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七夕
 
驳《把七夕当作情人节是“数典忘祖”》

  时间:2006-07-31 14:15    来源:     
 
 

  七夕当作情人节是“数典忘祖”?闻专家此高论,甚感可笑。至于吗,这个帽子是不是大了点。

  传统文化复兴已成社会潮流,这是好事,七夕的争议中,我感到了这种复兴向深度发展的趋势。以往,缺乏自信的国人总是拿西方文化为标尺来衡量华夏文化,生硬地附会和类比,自卑,所以自我矮化。现在,有了相反的趋势,比如对“中国情人节”一类说法有了反思和反感,这是好事,试图找回自己,建立自己的标准。

  但是国人喜欢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反思对西方文化的依附心理,又出现了拒绝文明对话、否认文明相通性的偏激。仿佛不同文明绝对没有任何可以对话之处,好象华夏与西方生活在两个星球。文化是人类各个民族的创造,文化的样式丰富多彩,但最终都是指向对类同生存课题的回答和求解。不论是西方的圣瓦伦丁,还是华夏的七夕,无非都是围绕爱情等人类相通的主题。即便七夕称为中国的情人日,又有何不可?

  是不是因为西方有了情人之节,我们就要刻意把七夕中爱情文化的蕴涵一概抹杀?只言乞巧之俗,又将华夏先民对牛女、对爱情文化的感悟和积累置于何处?

  情人,是西方的专属吗?乞巧,真的就可以概括七夕的全部?

  模仿别人是一种自卑,但刻意地害怕被说成模仿别人,又岂是一种真正的自信?

  情人,有情之人,相爱之人,无它。你有其它的理解,那是你自己的事。

  承认人类文明在根本的意义上具有相通之处,这才是堂堂华夏应有的自信。正是在对类同生存课题的回答中表现出的独特性和差异性,才产生了人类的共同文明和丰富多彩的文化多样性。

  专家今年罕见地指责,说商人在不负责任地炒作。专家说,七夕不是爱情文化。于是,一些同胞也大声疾呼,不要被商人给忽悠了。我倒想说,在不要被商人忽悠的同时,是不是也应该不被专家忽悠呢。

  任何时候,人云亦云都是一个民族独立、自由、自信品格的敌人。七夕的爱情文化蕴藏是民俗文化中的事实,这种七夕的爱情文化,是先民对于爱情的感悟和体验。

  岁时节日的文明也非一成不变,历代节日不断发展演变增添新的内容,如同流水,生生不息。在华夏复兴的过程中,岁时节日意义的强化、削弱、渗透、变动,也在不知不觉地发生。

  寒食与上巳不就合并到清明了吗?如今,寒食和上巳不又在逐渐地复归?

  七夕就是七夕,它不需要在文化依附的语境下被以依附者的心态定义为“中国的情人节”,也不排斥其爱情文化天然的属性。

  君不见,天河一去三千年,日日思君明镜前……

  或许悲剧更能让人懂得珍惜。这个有着淡淡哀愁的传说,这个发生在天上人间的久远故事,告诉着几千年的人们关于爱恋、思念和别离;在每年的这个日子里,不论是磐石蒲苇的坚韧夫妻,还是情窦初开的青涩恋人,希望都能一起仰望星空,天河如练,长空如水,我们再口耳相传那三千年的聚散思恋,同时思索,什么是爱情,什么是我们自己的爱情。 (作者:溪山琴况)

    草根意见:

  ——网友:中国人就那么需要情人节吗?我不是一个顽固的传统至上者,但我认为“情人”一词与中国的含蓄的性格根本就格格不入,它和“有情人终成眷属”所表达的内涵完全不同,过于浅薄了。  

  ——网友:中国人含蓄,但中国人不是刻板冷血,我们的祖先那生死相许、刻骨铭心、至死不渝的爱情难道就被一个“含蓄”而抹杀? 情人这两个字既然是堂堂正正地用汉字写出来的,又不是音译,又怎能认为是舶来之物?情真意切,为何不可言表?

  ——网友:历数中国传统节日,最有爱情文化的莫过于元宵节和七夕了。而有人说元宵节更属于未缔结姻缘的爱人,而七夕,则有更广泛的普适性。七夕节日从远古的星象宗教而来,很早就氤氲了爱情的意味。漫漫两千年,爱情的故事是整个节日的背景,围绕这个核心发展出了其他的节俗。最早的节俗即是对这象征着忠贞爱情双星的祭拜。后来,七夕最大的节俗发展为乞巧——不过,那些认为“数典忘祖”的专家们不会不知道乞巧的起源吧?难道姑娘们只是为了单纯乞巧而乞巧?她们虔诚地拜望上天,直到深夜阑珊...我想,单纯的“动手技能大奖赛”性质的乞巧恐怕不会让她们虔敬如此吧?

  ——网友:既然都知道中国爱情含蓄,这才是含蓄的体现——乞巧乞的又是什么?那时候,谁个姑娘不希望自己精于女红呢?这样才可以觅得如意郎君...这是怎样一种微妙的少女情感?这种细密含蓄的爱情,我们能不能多品味一些呢?

  ——网友:不是现代社会适应传统节日,而是传统节日要和现代社会想沟通、融合!

  (来源:国际在线)

编辑:蒲蒲 

 
编辑:system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