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妙敦煌舞 悠悠两岸情 

时间:2008-06-23 14:50   来源:SRC-3272

  本网站消息:2008年正月,在中华民族传统的戍子年开元之际,对于来自台湾中华敦煌能量艺术研究学会9名志愿赴甘肃兰州学习敦煌舞的学员来说,是一个注定让她们难忘的鼠年春节。

  难忘,不仅因为这些生长在祖国宝岛台湾的同胞第一次领略到了祖国腹地大西北冬日里的冰雪与山河的壮美,也不仅出于来之前在台湾想象甘肃兰州有多么的荒凉贫瘠,以及在来之后被兰州黄河风情线上美丽的景致所陶醉,从而带来的主观想象和客观感受的强烈反差,而是透过在对敦煌舞短短20天的学习经历中,对于什么是血浓于水的民族同胞之情的深切体验,以及敦煌舞那独具古韵魅力对她们内心的强烈震撼,更惊讶于祖国文化源远流长与敦煌艺术的深邃精美。

  一、台湾舞蹈营 习舞因缘敦煌梦

  这实际上是一次来自台湾民间敦煌舞爱好者的培训活动,也兼有文化交流的意义。活动本身就反映出台湾人民对祖国大陆的情感和向往。同时,也使她们对于祖国大陆的认识有了一个亲身感受的机会。

  台湾敦煌能量艺术研究学会是一个从事以敦煌艺术尤其是敦煌舞为研究对象的组织。此次赴兰学习敦煌舞,是该组织2008冬季舞蹈营(敦煌舞蹈学习班)的核心内容。9名学员中,年龄最大的已经56岁、最小的28岁,她们中的大多数为业余学习敦煌舞并兼职从事养生敦煌教学的人员。按常规,学员们的生理年龄早已不适合学习新的舞种。但为什么还要不远迢迢几千里辛苦求学?据敦煌舞授课教师高金荣介绍,在台湾长期生活的舞界朋友特别喜欢纯正、传统而特别带有浓郁西部特色的中国古典舞。而敦煌舞正是因为它完全用敦煌壁画舞蹈造型,结合当地民间舞和有关文献资料,加上现代社会审美特点而创造出来的一门舞蹈种类。可以说,敦煌舞是又一枝盛开的舞蹈之花。对敦煌舞的学习,是台湾众多舞者的一个梦。

  所谓养生舞,是台湾敦煌能量艺术研究学会研究并倡导的一种源自敦煌舞的养性修行方法。他们发现:源自敦煌壁画的敦煌舞蹈,除了技巧性的专业肢体动作外,更是安详宁静、端庄优雅、无我无私、宽容博爱的内心呈现。学习敦煌舞,不仅是舞蹈动作的练习,更是一种养性与修行,使学舞者得到更多的“自在”。因此,正是由于敦煌舞这一新创立的祖国传统舞蹈艺术的关系、台湾舞界对敦煌舞的认可,超过了对西方的任何舞种。之前,台湾敦煌能量艺术研究学会接触过不同人创编的敦煌舞,但唯独认可甘肃艺术学校原校长、西北民族大学音乐舞蹈学院特聘教授高金荣创编的敦煌舞教材。
这,又是为什么呢?

  二、传承又创新  仙姿舞影赤子心

  说起敦煌舞,就不能不提到敦煌舞教学体系的创始人高金荣女士。

  已经73岁,现任坐落于甘肃兰州的西北民族大学音乐舞蹈学院特聘教授的高金荣,早在甘肃省艺术学校担任校长期间,就开始了对敦煌舞姿的研究。自1979年起,她数度深入敦煌莫高窟作实地考察。从北凉、北魏、隋唐、宋元等历代的音乐舞蹈壁画中的飞天、伎乐天、经变画舞蹈菩萨,以及世俗舞乐的静态和动态中,体会、分析动作的起承转合,由动到静的规律,进而探索敦煌舞独具的风格和艺术魅力。同时,结合她多年的教学经验和对敦煌文献的潜心钻研,创编出了整套《敦煌舞基本训练》。敦煌学派的中国古典舞从此诞生。
《敦煌舞基本训练》是在深入研究历代敦煌舞乐的基础上产生的。敦煌舞最为关键的突出特点,是它为中外交流的结果。从敦煌舞的手姿、手位、脚位、呼吸、步法、跳转等以及舞姿之间的起承转合,连接变化,无不体现出兼有西域舞蹈、中原舞蹈和敦煌当地民间舞三种成分的风格。从教学领域崛起的《敦煌舞基本训练》和根据教学需要而创编的《莫高女神》、《思维菩萨》、《妙音反弹》、《千手观音》、《凭栏仙女》、《大飞天》等节目,以其清新、明丽的风格,规范化的动作、技巧和独特的魅力,不但赢得了中国观众,而且博得了国际友人的高度赞赏。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台湾舞界陆续时兴“敦煌热”。这是由于台湾早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就出现过敦煌壁画式的舞蹈节目。有的舞团取名“敦煌古典舞集”或“敦煌小舞集”。再加上一些舞蹈家在台北公开表演部分敦煌舞基本训练动作,使台湾舞蹈界产生了学习敦煌舞的强烈愿望。1988年,高金荣女士赴香港参加第三届国际舞会议。当时,台湾舞蹈家林怀民先生在听完高金荣宣讲其论文《寻古迹,辟新径——关于敦煌舞的产生》之后,在全场经久不息的热烈掌声中,双手高举过头顶,表达了由衷的慨叹和赞赏。会议期间,应代表的要求,会议临时为高金荣专门安排了一次工作坊(即教舞),学习者十分踊跃。众人惊叹高金荣所表演的敦煌舞姿“怎么那样优美”,一致认为敦煌舞才是真正的中国古典舞,它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代表了中国。

  三、宝岛兴舞热  “校长”赴台传妙音

  其实,高金荣和她创编的与台湾结缘,最早可以追溯到1985年。

  那一年,台湾方舟电影制片厂与大陆天山电影制片厂合拍一部故事片《大漠紫金令》。台湾导演方翔特别致函甘肃省艺术学校,请时任校长的高金荣出任该片编辑。当该片摄影顾问,当时为台湾籍(现为美籍华人)的柯锡杰看到甘肃省艺术学校舞蹈班学员表演的敦煌舞时,激动不已,当晚就给其女友台湾舞蹈家樊洁兮写信,详尽介绍了敦煌舞的独特风格和艺术魅力,柯、樊二人于第二年5月专程取道日本赴兰州,向高金荣求教学习敦煌舞。樊洁兮通过学习敦煌舞,非常感慨地说:“我这一生(就是)头倒过来长,也没想到会跟一个共产党人学习舞蹈。”

  后来,敦煌舞不但促成了这对伉俪的姻缘,他们夫妇还为此专赴北京拜见了当时的文化部长王蒙,称赞甘肃省艺术学校的敦煌舞水平之高,是台湾望尘莫及的。台湾舞蹈的根在大陆,在此之前,台湾有人认为,中国舞蹈已经走入了一条死胡同。看了敦煌舞之后,这种认识完全搞清了。
那一年,高金荣认识了一批台湾人。

  1990年,台北专门研究了敦煌舞蹈艺术的谌琼华女士和台湾心怡舞蹈中心负责人郑秀真女士特地申请赴兰州到甘肃省艺术学校学习敦煌舞的基本训练动作和一些实习节目,并精心排练了一台“敦煌舞乐”,被安排为1991年台北“艺术秀”的大轴节目。从此,敦煌舞对台湾的影响日渐强烈。

  1991年6月,一位生长在台湾的美籍华人安方女士专程从美国远渡重洋来到兰州,在甘肃省艺术学校学习敦煌舞的基本动作。

  1992年,郑秀真女士再次率领她的学生前往兰州交流学习。此后,还有台湾的各种旅游观光团,到兰州后无一不指名要看敦煌舞基本训练或敦煌舞节目。这些都充分表明台湾同胞热爱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炎黄子孙的共同追求和愿望。

  1993年台湾岛内最大的台北民族舞团正式邀请高金荣校长赴台直接教授敦煌舞基本动作。这是高金荣第一次赴台湾。次年6月,高金荣第二次被邀请到台北民族舞团,除了教授敦煌舞基本动作以外,还编排了舞蹈“敦煌传统”和群舞“新飞天”。学舞者除了民族舞团的演员、学员之外,台北其他舞团、舞社和一些大专院校的舞蹈科(系)也闻讯纷纷赶来。为此,台湾舞蹈学会和民族舞团专门联合举办了“教师研讨班”,商请高金荣讲授“敦煌舞基础”。参加学习的主要是台北各艺术学院的专业教师,包括讲师、副教授和一些教授。台湾芭蕾舞教学权威姚明丽女士也前来学习,令众人十分惊讶。台湾其它地方如高雄、台南、台中也盛邀高校长前往讲学。在台湾文化大学舞蹈系和台湾艺术学院举办的“敦煌舞的来源和特点及与中国古典舞之比较”、“敦煌舞的来源和特点及其审美特征”的讲座上,台湾舞蹈界老前辈、舞蹈教育创始人高棪教授也到会听讲。她高度赞美敦煌舞,认为敦煌舞的魅力会使人们进一步了解民族文化的宏伟瑰丽,从而更加热爱我们的民族艺术。

  1995年,台湾另一著名舞团——兰阳舞团邀请高金荣前往进行为期三个月的敦煌舞教学,这是一个由意大利籍神父秘克琳创办的青少年民族舞团,已有40多年的历史,曾多次在世界各地演出,在国际上享有盛誉。教学结束后,他们在台北皇冠小剧场公开举办了教学成果展,台北各舞团、各大学舞蹈科学系都前来观看,整个剧场观众如潮,盛况空前。

  四、依依惜别时   两岸同胞话心声

  正是由于这长达几十年不断的两岸文化交流活动,才出现了本文开头的一幕:9名来自台湾坊间的敦煌舞爱好者在兰州度过了一个难忘的鼠年春节。

  这项来自民间的两岸舞蹈文化交流活动,得到了甘肃省台办的大力支持。西北民族大学港澳台办给予了积极配合。高金荣校长不但以民族大学特聘教授的名义接待了他们还亲自担任主课的授课教师。甘肃美音鸟文化艺术传播有限公司全力以赴地对活动进行全程安排和具体地热情接待。从每节课到每顿饭、从课余活动到课间零食、水果,几近无微不至。使得这项第一次在甘肃兰州举办的台湾舞蹈营(敦煌舞蹈学习班)取得了圆满成功。

  2月25日晚,甘肃省台办专门宴请了台湾的全体学员。这些台湾民间的敦煌舞爱好者在祖国大陆受到如此至高的礼遇,使他们每一个感动不已。

  2月29日下午,西北民族大学特别邀请9名学员参观了该校图书馆以及馆内藏经阁。这是保存着全国仅存一套最具版本价值和史料价值的,经明朝万历至清朝道光年间前后300余年,手抄而成的《大藏经》。呈现在学员们面前的这些“国宝级典籍”,纸张质地洁白坚韧,抄写工楷,字体苍劲,一丝不苟,色泽鲜亮。由高级红木雕刻而成的函套,木质坚硬、古朴典雅,所刻梵文十分精美。

  学员们的心被眼前的这些民族文化瑰宝所震颤,她们无论如何也想不到,在甘肃兰州能够看到许多人一生都难以目睹的佛教经典总汇。有的学员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不禁流下了欣喜的泪水。

  2月29日,是赴兰学习计划的最后一天。按照课程安排,这一天为休息日,依常理,离开台湾已近20天,早该思乡心切,早早打点行装准备返程,可学员们都在做一件事情,就是将心里的话留下,写在纸上。

  话语很多但几乎每一位学员都这样写到:“感谢你们无微不至的照顾,感谢不时提供的水果,每日不同的三餐,美丽的兰州街市……回到台湾也会想你们,真想赖着不走啦!好像把你们打包带回台北……,希望明年再见!”

  是的,她们的心声代表了台湾人民的心声,两岸同胞的手足之情永远血浓于水。( 李振印  肖玉山)

编辑:李婷婷

相关新闻

图片

本网快讯

热点新闻

奇闻趣事

两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