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20年前,受祖国大陆政策积极影响,台商逐步进入大陆东南部以及沿海地区投资。20年后的今天,随着两岸经贸合作与交流的日益密切,台商开始向祖国大陆的中西部地区投入更多的关注。记者从近日在江西九江举办的全国台资企业协会会长大会和赣台经贸合作研讨会上了解,今年以来,大陆还相继举办了鲁台、川台、粤台等系列大规模涉台经贸合作活动,均获得了巨大收获。种种迹象表明,台商对大陆的投资重心正在逐渐从沿海省市向大陆中西部转移,台商投资祖国大陆呈现“西风渐劲”趋势。
台资西进: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
世界轮胎业的前20强——“江西泰丰”是最早落户江西的知名台资企业之一。
|
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副主任李炳才在开幕式上讲话 |
|
2004台湾同胞投资企业协会会长座谈会现场 | 据泰丰轮胎(江西)有限公司制造部经理马念慈介绍,尽管公司在2002年的产能已经高达300万套,但今年仍将追加投资2.3亿元更新设备,年底产能将提高到360万套,并争取跨入世界轮胎业前10强。与之相类似的是,“江西亚东”、“亚联包装”、“东盟实业”等台资企业也纷纷不约而同地表示,由于看好中部投资前景,将在江西增资扩股。
与台商在中西部增资扩股热情逐渐高涨相衬映,台资企业在中西部的投资规模呈现逐步扩大的趋势。资料显示,在江西投资的台资项目平均规模正高速增长,已经从2003年的592万美元扩大到今年上半年的798.7万美元,同比增长48.6%。西部地区的台资企业同样呈现较大规模。成都市台湾同胞投资企业协会会长高锦乐介绍,到目前为止,台湾的百家大企业中,已有20多家企业在四川投资建厂,在四川投资上千万美元的台资企业及上市公司已达30多家。
台商在中西部的投资领域也更加广阔,目前已遍及制造业、IT产业、农产品深加工、旅游开发等。今年以来,台商投资中西部工业和现代农业项目的步伐明显加快:在此次赣台经贸研讨会上,共签约9亿多美元,其中多半属资金工业项目,还涉及IT产业等高科技项目;在四川攀西地区,已有台资企业进入并大规模开发当地现代农业;在河南,台资首次进入当地食品加工业,台湾统一集团将在郑州投资设厂。
台商在中西部投资的回报率提高,收益明显增强。据成都市台资协会会长高锦乐介绍,在四川投资的台资企业有近50%的企业盈利,近30%的持平,还有的企业还正待投产或正在建设中,盈利水平普遍高于内资企业和其他外资企业。同样,绝大部分在南昌投资的台资企业也获得了赢利,有的效益甚至居集团在大陆不同省份投资所建多家企业的前列。
西风渐劲:力量源于何处?
“我两年前没有到成都投资的原因,是因为成都没有配套厂商。随着去年英特尔投资3.75亿美元在成都落户,以及随后的一系列较大规模台资项目在成都签定了意向,成都的各产业领域基本上都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很多工厂一到成都,很快就能找到一些配套的厂商。”高锦乐的另一个身份是成都伟翔日用品有限公司总经理,他对台商开始关注西部投资状况的原因有着自己的分析判断。
据国务院台办副主任李炳才在会上介绍,台商在大陆投资的情况正发生了一些改变,自从90年代中期,台商在大陆的投资重点就逐渐从传统产业和一般制造业向基础产业和以应用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转移,投资领域从第一、二领域扩大到第三领域,两岸分工从产品品级的分工走向功能性分工,台商将生产基地转移到大陆后逐步将营销、研发中心向大陆转移。台湾同胞在大陆投资开始追求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和建立产业配套体系的意愿越来越强烈。更重要的是,台商在大陆投资从早期主要依靠自身的经营发展到对大陆综合投资环境,对中央政府宏观经济调控以及宏观经济调控效应的依赖大大上升。而在投资地域上,除对珠三角、长三角等地投资较多外,对广大中西部地区,甚至华北、华南以及东北地区投资的兴趣也越来越浓。
针对台商投资“西风渐进”现象,有专家认为,这是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升级所带来的必然结果。沿海城市经过近20年的发展壮大,对于吸引传统产业投资的热情已经降低,投资环境也已经成熟并趋于饱和,台商需要新的投资地。相对而言,随着中西部地区投资环境的日益改善,台商在中西部享有更多的政策、成本、资源优势,更适合承接台资企业的产业转移。
江苏扬宣电子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勇铎认为,台商更加关注中西部,还受到沿海能源和土地相对紧张、台资企业市场目标转移等因素影响。另外,上海国福龙凤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叶惠德还指出,2005年后,随着内地市场的完全对外开放,台资企业在沿海地区所拥有的一些特殊优惠政策将逐步取消,这也是他们转移投资地的原因之一。
中国政府保持政策的长期稳定是不少台商能放心在中西部投资并不断追加投资的重要因素之一。李炳才在此次会上仍然反复强调,尽管受到 两岸在政治存在分歧的影响,但我们发展两岸关系和经济合作交流的政策没有改变也不会改变。我们坚持不因政治分歧影响两岸合作,继续鼓励台湾同胞来大陆投资创业,继续帮助在大陆投资的台湾同胞在就业、就学和生活上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依法维护台湾同胞在大陆的一切合法权利。
借风扬帆:期待新一轮台商投资热潮
据台湾电机电子工业同业公会最近公布的“2004年
|
赣台经贸研讨会研讨会会场 |
|
赣台经贸研讨会签约仪式 | 大陆投资环境及风险调查”报告显示,在被调查的150多个城市中,南昌市以综合指数居第十一的测评结果,首次登上“极力推荐”城市名单,成都也首次排到了“极力推荐”城市的前列,“极力推荐”城市中中西部城市数量首次达到两个。而仅仅在两年前,南昌在此公会公布的当年调查报告中,尚被列为“暂不推荐”城市。
正是由于南昌提早意识到台商投资将向中西部转移的趋势,从2002年以来,南昌开始努力改善政务环境和提升服务水平,抓住机遇借风扬帆。资料显示,经过三次削减行政审批事项后,南昌只保留了347项行政审批事项,成为全国保留行政审批事项最少的城市之一;南昌将审批办证中心与国际接轨,推行“朝九晚五”作息制度,实行办证无假日服务;南昌市还于今年5月1日颁布实施了全国首部优化投资环境的地方性法规,将优化投资环境工作纳入法制轨道。
在南昌投资设厂的台湾东元电机集团执行长连昭志,对南昌投资环境给予了较高的评价。他说,“由于中西部地区正处于大开放和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招商引资必然成为经济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比如,南昌最能吸引外资的因素就是在大开放、大发展战略指导下,政府部门优良的政务环境和出众的服务意识。”他表示,东元电机将扩大在昌投资规模,并在有关方面的支持下,争取5年内在大陆上市。
尽管台商在大陆投资的西进之风正起,但中西部地区的投资环境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以更好对接台资企业的顺利进入。作为最早一批在成都投资的台商,高锦乐建议,在中西部地区对外商的配套服务还有待加强、融资渠道还应拓宽,同时除省会城市以外的地方以及较偏远的地区投资环境和政府服务意识仍有待提高。
另外,东莞台德兴钢材有限公司董事长谢庆源、台湾镇恒企业董事长张国扬等对目前大陆正进行的宏观调控可能对台资企业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表示担忧。对此,国家发改委综合司司长韩永文作出了解释:这一轮宏观调控的实质不在于暂时让一些行业发展得慢一点,而是创造一个良好的可持续发展体制环境。中央归结为,这一轮宏观调控实质是抑制不稳定、不健康因素,促进和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加快转快经济增长方式,加快促进体制改革,为经济的长远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事实证明,在宏观调控取得成效的同时,大陆的经济发展也处于一个良好合理的态势。今年上半年,我国GDP增长9.7%,1至8月工业增长17.1%,投资增长速度8月份也降到了26.3%,并逐步降到合理稳定的区间。经济增长并未放慢,同时企业效益在上升,1至8月,全国财政收入增长了20%左右。因此,台资企业将获得更好的发展空间。
据海关总署提供的数据显示,两岸的经贸往来已经进入了良性循环,越来越多的台商带着更多、更好的项目来到中西部地区投资。台商每年投资大陆项目数从1989年的540个、合同金额4.32亿美元,上升到2003年当年新增台资项目数4495个、合同金额85.58亿美元。大陆正成为台湾第一大出口区域和最大贸易顺差来源地。专家认为,借着台商西进之风,大陆正期待着新一轮台商投资热潮的到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