一起,着实令两岸的冬天变得不再寒冷……

  “间邮”家书回家难

  在岛内民众的强烈呼吁下,台湾当局于1987年开始开放老兵回乡探亲,海峡两岸掀起了寻亲热潮。在邮路仍旧受阻的情况下,无线电广播曾担当起在两岸间鸿雁传书的作用。

  作为“海峡之声”广播前身的福建前线广播,于上世纪80年代后专门设立了“台湾军政人员亲人信箱”节目。这个节目曾播出了一位国民党军界人士给大陆女儿的信:“这几年经常有贴心的朋友告诉我,说你和你的母亲在广播中寻找我。听到这个消息,我心如刀绞。这些年来,我没有尽到丈夫对妻子、父亲对女儿的职责……想不到你长大懂事以后,不仅不怨我、恨我,还千方百计寻我,年年呼唤我……”

  迫于岛内民众压力,台湾当局于1988年3月同意台湾民众给大陆亲友的信件可由台湾红十字组织经香港邮局转寄大陆。1989年6月起,台湾邮政部门开始直接收寄到大陆的信件,两岸邮件总包直封并经香港、澳门转运。这意味着两岸邮政业务开始间接互动。

  “间接通邮”业务开展的第一年,从台湾寄往大陆的信件超过300万封。而“死信”成为这一时期困扰两岸邮政的最大难题。

  两岸隔绝数十年,城市在发展,人口在流动,一封封满怀热望的家书却找不到回家的路。1989年5月29日的《人民日报》刊登了一篇通讯,讲述一位敬业的邮递员从北京不同时代的地图中寻找线索,终于让一封“大陆北京西直门外公主坟新北京火车站40年前刘德海之三女刘明英之子郑正平收”的台湾来信找到了主人,其情节如同侦探小说一样扣人心弦。而这一时期,经常见诸报端的还有这样的描述:某人收到了从台湾寄来的家信,兴奋地对记者说:我去年发到台湾的寻亲信,没想到这么快就有了回音……

  两岸“直邮”载满深情

  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两岸民间交往不断升温,大量台湾同胞来到大陆经商、求学。与此同时,更多时尚、浪漫的元素融入两岸邮政业务中。

  1994年5月的一天,正在福建省中医学院学习的台湾女孩林幸桦,意外收到了一束红玫瑰和情人卡。原来是林幸桦在台湾的男友请高雄市一家花艺公司代办了一封跨越海峡的鲜花礼仪电报。福州电信局收到这封礼仪电报后,根据客户需求订购了鲜花和情人卡并送到林幸桦手中。

  据说,这是台湾地区发往福州的第一封鲜花礼仪电报。此后,每到逢年过节,两岸间的礼仪电报海量增长。

  进入21世纪,MSN、短信、网络视频大行其道。但人们仍在努力挽留两岸同胞在“寻亲时代”共有的历史记忆。2006年春节,“外省台湾人协会”在岛内举办了一次“家书征文比赛”,参赛者以1949年迁台老兵居多。风烛残年的老人们再次集体书写乡愁感动了宝岛。同年6月,吉林市民马友联与在台湾的姐姐之间长达20年的“两地书”被大陆国家博物馆永久收藏。

  从2008年12月15日起,两岸邮件通过海路直航与空中直航直达对方邮件处理中心而不再经转第三地。直接通邮还增加了两岸同胞迫切需要的、但以往两岸邮政合作未曾涉及的邮政包裹、特快专递以及邮政汇兑等业务。从此,方便、快捷的“直邮”成为两岸的热门词汇,而“海漂”和“间邮”则淡出了历史。

  15日,崔美英成为天津市第一个往台湾直邮包裹的人。她说,今天是个好日子,她决定给居住在台湾的叔叔邮寄两盒天津特产“十八街”麻花,是想让他老人家尝尝家乡的味道……

编辑:陈宁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