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步台湾
 
信步台湾之五:梦幻那卢湾

  时间:2006-09-05 14:27    来源:     
 
 

  记得那天老吴带着我们先去了日月潭,之后,就去了位于南投县的九族文化村。

  这是个以台湾九族山胞原始的部落建筑及各族文物为主题的村落的复原景观,整体风貌体现了山地文化色彩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说起九族,还得先追溯一下它的历史源流。台湾的居民构成,主要是汉族和高山族两大成分。高山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是台湾最早的居民。从《隋书》这部历史文献开始,曾经很长时期被称为“流求人”。明清两代的封建统治者还先后采用含有民族歧视意义的“东番”和“土番”等名称。1945年后,才有高山族的命名,其名称的确立是因为他的居民有三分之二以上是居住在高山地带之故。而按照全部人口分布地区的特点和受汉族影响的程度,高山族一向被划分为两部分:分布于平原及山麓地带并受汉族影响较深的,被称为“平埔族”;以居住高山地区为主,保留原来的民族特征较深的,被称为高山族(即狭义的高山族,可别称为山地高山族)。

  台湾的高山族,虽然是一个具有统一的种族特征和文化特征的少数民族,但详细考察起来,北部各支和南部各支之间,在语言上还是有着若干程度的差异;在社会组织和风俗习惯上,也不尽相同。日本侵略者侵占台湾后,山地高山族被划分为7个分族,即:泰耶儿族(或作太么族、阿泰耶族)、蒲嫩族、萨寒特族、兹欧族(或作曹族)、派宛族(亦作排湾族)、阿美族(亦作阿眉族)。其后,派宛族又再分出陆开族、普犹马族2个族。如此,总计9个族群。

  我们到九族文化村的时间刚好,正赶上高山族民族歌舞表演即将开始。

  这是一个露天的广场,看台与舞台被一湾碧绿的水域相分隔,而这一湾碧水又泛着一种亮蓝离奇的美丽。特别是迎光的一面在太阳的辐射下越发明丽。水的中央,便是用竹、木搭建起来的“那卢湾剧场”的舞台。水的另一面,则是用石头堆砌的阶梯式看台,古朴而凝重,有点像古罗马的歌剧院。

  我们沿着水域边的地方坐了下来。不一会儿,随着那撼人心田的锣鼓声,身着鲜艳民族服装的少男少女们踏着欢快的舞点儿,轻曼而舞。看那美丽的小姑娘,个个面若挑花,灿烂生辉,一朵朵如花的笑靥让置身其中的人们充满了温暖和爱意。再看那肌体发达的壮小伙们,盈盈矫健,澎湃奔放,苍莽的神韵,强悍的背影,展现出力量的诱惑,一种无可抗拒的力之抚媚。他们将捕猎、耕作、拉网以及婚礼庆典等民俗生活景象生动地展现于舞台,令观众如痴如醉。

  这是一种流动的美丽,是在碧湾中打捞出的一种湿漉漉的美丽,轻渺,仿佛云游在繁芜与庞杂之外,随性顺情地勾描着一种自在的逍遥,适人心环。
此时,还会有一二只形如弯月的花船载着一对对恋人缓缓驶过河面,把人们带进一个歌舞升平的神话世界。

  最绝的是,在他们演出即将结束之时,是一个个高山族的壮小伙们手攀悬吊的树藤(绳索)从水的中央荡到看台上,再从看台荡到舞台,一个接着一个,动作干净利落,潇洒自如。这个节目可以要求观众参与,舞台上的主持人不断的鼓励着看台上年轻的小伙子们不妨去试一试,说这样才能赢得心爱的姑娘的心。看台上的小伙子们被这种“煽动”“忽悠”得按捺不住,纷纷起来跃跃欲试,竟然排起了长队等候。他们学着那些高山族小伙子们的样子,勇敢地攀着树藤一越而起。精明的,很快会借着荡悠的力量顺利地过去:笨一些的,荡到一半就没有力气了,水便没了裤脚,裤子、鞋子、袜子也就全部湿掉了,引得围观的人群大笑不止,但仍博得阵阵掌声鼓励。这场面形成了非常感人的互动效应,“重在参与”,实际己成为旅游休闲文化中很重要的内容。这种难得的机遇,这种尝试,这种场面,这种体会,今生能有几回呢?倘若我不是女子?我一定会去试一试。

  流水伴歌,劲舞掠眼。那卢湾,这美妙的歌与舞,这充满着奇伟与瑰丽的憧憬,似乎要酿成一种虚幻,好象一不提防就会把人引入载中,似梦非梦……(尚洁)

 
编辑:system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