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少川
一
初春,是播种希望的季节,台湾海峡两岸气候和煦,大地花红柳绿,一派盎然生机。由福建省炎黄文化研究会与台湾中华闽南文化研究会联合主办的海峡两岸闽南文化研讨会在台北召开。我们福建省36位专家、学者和工作人员,从厦门乘坐客轮途经金门,转搭飞机直达台北松山机场,受到了中华闽南文化研究会同仁亲情洋溢的欢迎。
这次研讨会的主题,为“文化交融,和谐脉动”。两岸人员交流融洽,研讨学术气氛浓郁。两次大会研讨,分别在淡江大学惊声国际会议厅和剑潭活动中心阶梯会议厅举行,39篇论文参研,200多个座位无一虚席。按照台湾中华闽南文化研究会理事长黄清源先生所言,此次研讨会“斯文荟萃,议说合契”“论体条流多品,堪称丰硕”。在取得学术研讨累累硕果的同时,整个活动过程别呈气象,两岸学者还利用不同的聚合场所吟诗作赋,披露真情实感,表达深长意蕴,令人感叹不已。据不完全统计,共获诗赋楹联110首(对),其中不乏佳作。
二
谁敢言翻鹦鹉洲,江山随代换朝流。
才人聚处诗成会,文运昌时士不忧。
易俗移风今日事,传承弘济此时求。
闽南文化东宁骨,两岸五缘气味投。
在台北两岸联合召开闽南文化研讨会,有史以来第一次,由黄清源理事长发起,得到福建省炎黄文化研究会的响应。在近一年的时间里,黄先生不顾已是80高龄奔波两岸,竭尽全力做好筹备工作,促使研讨会的成功举办。我们的如期到来,给他很大的慰藉,因为闽台五缘相系密不可分,多年来的人为阻隔,终于有了今天突破性的良好开端。于是,他诗兴大发感赋8首,这是其中的一首,欣喜之情充溢字里行间。
蔡鼎新先生祖籍福建晋江,是台湾著名的书法家,今年已届90高寿,仍然踊跃与会。他倍感乡情的亲切,费时一夕,“以诸位贵宾台甫撰制嵌名联各一奉呈”,表达“藉结文缘并臻乡谊”。我们36位来自福建的赴台人员,各自拿到他写的嵌名联,无不为蔡老先生的文思之敏捷,坦诚之心意所佩服和感动。他给我的嵌名联是这样写的:
少长咸集春园桃李;
川源相继嘉会炎黄。
写得并非个人,而是巧妙地把这次研讨会和两岸共同继承中华文化联系一起,可见其构思之别致。
三
研讨会能有如此盛况,与台湾淡江大学鼎力相助有着密切关系。淡江大学张家宜副校长分别在开幕式和欢送会上致词,充分肯定研讨会召开的意义和圆满成功。淡江大学中国文学学系主任崔成宗博士、教授陈冠甫博士分别主持专题研讨。研讨过程中有论文讲述、听众互动、主持点评,一切依照国际惯例进行。年届中年的陈冠甫教授精力充沛学者风范,是台湾著名诗人,人称“诗歌大佬”。他对这次两岸携手合作的活动充满激情,把整个过程以“诗纪”的形式逐一抒发,在研讨会上吹拂起一阵活泼温馨的清风。研讨会第一天于淡江大学开幕,他写了《研讨会在淡江大学召开喜赋》:
派衍炎黄两岸亲,研商文化合台闽;
郑王共奉开疆主,妈祖同尊护海神;
政治一时情永久,歌诗万首意常新;
淡江桃李芳菲播,鼓瑟吹笙迓上宾。
第二天,研讨会移址台北剑潭活动中心,陈冠甫教授又赋诗,曰:
炎黄血脉根源共,且喜今朝会剑潭。
是地延平曾伏怪,倚天神器遂停骖。
洪荒开辟真英主,大统传承亦重担。
文化认同唯恕道,四维八德不空谈。
剑潭是地名,名字的来历有个传说故事。说是早时这里频频有妖魔鬼怪作祟,闹得天无宁日。虽然郑成功没有亲临此地,但是借来他的宝剑,最终制服了作恶多端的妖怪,剑潭由此命名,并逐渐成为台北风景秀美的地方。陈冠甫教授的诗凸显睿智,有着值得人们揣摩的含义。崔成宗博士是位吟唱家,陈冠甫教授的诗经他声情并茂的吟唱,更令听者悦耳。
四
闽台文化一脉相承,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历史有许多遗存,现实有许多印证,这是参加这次研讨会两岸同仁的共识。研讨会期间,我们观看台湾宏兴阁中华皮影戏,欣赏王心心演唱南音《昭君出塞》,参观三峡祖师庙、台北故宫博物院、台南“亿载金城”、“赤嵌楼”、“郑成功纪念馆”等文物古迹,闽南的乡音、建筑、闽台关系史迹处处可闻可见。中华文化的认同,难有异议。正如台湾中华诗词学会理事长胡传安先生特为这次研讨会作的诗所诵:
东西两岸属炎黄,一脉同渊万古长;
文化传承能济世,群英盛会定宏扬。
一个人的阅历和经历,对于事物的认知至关重要。曾服务于台湾教育界的著名诗人龚书绵女士,长期受中华文化熏陶,近几年多次往返海峡两岸进行文化交流,对两岸文化同源有深刻感受。她在致欢迎词中深情地说:“福建和台湾本是两地一家亲,无论风土民俗、生活习惯,样样相同,就连血缘、亲缘、宗缘、族缘,甚至于文缘、佛缘等等,都是脉络相接、声气相通的‘生命共同体’”“有史以来‘炎黄文化’最早,‘闽南文化’继之,都出自‘中华文化’,中华文化是母体,就如同参天大树,散开来,万叶千花,千头万绪;合起来,则成一贯,万法归宗”。她在结束讲话时,把曾经撰写的一首《鹭江之歌》献给大家:
上下五千年,汪洋漫浩烟;
鸥鹭长相守,浦南物外妍;
海风奏管弦,祥浪来远天;
国门依黉厦,文化倡优先。
五
虽然6天的聚会是短暂的,但建立的友情乡谊却将延续绵长。我们即将离开台湾返闽,在依依惜别之际,相互勉励,寄托期盼。台湾中华诗词学会理事林恭祖先生以一首古风,表达了大家共同的心声:
河洛水长流,早已遍四海。
炎黄德侔天,日月共光彩。
美哉我中华,立国数千载。
先圣启后圣,文物今犹在。
世事虽如云,雨晴山不改。
潜德发幽光,追远勿懈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