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是中国古代文化发达地区,有着悠久的人文历史和文化艺术传统,蕴藏着丰富的文化艺术资源,活跃着千姿百态的文化艺术形式。
远在旧石器时代,这块土地上已有人类繁衍,新石器时代的遗址,迄今已发现近百处。进入奴隶社会的商、周时期,文化遗址范围更广,文化内涵更为深厚,仅商代青铜器,迄今已发现、收集三百余件。其他时代地上地下的文物,更是数不胜数。
湖南上古为荆州南境,春秋战国时期属楚。春秋时期楚国的传统文化是当时我国南方文化的代表。楚人信鬼好祀,巫风甚盛。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楚文化和湖南原土著居民文化互相交融,造就了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形式,形成了瑰丽多姿的文化艺术传统。
春秋时期的沅湘之间,楚人迷信鬼神,喜欢举行各种各样的祭祀。各类祭祀活动中,主要是通过歌舞音乐来娱神祈福。因此积存了大量的民间神话故事,也推动了音乐、舞蹈、美术等文化艺术门类的形成和发展。《楚辞》是当时楚文化的代表作。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所作《九歌》,便是其流放沅湘之间,模仿民间祭歌而创作的祭神歌曲,从中亦可看到,当时沅湘一带歌舞昌盛的情况。
祀神歌舞之风俗,自汉至唐,仍盛行不衰。 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元杂剧、宋院本的影响,湖南的戏剧形式逐步萌芽、定型。弋阳腔、青阳腔、昆腔等戏曲声腔传入湖南,与当地的语言、民间音乐以及某些宗教音乐相结合,逐渐形成了各具特色的19个地方戏曲剧种。
湖南的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形式,渊源久远,流淌着楚文化的血脉,洋溢着湘风楚韵,不仅形式丰富、作品众多,而且特色浓郁。
新中国建立之后,政府对原有的文化艺术形式进行了大力的扶植,使这些艺术门类焕发出时代的风采。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一些新兴的艺术形式——电影、电视等文化艺术事业在湖南出现,并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湖南的文化艺术事业, 显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湖南省政府门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