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多位两岸专家4、5两日聚首古城陕西西安,参加第19届海峡两岸关系学术研讨会,纵论后ECFA时代的两岸关系。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台港澳所所长严安林认为,ECFA签署后,双方的共同利益在增加,但需要注意双方之间的分歧点也在扩大,而这种分歧是在共同利益基础上的分歧,不能忽视也不必扩大化看待;同时应推动两岸社会关系与政治关系的正常化,共同把握主题、破解难题。
台湾铭传大学教授杨开煌认为,ECFA大大增进两岸互信,成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物质基础准备期。而在后ECFA时代,两岸关系将越来越“生活化”,两岸经济合作与竞争越来越突出,两岸官方与两岸人民间的四组关系将发生变化,随着往来更便利,两岸婚姻、求学、就业等将大幅增加,两岸关系的第三者(外部因素)将出现新型角色转换。
全国台湾研究会副秘书长杨立宪说,ECFA的签署,并不意味着两岸关系自然而然进入政治谈判阶段,两岸关系错综复杂,和平发展任重道远。毋庸讳言,两岸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台湾内部的政治情势演变,这似乎已成为不言而喻的“潜规则”。虽然如此,不等于两岸在政治议题上只能守株待兔,无所作为。后ECFA时期,随着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带来的好处充分体现,随着大陆对台政策的诚意与善意的充分展现,相信会有越来越多台湾同胞支持这一路线,民进党的“台独”路线将遭到越来越多的质疑面临转型的强大压力。
台湾中国文化大学中山与大陆所教授蔡玮认为,当前最理性的做法是,两岸当局都应在既有基础上,努力将经济协议架构的内容予以充实、加强,多赚钱,少斗嘴。两岸间将来可能还有许许多多不同的架构性协议,如科技、文化、媒体、教育等协议都有待协商,采取循序渐进、水到渠成的方法,逐步建立起两岸间的政治互信,加强彼此认同,成功构建一个包括双方共同未来的正确认知,才是最稳健、负责的做法。
中国社科院台湾研究所研究员刘国奋说,《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架构协议》(ECFA)的签订标志着两岸经贸关系进入到一个深层次的发展阶段。它也为两岸展开文化、政治、军事等领域的交流合作面提供可资借鉴的模式。她认为,在文化创意产业大发展的今天,两岸文化交流合作将对扩大和深化两岸关系、增进两岸民众的思想情感等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
北京联合大学台湾研究院教授徐博东认为,文教交流是影响两岸关系的核心因素。他说,近20年来,两岸文教交流与合作从无到有,从单向到双向,发展蓬勃,这有效促进了中华文化在海峡两岸的传承与创新,对缓和两岸关系,增进两岸同胞的理解和感情,特别是对青少年间的心灵沟通,发挥了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他指出,当前,两岸应尽快着手推动商签文教交流合作协议,早日实现两岸文教交流合作的正常化与制度化,以增进两岸同胞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的认同,携手建设好两岸中国人的共同家园,持续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6日,两岸众学者专家前往咸阳法门寺,在参访中触摸中华民族文化的脉动。(记者 黄少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