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12月14日电 题:“三通”梦圆时 两岸开新篇——记海峡两岸“三通”的发展历程
新华社记者陈键兴 李凯
为了这一天,海峡两岸的骨肉同胞期待了多少年,多少人未及梦圆已抱憾西去,多少人在苦等中青丝成雪;为了这一天,海峡两岸同胞付出了多少心力,几代人奔走呼告,孜孜以求。这一天,终于要到来了。
2008年12月15日,这将是一个历史性的日子——台湾海峡上空将出现一条新的航路,上海飞行情报区与台北飞行情报区将完成历史性的直接交接,两岸空运直航将由此启动;两岸间的海上直接运输将投入营运,大陆63个港口与台湾11个港口间将构建起一条繁忙的“黄金海路”;还有一条联结两岸的“心路”将如虹般跨越海峡,两岸全面直接通邮将成为现实。
这将是中华民族历史浓墨重彩的一页,这将是全体中华儿女感到无比兴奋与欣慰的盛事,这也将是全世界的目光聚焦海峡两岸的时刻。
因为这一天,两岸同胞企盼了数十年之久的“三通”梦终于圆了;更因为这一天,将翻开两岸关系发展的时代新篇。
春风吹渡海峡 《告台湾同胞书》首倡两岸“三通”
1949年后的数十年间,台湾海峡两岸长期处于军事对峙状态,造成两岸人员往来和通邮、通航、通商全部中断,两岸同胞“咫尺之隔,竟成海天之遥”。在那个时代悲剧里,多少亲人生离成了死别,多少骨肉小别成了永诀。
时光流转,直至1979年的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如同早春里的第一股暖风,吹过了海峡,吹皱了一澜死水。正是在这份饱含手足深情与民族大义的政治文告里,大陆方面提出了和平统一的方针,并首倡两岸“双方尽快实现通邮、通航”,“发展贸易,互通有无,进行经济交流”,“三通”的概念由此创生。
《告台湾同胞书》发表后,大陆方面的有关部门负责人先后公开发表谈话,表示随时准备与台湾有关方面就两岸通邮、通航、通商问题进行协商,并为两岸“三通”提供一切方便。1979年2月,大陆邮电部门率先开办经第三地对台电报业务,3月又开办了对台长途电话业务,5月、6月先后开始受理寄往台湾的平信和挂号信函业务(均经香港邮局转寄)。1979年以后,大陆方面向台湾产品开放市场,主动派出大型采购团赴香港采购台湾产品,并开放台湾工商企业来大陆投资,设立代表机构,开展业务。
春天的脚步是无法阻挡的,骨肉亲情是无法割断的。
一位曾发起“老兵返乡运动”的台胞在1982年取道香港进入大陆,从广州、上海辗转回到故乡舟山。“没回家前,自己常做一个梦。梦里就是这么搭飞机、火车一路回家,最后看到妈妈,放声大哭,然后就被太太摇醒。”老人的回忆浓缩了多少人的情感,也以鲜活的事实呼应了《告台湾同胞书》中所指出的:“任何人都不应拂逆民族的意志,违背历史的潮流。”
站在“三通”即将基本实现的今天,回顾既往,这一路虽然曲折蜿蜒,但大势所趋无可逆阻,人心所向无可罔顾,两岸“三通”的大幕已开,就不会中断了。
交流大潮涌动 推动“三通”成为卅载两岸最强音
1987年,台湾当局终于作出决定,开放台湾同胞赴大陆探亲,受到了大陆方面的欢迎。由此,长达38年之久的两岸隔绝状态终被打破。此后,尽管两岸关系发展历经坎坷,两岸人员往来和经济、文化等各领域交流合作从无到有、由暗转明、从小到大、由浅入深,涓涓细流汇成了滚滚洪流。
1987年11月,常州籍台胞周纯娟成为首位获得大陆方面入境证件的台湾同胞。次年,两岸人员往来即达43.7万人次。到2007年,这一数字已增加了10倍,达到480多万人次。截至2007年底,台湾居民来大陆累计已超过4703万人次,大陆居民赴台累计超过163万人次。
2008年12月10日,即将搭乘直航包机从深圳飞往台北的台商叶俊晖(前右二)接受媒体记者采访。中国南方航空公司将于12月18日执行两岸直航包机任务。南航深圳至台北直航包机为每周两班,逢周四、周六执行。新华社记者壮锦摄
两岸交流交往的丰硕成果,使得实现直接、双向、全面“三通”具有了厚实的基础和内在的动力。20多年来,在两岸同胞的强烈要求和两岸业者的协商努力下,两岸“三通”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进展。
在通邮方面,1989年,两岸邮件总包互相直封并经香港转运,台湾方面也通过第三地开通对大陆电报、电话业务。1993年,海协会与海基会签署协议,两岸邮政部门正式互办挂号信函业务。1996年,中国电信与台湾“中华电信”建立两岸直接电信业务关系,业务量持续增长……
在海上通航方面,自1988年起,台湾商船间接绕道运输两岸间的贸易货物,大陆方面给予台湾船舶优惠待遇,陆续批准台湾船公司在大陆设立独资及合营公司、航运代表处。1997年,福州、厦门至高雄间的海上试点直航启动,结束了两岸48年来商船不能直接通航的历史。次年,两岸定期集装箱班轮航线开通,运输两岸货物的船舶经第三地换单不换船航行两岸港口。2001年,金门、马祖与福建沿海地区的海上客、货运航线开通……
在空中通航方面,1989年起,两岸民航业界陆续开办了“一票到底”“行李直挂”等合作业务。2003年起,两岸空中通航不断取得突破,从台湾航空公司单方执行“春节包机”到两岸航空公司双向、对飞执行“春节包机”,从航机须经停港澳到只须绕经香港飞行情报区,从“春节包机”到“节日包机”“周末包机”……
在通商方面,台商不断深耕大陆市场,两岸经贸依存度不断提升,截至今年4月底,两岸间接贸易总额累计已逾7500亿美元。大陆连续多年稳居台湾最大出口市场和贸易顺差来源地。同期,大陆累计批准台资项目超过7.6万个,实际使用台资逾464亿美元。
但是,由于过去台湾当局的限制和阻挠,两岸“三通”长期处于间接、单向、局部的状态。为了改变这种不合情理的状况,两岸同胞尤其是台湾民众和工商界一直在大声疾呼。不久前逝世的台湾知名企业家王永庆先生很早就主张两岸应尽快开放“三通”,他多次上万言书给台湾当局,今年9月他最后一次建言,呼吁当局加速两岸交流脚步。台湾统一集团总裁高清愿也曾公开说:“如果问企业界一百个人,一百个人都会说希望两岸赶快‘三通’。”
历经30年两岸关系发展,伴随着两岸交流交往的不断扩大,“三通”议题凝聚了海峡两岸的主流民意,两岸同胞一次次发出振聋发聩的时代强音,加上不断累积的实践经验和各方面的充分准备,实现两岸直接“三通”已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天堑终成通途 迈入和平发展新时代
2008年12月15日,随着两岸空运直航和每日包机的启动,台湾媒体早就提出的“两岸一日生活圈”概念将成为实实在在的生活图景。从此,“两岸千里一日还”,海峡天堑将成为通途,人们辗转周折往返两岸将成为历史。
也是从这一天起,寄托乡愁的那枚小小邮票,将更快捷地将“在这头”的“我”和“在那头”的“母亲”紧紧相连;那张窄窄的船票将不再用来思念“新娘”,曾经使两岸同胞咫尺天涯的海峡,将成为两岸贸易的“黄金海道”。
随着海协会与海基会11月在台北签署的有关协议正式生效,两岸空运直航、海运直航和直接通邮随即启动。即将迎来这令人振奋的历史时刻,两岸各界人士无不感到欢欣鼓舞。
据了解,两岸空运直航后,北京至台北、上海至台北的单程飞行距离将分别缩短1100公里和1000公里,约可节省航时1小时20分钟,以空中客车330机型为例,单程可节约航油约8吨。这对两岸民航业者和往来两岸的旅客而言,无疑是一个双赢的利好。台湾“中华航空”公司总经理孙洪祥日前表示,两岸空运直航将有助于双方贸易及经济往来。为满足日后两岸来往的空运需求,华航计划未来5年内增加两岸航线运能15%。
关于海运直航效益,有业内权威人士指出,以一艘500箱位、总吨位1.2万吨的集装箱船经营上海与高雄间的运输为例,经日本石垣岛绕航运输,每航次运距增加30%,运时增加近1天,平均每吨货物增加运费超过3美元。以两岸年贸易额1000亿美元、年运输量7000万吨计算,直航后每年可减少运时11万小时,降低运费逾1亿美元。中国远洋运输集团公司副总裁许立荣表示,两岸海上直航,对于两岸航商乃至整个两岸工商界来说,都是大好喜讯。
在直接通邮方面,两岸将通过空运或海运直航方式将邮件总包送至对方邮件处理中心,这将使相关资费降低,并大大提高寄递时效。
两岸“三通”,对两岸同胞有利、对两岸经贸关系发展有利,尤其是对台湾同胞有利、对台湾工商界有利、对台湾经济发展有利。面对当前全球性金融危机,两岸携手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显重要而迫切,“三通”犹似“三箭齐发”,势必产生显著的积极作用。
对于两岸基本实现直接“三通”这一历史性事件,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院长刘国深教授认为;“这是一个实质性突破,其意义与两岸人民生活息息相关,与两岸经济发展密切相连,也将有利于进一步增进两岸同胞的相互了解和认知,在两岸关系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