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乡之美
 
艺色人生:阿美族的织布婆婆

  时间:2006-02-05 14:48    来源:     
 
 

  生命的本质何其脆弱,往往在不经意的一瞬间就被摧毁了。越是意识到生命的短暂,就越想抓住更多更多可以传承的东西,那怕仅只是一种记忆也好...

 

  天空露出微微的曙光,就像生命初始般的样貌,盈满了纯净喜悦。看着天空,我的脑海中竟不自觉的想象着受访者的模样;一个走过七十多个年头,镇日与山林为伍,洗尽铅华的织布老婆婆,到底会以什么方式面对我们这样素眛平生的访客?是以强健有力的臂膀热情的迎接我们,抑或是背负着伛偻的身躯蹒跚的“走来”?

 

  寻找失落的宝藏

 

  九人座的箱型车缓缓地从花莲市区经滨海公路转入乡间小路,我们慢慢地驶过一段段迂回曲折的小径,随着坑坑洞洞的路面,车子不断颠簸起舞。太阳渐渐对大地释放出热情,天空的容颜也更加灿烂。就在穿过树丛的一剎那,眼前顿时光亮了起来,一大片湛蓝的大海瞬间映入眼帘,我不禁放肆地尖叫了起来。在我还来不及眨眼的当头,屹立在山峦下的村庄立刻攫获我的目光。那是一个依山傍海,散落在棋盘式田园中的阿美族矶崎部落。就在此刻,时空倒置,我彷佛遭遇一座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在惊觉目标已近在直咫,我们更加速马力,向前奔去,直到一个瘦小的身影出现在田梗间,我们才停歇下来。

 

  一个嘹亮爽朗的声音迎向我们:“嘿!你们来啦!”。在声音尚未结束之际,我们得到一个热情的拥抱。此刻,我的兴奋之情溢于言表;一方面是因为贵宾式的礼遇将我原先的担忧一扫而空,一方面则是因为寻回失落已久的宝藏,我这个贪婪的寻宝者,已预见一笔可观的收获了。

 

  这位动作敏捷的老婆婆将我们领进她的家门,面对斑驳的墙壁,环视屋内简陋的炊具,从她开朗的谈话中,我们才渐渐得知她已独自一人度过了无数个孤单的岁月,陪伴她的只有日月星辰,和她沉浸六十多年的编织天地。

 

  阿美族传统织布文化的式微

 

  由于阿美族人汉化较早,且部落大多零星分布,造成族人势力薄弱,至今有非常多的传统习俗技艺濒临灭绝的危机,如阿美族的织布艺术就是其一。在我们努力走访各部落,试图挽救阿美族即将式微的织布文化之际,竟只寻获一位隐居矶崎部落深山的耆老,不过,我们仍心生感 谢。借着织布婆婆对织布生涯的回忆,慢慢勾勒出我们对阿美族织布艺术的完整轮廓。五彩缤纷的传统服饰,在过去占有不小的一席之地,尤其是每年七月族人盛大举行的丰年祭仪式中,庄严华美的服饰,更是人们对敬畏的神明表达无上敬意的基本礼数。但是却鲜少人知道,阿美族最早的服饰并非我们在丰年祭观礼中所欣赏的阿美族服饰,而是台湾光复前族人习惯穿着的“两片式无袖长衣”。

 

  织布婆婆一边拿出粗糙的苎麻线和老式的手工织布机,一边娓娓道出这段连阿美族人都几近遗忘的前程往事。

 

  不一会她席地而坐,身手矫健的将织布机固定在双脚前及腰际间,当一切准备就绪,只见她熟练的将缠绕在工具间的麻线层层推排,反复穿梭,一条条紧密纠结的麻线就在织布婆婆专注执着的巧手中,交织成一捆美丽的布匹。

 

  布匹无法言语,但不知怎么的,我好像听到布匹唱着凄怅的哀歌,一声声道出它们不复过往的无奈。不知不觉中,我的心似乎淌着泪水,慢慢流聚成一条记忆的长河。

 

  我凝神远望着天边的夕阳,整个矶崎部落在夕阳余晖的映照下,笼罩着和煦温暖的金光。海面波光粼粼,海鸥振翅盘旋在海上,景色绝美的令人惊艳。望得出神之际,我惊叹造物主竟能不费吹灰之力,将日月星辰在一夕间辗转幻化消长;早晨的初阳、落暮时分的夕阳,本质皆同,不同的是外在形式的呈现。日月星辰皆如此,人又何 尝不是如此,幼年的无知、少年的纯真、中年的阅历、老年的智慧,不过是人生的表情不同所致。生命的起点至终点,生生世世、循环不已。倘若人类没有用智慧将这种循环的过程延续下去,势必只是加速走向毁灭。

 

  鲜艳明亮的外表通常吸引较多的目光;相形之下,老旧的事物就容易被人遗忘。传统的阿美族服饰在世俗的眼光下没落了,然而在织布婆婆一针一线的执着中,我却看到另一种强韧的生命力根植在这种简单原始的文化中。改革后的面目并非不好,只是一旦错失了原始的味道,可能怎么唤也唤不回了。(阿眉)


  来源:台湾原住民月刊

 
编辑:system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