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5日,出生在台湾的81岁的郑坚老先生在两岸直接通邮仪式上从大陆投寄出寄往台湾的家书;
同一天上午10时许,福建10艘船舶分别从福州港、厦门港、泉州港开往高雄港、基隆港、台北港、台中港、安平港;
18日中午12时40分,由厦门航空公司执飞的MF883航班从福州长乐机场满载起飞,首航台北松山机场。
12月20日,厦门到台中的首航直飞航班起飞。
这,仅仅是两岸“三通”的一个“分号”、一个缩影;随着时间的推移,福建“先行先试”的优势将会更加全面地体现。
“一日生活圈”成为现实
福建是台胞的祖籍地,有80%的台胞祖籍地在闽。自今年6月底“小三通”扩大对象、7月4日两岸周末包机正式实施后,台胞入闽人数显著增长,7月份达6.9万人次,比增20.2%。
福州长乐国际机场是祖国大陆距台湾最近的国际航空港。18日,随着福州至台北首航班机的起飞,福建省124名首发团游客开始了他们为期8天的赴台旅游。首发团旅游线路价格为7380元,包括游览台北故宫博物院、101大楼、日月潭、阿里山、赤嵌楼、垦丁、花莲、台北等著名景点。直航后,福州游客不用再到厦门转道赴台,路上行程和时间缩短,游客游玩的时间更加充足。
福建省旅游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说,福州至台北直航后,福州游客游台湾热情高涨,该公司12月25日的发团报名已经爆满。
“早上在台北吃早餐、中午在厦门开会、晚上再回台北吃晚餐已不再是梦想。”厦门台商协会会长曾钦照兴奋地表示。直航航班大大节约台胞转机香港、澳门往返台湾的时间和费用,同时为大陆居民赴台旅游提供旅行的快捷和便利,“两岸一日生活圈”成为现实。
海上直航:省时更省钱
海运直航意味从台湾运来的海鲜、水果、花卉,当日就可以抵达福建,并且快速进入内陆城市;有两岸牌照的台湾私人轿车,上岸后可在闽行驶;网上购得的台湾商品,也能在三四天内到达……
12月15日,大陆多举行海上直航首航仪式,与台湾仅一水之隔的福建,在这次首航中显得举足轻重:福州港有4艘货轮首发,直航台湾高雄、基隆、台北;厦门有4艘货轮从厦门港出发,直航台湾高雄、台中、基隆;泉州也有两艘货轮直航台湾台北、安平。福建参与首航的船舶占两岸首航船舶的50%。
厦门港与台中港距离仅140海里。两岸直航,将使厦门港从真正意义上成为直航台湾航程最短、时间最短、成本最低的大陆港口。
12月10日,两岸业者签订协议,大陆分批采购台湾柳橙1200吨。几天后,随着台湾首航船舶“明春轮”抵达厦门港,首批5个货柜的108吨新鲜台湾柳橙,很快在内陆大中型城市的超市里出售。首批直航的台湾水果,海上运输时间仅为十多个小时。
谈到海上直航的好处,海峡两岸航运交通协会常务副理事长李凤岐以台湾台塑公司为例说,目前台塑高达60%的产品要运往大陆,过去这些货物都要绕航第三地才到大陆。海运直航后,台塑每年可省下10多亿元新台币。
福建与台湾隔海相望,在大陆63个海河港口中,与台湾各主要港口的距离最近。福建省副省长张志南表示,闽台港口群正迎来难得的发展机遇。福建将加大投资力度,加快建设进度,不断完善交通基础设施,以一流的港口、一流的设施、一流的服务,使福建在两岸“三通”格局中成为中西部地区与台湾对接的中转枢纽和综合通道。
直接通邮:福州中转地位凸显
1983年春节前,新华社的一篇报道中曾这样写着:“战士手牵气球,姑娘推着竹筏、橡皮船,把一袋袋节日礼品,一封封思念亲人的书信,送上蓝天,放入碧海,给台湾同胞寄去大陆人民的一片深情……”
据说,“海漂传书”是当年福建省晋江县围头半岛塘东村渔民的“发明”。这个村与金门岛田埔村一水相连,近在咫尺。然而,人为的分隔让两村村民只能遥遥相望。上世纪50年代,福建沿海第一个海漂站就在这里诞生。
从1989年6月起,海峡两岸邮件业务开始了长达近20年的转运通邮。
现在,随着飞机直航、海运直航的实现,福建省函件、包裹及特快邮件可通过福州、厦门两地直送台北,全国水陆路邮件暂时全部由福州市邮政局统一处理,通过海运直接送达台湾基隆。
直接通邮不但节省了邮递费用和时间,还增加了以往两岸邮政合作未曾涉及的邮政包裹、特快专递以及邮政汇兑等业务。福建省邮政总公司副总经理黄建计说,以两岸特快专递邮件为例,直接通邮后,文件、物品邮件价格降至每500克90至130元人民币,邮费比以前低了一半左右。
作为全国唯一的台湾水陆路总包的互换局,福州市邮政局为保证两岸通邮顺畅,将在现有长乐机场邮政航运站附近征地,积极筹建海西邮件总包处理中心,作为两岸总包邮件交换处理、特快邮件、国际包裹处理场所,并在福州东部新城区域内建设两岸物流配送处理中心,作为闽台邮件处理的基地。
“先行先试”实施海西发展战略的福建,在常态化“三通”后,将继续发挥海西主体省份的优势,沟通两岸,彰显特色,加快发展,走出一条极具海西特色的发展之路。(本报记者 章文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