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群(右)解读中秋文化
晚会现场
昨晚,“我们的节日·中秋·中华经典诗文诵读”专题文艺晚会在央视3套播出。晚会分问月(风情篇)、赏月(亲情篇)、寄月(豪情篇)、望月(乡情篇)四个篇章,月色、灯光之下,武汉人熟悉的琴台、月湖呈现出另一番风情,而群星奉献的精彩演出更让人感叹“好个中秋明月夜”。
从古至今,由地域、心境的不同,咏月诗篇多如繁星。“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开场舞《嫦娥》之后,著名演员陈建斌登台,一首李白名作《把酒问月》被他演绎得豪迈深情,配以古钟、古筝奏得古乐淙淙,恍惚间身回到了诗仙飘逸的年代。随后,丁建华、殷之光、陈铎、乔榛等朗诵艺术家,鲍国安、徐帆、张丰毅、孙淳、苏有朋等影视明星,在歌舞器乐声中,倾情演绎了《月夜忆舍弟》、《荷塘月色》等古今名作,歌星费玉清、谭晶、汤灿等则用《但愿人长久》、《月圆花好》等优美曲目咏唱明月中秋。
每个篇章之间,武汉电视台主持人尹晨芳与民俗专家李汉秋和《百家讲坛》主讲人王立群教授间的对话,更是让观众领略到悠久的中秋文化。“中秋起源于国人对月亮的崇拜。古代的周朝就有祭月的传统,北京的月坛公园就是明清时的祭月之所。唐朝时,赏月成为一种风气,登高人近月、临水月近人;再后来,月圆之时的中秋,正是秋收季节,在农耕社会非常重要,中秋也就逐渐发展成为春节之外的第二大节日”。李汉秋认为,“天上月圆、地下人圆,花好月圆人团圆,是中国人祈愿的一种状态和追求的生命情调”。
王立群教授则解读了诗人钟情月亮的情感,“咏月诗不过寄托了两种情感,一是悲欢离合、一是思乡怀人。这与中国古代哲学最早讲求的阴阳二极不可分。因为月亮是太阴,这些诗词都代表了阴柔之美”。
历代诗人游历至楚水荆山之时,多会被其瑰丽风景及文化感染,留下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而今,在琴台大剧院华灯初上之时,汉江两畔高楼耸立的美景之中,又让人看到了一个全新的大武汉。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职工激情朗诵了描述荆楚风采的《诗游三景》,齐呼“如何不作钱塘景,要与江城作画图”,用传统文化点缀传统佳节之夜,展现了武汉人民全新的精神风貌和建设美好家园的决心。
整台晚会围绕“中秋节”、“团圆”的主题,从一个小家庭的“团圆”,到民族大家庭的“团圆”,再到海峡两岸乃至全球华人的大“团圆”。徐帆、殷之光颂起台湾作家琦梦的散文《桂花雨》和余光中的诗歌《中秋》,苏有朋、金莎唱响台湾词作家彭邦桢创作的《月之故乡》,将观众的思绪带到了海峡对岸的宝岛台湾。
中秋团圆之夜更忘不了四川汶川地震灾区的同胞,“荆楚江浸月,巴蜀山擎月”,张丰毅用浑厚嗓音朗诵起著名作家韩静霆的诗作《江城月·汶川月》,同一片月光下,江城人民与汶川人民的心再次连在一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