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德“中国书法之乡”的成名之路

时间:2008-07-04 14:41   来源:宁夏新闻网
  2008年2月17日,中国书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兼秘书长赵长青一行三人,专程考察隆德县申报“中国书法之乡”工作。在反馈意见中,赵长青说:“具备‘中国书法之乡’的一个重要条件是领导重视程度,隆德县在这方面确确实实做到了,县委、政府开拓创新提出打好文化资源这张立县、兴县牌,文化工作的思路非常准确”。

  隆德县地处六盘山西麓,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民间艺术源远流长。千百年来,生活在这里的人民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创造了一系列光辉灿烂的文化。这里民风淳朴古雅,“工书擅画”之风历代承传,素有“书画之乡”的美誉。1991年和1999年,先后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现代民间绘画画乡”和“全国文化先进县”。

  木欣欣以向荣 泉涓涓而始流

  2006年5月,隆德县齐英才、赵正杰、张蔚生3位六旬老人创作百米书法长卷《六盘山赋》,人们不会忘记的是他们对家乡的深深眷恋和蕴藏在作品中的宏大气魄。1939年1月出生的刘世祥,不但参加了隆德老年书协,甘肃聚文书画协会,还兼任北京艺术家院创作员。其作品参加国际国内书画展曾多次获奖并被收藏。他先后荣获“中外书法名人”、“中外书画鉴赏家”、“中国当代书画名人”等称号。近年来,隆德先后有62人的158件作品被国内外各类大赛和期刊收藏或刊载。目前,隆德从事书画创作者近千人。

  隆德自古墨香浓郁。自宋代至今,历代书家辈出而传承不绝,使隆德书法艺术群星璀璨。据史书记载,明永乐戊子科隆德举人王政,善书法,效欧体,隽秀流畅,传世不多。正统隆德贡生刘维孝,工山水,题词俱佳,书、画、词并重。万历隆德张浩擅长大篆,写意花卉留世颇多。散见于各地大小庙宇的楹联、墓碑,不乏佳作,多数为乡人所书。珍藏于县文物管理所的清代书法家姚元之的力作、左宗棠的遗墨,今人尤宝其墨,前来参观者络绎不绝。清代书法名人潘龄皋、范掘绪、马福祥等的书法作品多次在县内出现。

  隆德县群众崇尚文化、自古就有家有字画不算穷的习俗,无论殷贫,家家堂屋里悬挂中堂、条屏,户户门前张贴对联,成了当地群众必不可少的一件“显摆”品、吉祥物。常见于本地的中堂有山水画,有花、鸟、兽、字画,有佛像、神像或主人崇拜的伟人像等等,但在这丰富多彩、璀璨夺目的“中堂文化”中,中堂联又以其内涵博大而独领风骚,光照隆德书坛。中堂联依据中堂字画的内容,上下联紧扣字画主题,韵律和谐,辞彩典雅,又因主人的信仰、喜好的不同和时代的变迁而不同。且常常是图相近而联不同,充分反映出人们审美情趣的多样性和思想观念的与时俱进。

  流水前波让后波 芳林新叶催陈叶

  漫步在隆德县城街头,一家家别具特色的书画装裱行随处可见,这里出售的书画均出自当地书画艺人之手,绝大多数还出自土生土长的农民之手。隆德从县城到各乡各村,形成了一支具有相当规模的老、中、青梯度发展的书画队伍,已达1500余人。他们中有工人、农民、教师和干部,还有中小学、大中专院校学生和社会青年,年龄最大的86岁,最小的6岁。这些书画爱好者风格多样,阵容整齐,创新能力极强,他们擅长篆、隶、行、楷、草、魏等诸体,在各地书坛中独树一帜。

  从上世纪80年代起,隆德县委、政府就以文件形式规定在全县中小学中开设书法课,学生从3年级开始普遍接受正规的书法教育。为了提高书法总体水平,县上相关部门积极与各周边市县书协联系,使书法家们在创作与交流中互相促进,共同提高。他们“以书画为媒,以翰墨结缘”,架起了与外界团结联谊的桥梁。据统计,全县先后有380件(幅)书画作品在市、区和全国大赛中展出并获奖,139幅少儿美术作品在全区及全国展出,13幅作品获省级及全国奖,6幅作品被选送出国参展。

  淳朴的民风,独特的民俗养育了一代代书画艺术家。早在清代乾隆及民国时期,隆德就出过张维岳、张文源、雒象屏、雒达、雒玉麟、张蔚儒等丹青妙手。特别是雒达,是宁夏籍惟一的齐派(白石)嫡传弟子,师古而出新,在书法艺术的殿堂里从容挥洒艺术人生,不仅成为造诣精深的书法家,而且成为一代学识渊博的学者,被收入《中国书画家名人大辞典》。新中国成立后,艺术家告别了穷愁潦倒的生活,步入一个温润、自由的创作天地。如今,隆德书法艺术扎根民间,书法热潮风起云涌,小到学龄儿童,老到退休干部,群众性的品书法、学书法、比书法蔚然成风,一系列书法交流活动高潮迭起,书法培训班、兴趣组方兴未艾,一代代新秀脱颖而出。

  书画为媒通天路 翰墨结缘果盈枝

  隆德有10多个艺术之乡,这在全国实属罕见。温堡乡因有雕塑家杨栖鹤及其家族多位雕塑艺人,被称为泥塑之乡;凤岭乡因有以魏世祥为代表的砖雕艺人,被称为砖雕之乡;杨河乡因有冯琴花、虎凤英为代表的艺人,被称为回族刺绣之乡、剪纸之乡……位于六盘山脚下的这个只有18.8万人的小县,竟是个藏龙卧虎、名家荟萃之地,各种艺术形式更是争奇斗艳,异彩纷呈,几乎每个乡镇都有一种或多种具有社会影响和广泛代表性的艺术和艺术家。在隆德县境内,省市级及县级美术、书法、篆刻、版画、剪纸、雕塑、摄影艺术家就有100多人。

  隆德书法艺术之所以一枝独秀,离不开党和政府的重视与关怀,也离不开文化部门的指导与推动。早在1984年,县上就组织成立了隆德县书画协会,开始集中书法爱好者进行讲座、培训,举办书画展览。2006年5月1日,又成立了宁夏首家农民书画院。民间艺术家如今在隆德县成了重点保护对象,农民画家靳守恭、农民篆刻家张喆生、农民雕塑家杨栖鹤、农民剪纸艺术家张炜成为首批民间文化传承人,每人每年可领5000元津贴。他们带徒传艺,确保自己的“绝活”后继有人。隆德农民书画院成立后,238人成为首批“院士”或会员,其中农民就有100多人。隆德农民书画院荟萃了境内省市级以及县级美术、书法、篆刻、剪纸、雕塑和摄影艺术家近200名。书画院成立后,编撰、印制了《隆德农民书画作品集》,并于2006年6月12日在银川举办了首发式,这是第一本较系统展示隆德书画创作阵容的作品集,集中展现了隆德广大群众积极、乐观、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

  在社会各界的不懈努力下,良好的 “软”、“硬”环境,为隆德文化产业的发展和招商引资打开了通道。以隆德书画工艺展销中心为龙头,以六盘山书画销售部、邵成玺书画门市部、象山书画阁等32家书画摊点(销售部)为支撑的颇具规模的书画市场已经形成,从业人员从过去不足50人发展到现如今的215人,产值由1998年的30万元增加到2007年的1000余万元,书画装裱已发展到30多家,分布在隆德县城、固原市、银川市等地。书画收藏者收藏古旧字画和现代书画作品1600件(幅)。现在,隆德书法家们纷纷走出书斋,勇闯市场。著名书画家靳守恭、邵成玺等纷纷走出隆德,多次到外地举办个人画展;为了实施“区内—区外—国内—国外”的营销谋略,隆德人在福建长乐、银川、固原等地建起的书画销售窗口有11家,成为本县文化产业发展的新的增长点。

原文登载于《宁夏日报》2008年7月4号第8版

编辑:贺晨曦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