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上午,在市长陈宝根、副市长韩松的带领下,参加“2010台湾陕西周活动”的陕西代表团西安分团针对高雄市展开细致考察。陈宝根、韩松一行首先参观了解了高雄市城市建设情况,陈宝根要求随行相关人员深入高雄市,并与日前考察的台北城市建设情况进行比对,以获取西安在城市国际化进程建设中的宝贵经验。
随后,作为西安国际港务区的重点合作项目,在台湾工商建研会副理事长雷祖纲的陪同下,陈宝根、韩松一行专程前往高雄出口加工区考察调研,会见了台湾出口加工区管理处处长沈荣津、高雄区管理分处分处长吕燕教等,通过听取介绍和观看宣传推介片,对该机构的发展历史、产业格局、运行能力进行了细致了解。
资料显示,台湾出口加工区高雄园区设立于1966年,园区位于高雄市前镇区西北部,占地68.36公顷,是台湾南部一个大型的出口加工区。据沈荣津介绍,台湾出口加工区高雄园区总产值在全台湾外销市场上占有相当的比重,其中光学器材与乐器所占的比例都超过25%,为全台湾最为重要的产地,同时,服装衣帽、电子电机设备及其零件也成为园区主要产业。
在了解到高雄出口加工区已经成功地完成了由原先的服装鞋帽等传统制造业向目前的IT、生物医药等先进制造业为核心产业的转型之后,韩松说,在中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背景下,作为西部大开发的桥头堡,西安也面临又一次重大的发展机遇,目前,西安正在积极打造目前“中国最大的内陆港”,它将承担起为西部地区对外开放、优化产业结构、承接国际国内产业转移提供服务平台的历史使命,希望能够通过此次考察为西安探索“国际型内陆港”模式提供条件。
“这两天我们连续看到了台湾媒体关于西安和西安国际港务区的报道,它已经吸引了台湾企业界的目光。”沈荣津手里拿着近日陆续被台媒报道的有关“大陆内陆港”的报纸说,今天的西安积极引进了美光应用材料、西门子等国际知名企业,进出口业务增长幅度和空间都很大,已经具备了设立出口加工区或其它海关特殊监管区的基础条件,他希望高雄出口加工区发展建设史能够为西安建设综合保税区和国际型内陆港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陈宝根表示,近几年来,西安的现代服务业发展迅速,特别是现代物流产业发展更快。台湾经济外向度很高,出口贸易经验丰富,随着西安国际港务区的发展建设,西安也将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港口城市”,两地在港口合作和现代物流业领域将有广阔的合作空间。
科技创新 携手同盟
让两岸经济合作更为紧密
随后,在高雄出口加工区管理分处分处长吕燕教的陪同下,陈宝根、韩松一行再度到区内的生物科技和高新科技企业进行实地调研。
在台湾科妍生物科技企业,陈宝根、韩松一行仔细地听取了该公司关于以自由基因工程转殖技术为基础、运用高科技仪器设备成功研发的以非传统的微生物技术产品——透明质酸的生产、用途情况介绍。据悉,成立于2001年的科妍生物科技正是依托高雄巨大的口岸服务功能和自我研发能力,获得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分别于2003年与2008年两次通过台湾 “主导性新产品开发辅导计划”,并获得了在业界医疗级透明质酸研发、生产和投用方面的主导地位。
陈宝根、韩松一行还前往台虹科技进行考察,该公司成立于1997年,主要从事软性铜箔积层板、保护胶片、太阳能模块背板、光学材料等产品的制造和销售。在了解到太阳能模块背板被广泛地用于低耗能领域时,陈宝根表示,通过不断科技创新建设节能型社会,将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
在与相关企业进行座谈时,陈宝根说,此次在陕西省委副书记、代省长赵正永的带领下,陕西省组团参加“2010台湾陕西周活动”收获颇丰,特别是西安分团已经实现了与台湾各界进行文化交流、走亲拜友和科技联盟的目的和初衷。他说,西安也是科技力量雄厚的城市,拥有众多的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而台湾科技发达,IT产业在国际上处于领先水平,西安和高雄、国际港务区和高雄出口加工区均可以在高新科技领域加强合作,携手共进。
随同西安市方面考察的台湾工商建研会首席副理事长雷祖纲表示,西安与台湾近几年有密切往来,随着陕西、西安对国际内陆港模式的积极探索和西安国际港务区的发展建设,陕西、西安的投资环境将会因此得以较大改善,西安市的国际化水准将会提高,城市功能更加完备、开放,产业体系更完善,产业门类会更齐全,从而加快世界500强、跨国公司——也包括台湾企业在西安设立地区总部和研发中心的步伐,他表示,台湾工商建研会拥有2000多名会员企业,其产值占台湾GDP的45%以上,工商建研会将以交流、推动、传承、责任为核心目标,推动两岸,特别是陕台之间经济交流与合作。
对此,陈宝根表示欣赏,他说,两岸语言互通,感情相近,应该联起手来,共同进步。西安如有相关采购需求,也将会积极与台湾科技企业进行合作。陈宝根市长的讲话获得了在场台湾企业家的热烈掌声。在结束对高雄出口加工区的考察之后,西安分团一行还前往高雄港,对这个国际化港口的运营规模进行了详细调研。
立足西安 放眼全球
从内陆城市到港口城市的嬗变
9月14日,“2010台湾陕西周——经贸合作论坛”上,随着台湾海基会董事长江丙坤和台北世贸中心董事长王志刚分别致辞,签约仪式隆重举行——国际陆港集团与全球十大玻璃制造企业之一的台湾玻璃工业公司签订了《彩玻采购协议书》,采购金额一亿元人民币,翌日,西安国际港务区再收“新单”。
9月15日,西安国际港务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强晓安代表该区与台湾陕西同乡会副理事长、秦商会会长党天健正式签署合作协议,依据协议,双方将缔结战略合作关系,强强联合,共同推进两地的经贸合作,展开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的信息交流,实现互利共赢。据强晓安透露,双方将在机制建设、项目运营和研发领域上开展具体的合作。
“我们要告诉台湾企业界人士一个好消息,大陆已经有了内陆港。”韩松副市长向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吴伯雄推介西安国际港务区时自信满满,他说,由西安铁路集装箱中心站、西安公路港和西安综合保税区三大支撑项目构成的中国最大的内陆港,将为诸多台湾企业深入内陆地区发展创造良好的基础条件。
随着台湾当地媒体的密集报道,“大陆有个内陆港”的消息不胫而走——西安国际港务区的魅力感染着岛内企业和商协会,在台期间,台湾工商业总会、工商协进会等机构和台湾乡林建设集团、台湾旺旺集团、台湾特力集团等一大批台湾企业对“大陆的国际内陆港”萌发了浓厚的兴趣,纷纷与国际港务区接洽座谈、寻找商机。
9月16日,西安国际港务区与台湾金门高粱酒的贸易商——九龙贸易责任有限公司正式签署合作协议,通过国际港务区内的西安保税物流中心提供的3000平方米的保税仓储设施,共同开展金门高粱酒的保税物流和保税仓储业务,开“台湾名品”在西北市场销售的先河。
“大陆进一步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实施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为西安市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雷祖纲说,有了这个内陆港,西安就不再是一个经济意义上的“内陆城市”,而成为一个“港口城市”,就有可能成为国内、国际产业梯度转移的重要承接地,这也将为台湾企业进一步拓宽内陆市场创造了一次重大机遇。
“大陆有了内陆港!”正如台湾工商协进会理事长骆锦明所言,“那些提早获知这一消息的台湾企业捷足先登,通过本次来台展示获知这一消息的岛内企业蠢蠢欲动。”
事实上,众多台商已经敏锐地察觉到了这个商机——台湾宏普建设、工业银行、华信航空、联华气体工业、亚西亚集团等企业、华立集团等台湾企业高层频繁地与西安国际港务区方面进行接洽,纷纷表示近期将赴该区进行实地考察。
就在离开台湾的前一日,副市长韩松、国际港务区常务副主任专程会见了台湾商业总会理事长、海峡两岸商务发展基金会董事长张平沼,台湾特力集团董事长何汤雄等,双方在先期接洽的基础上,深入研究项目合作模式,推进项目早日落地。
值得预期的是,在不久的未来,陕西与台湾的经济合作将进入一个飞跃发展的历史时期。
文/苏 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