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2007年两岸春节包机
字号:
台湾问题专家谢郁、杨毅周做客中国台湾网(实录)

  时间:2007-01-08 19:26    来源:     
 
 

谢郁(左)杨毅周(右)在访谈现场

  1月8日下午14点至15点40分,“2006年两岸关系十大新闻”评选活动主办单位,邀请中国社科院台研所研究员谢郁女士和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联络部长杨毅周先生做客中国台湾网,就“赠台大熊猫乳名揭晓‘团团圆圆’饱含两岸同胞情”,“海峡两岸就客运包机节日化和专案包机技术性和业务性问题达成共识”等问题接受在线访谈。以下是文字实录:

  主持人:由中国台湾网、东南卫视主办,搜狐网协办的“2006年两岸关系十大新闻”评选活动已于2006年12月15日正式启动了。在这个活动启动以后,我们已连续举行了三场在线访谈,今天将是我们举行的第四场,也是最后一场在线访谈。我们特别请来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政治研究室谢郁研究员,谢教授请您跟网民打个招呼。

  谢郁:各位网友大家好,很高兴在这里跟大家一起讨论“2006年两岸关系十大新闻”。谢谢!

  主持人:还有一位嘉宾是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联络部长杨毅周先生,请杨教授跟网友打个招呼。
 
  杨毅周:各位网友下午好,很高兴用这个平台,跟各位讨论去年的热点问题。谢谢!
 
  主持人:今天访谈的主要内容是赠台大熊猫乳名揭晓“团团圆圆”饱含两岸同胞情,海峡两岸就客运包机节日化和专案包机技术性和业务性问题达成共识,还有一条就是中秋包机起飞,两岸客运包机节日化成功迈出第一步。以目前的投票情况来看,以上三条得票率相对较高,因此我们请两位嘉宾重点解读。另外还有五条新闻我们也要请嘉宾谈到。这五条分别是福建的泉州和金门客运正式开通;两岸间增第三条客运航线;海峡两岸记者青藏行联合采访取得圆满成功;“两岸城市艺术节——城市文化互访系列”成功举办;海峡两岸旅游交流协会成立,大陆居民赴台游准备工作就绪;海峡两岸台北旅游展开幕,创大陆旅游界赴台交流记录。
 
  主持人:访谈现在正式开始,请各位网友围绕着今天的主题进行提问。谢教授,在今年的春节除夕之夜,赠台大熊猫乳名正式揭晓了,“团团圆圆”这两个名字是众望所归。请谢教授解读一下,为什么大家对“团团圆圆”这个名字投票率那么高?它有什么样的含义?

  谢郁:其实,我们知道大陆有关方面在确定要送给台湾同胞这对大熊猫以后,就在大陆展开了广泛的给大熊猫征集乳名的活动。我们看到大陆的人民是踊跃地参与,在短短的半个月时间里据说有七千万大陆的民众参与了征名活动,最初一共提出七万多对乳名,然后从中挑选出排在头十位的做最后的遴选,最后是在春节晚会上,这大概是大陆收视率最高的一档晚会,总共有上亿的大陆观众参与命名的短信投票,最后选出“团团圆圆”这个名字作为这对大熊猫的命名。据说大陆13亿人就有1亿多参加了这个投票活动。
 
  谢郁:我想这里一方面饱含着大陆那么多民众的热情:每13个人里就有一个人参加了这项活动,大家的热情度和投入度之高是可以看得出来的。另外一个,就在于这个名字的本身。其他的乳名还有像“和和美美”、“欢欢喜喜”等等,最后用“团团圆圆”这个名字,一方面饱含两岸同胞骨肉的情义,另外也体现两岸人民尤其是大陆人民期待两岸同胞能够团圆,两岸一家亲这一美好愿望。大熊猫本来就是非常珍奇的一种动物,是只有在我们中国才有的特殊珍稀动物,可以说是瑰宝,这瑰宝属于大陆13亿大陆人民,同时又也属于同为中华大家庭成员的台湾同胞。大陆方面把这两对熊猫作为表达美好愿望和深深情义的礼物送给台湾同胞,这应该是民心所向的善举。

  主持人:谢教授讲得真好,确实是民心所向,我记得中国台湾网和搜狐网在2006年也进行了网上征集大熊猫乳名的活动,我今天专门看了一下,在中国台湾网和搜狐网上“团团圆圆”都列在第一名,这个名字意味深长,也是民心所向。下面我想请教杨教授,这个大熊猫我们已为它起了乳名,但是却被台湾当局拒绝,这是为什么呢?

  杨毅周:像大熊猫这么一种人见人爱的动物,能够到台湾岛内是绝大多数台湾老百姓的期待和愿望,但是台湾当局不顾两岸同胞的愿望,把它拒之门外,我觉得主要还是台湾当局的意识形态在作怪。台湾当局提出来的拒绝熊猫入岛的理由其实非常牵强的,说岛内的动物园现在技术条件达不到接待大熊猫的要求,还有理由是大熊猫不适合在岛内生活等等,这些都是完全站不住脚的。

  杨毅周:首先,我们知道大熊猫在全世界各地都能够得到很好的生存,包括像跟台湾气侯非常类似的香港、福建、广东等地方,大熊猫都生活得非常好,一点也不成问题。第二,岛内的动物园其实已经具备了相当水平的技术,他们也派人到四川的卧龙熊猫保护中心去学习技术,而且大陆这边也明确表示说如果技术上还有问题的话,甚至可以派专家到岛内去帮助台湾的专家来养育熊猫。所以,台湾当局用这些不成理由的理由来阻挡熊猫入岛,说白了就是一个借口,在它背后隐藏的是他们自己本身的意识形态。
 
  杨毅周:熊猫它是一个美好的象征,它象征着和平,象征着友谊,象征着团结,如果到了台湾岛内,台湾老百姓会对熊猫非常地喜爱,这样就会影响到台湾当局刻意制造出来的台湾同胞对大陆的敌意,会影响到台湾现在的主政者推动台湾走向“台独”的步伐,所以,台湾当局要把熊猫这么一种能够加深两岸老百姓之间的感情的动物挡在外面。
 
  杨毅周:第二,台湾当局把熊猫挡在外面,实际上还有一个意思,这个熊猫是由大陆通过国民党的荣誉主席连战赠送到台湾去的,台湾当局基于所谓政党对立和斗争的需要,也不愿意看到由台湾的在野党把一个这么好的东西带回到岛内来,所以也刻意地阻拦。不管怎么样,阻拦熊猫入岛,台湾当局实际上抱着一个政治上的企图。这种企图的结果使得熊猫无法入岛,使得台湾的很多老百姓没有办法看到这么可爱的动物。这对台湾老百姓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遗憾,一个非常大的损失。

  主持人:现在再请谢教授扼要地回答一下,你认为这对大熊猫最终能不能送到台湾去呢?

  谢郁:既然大陆有关方面和大陆的民众有这么高的热情,要把这么一对可爱的熊猫宝贝赠送给台湾的同胞,让两岸的人民都能通过这个举动,感受到同胞的亲情和友情,我跟大多数大陆民众一样,对这么一个造福两岸人民、两岸同胞的善举的落实是充满信心的。在两岸的交流越来越密切,两岸人民的往来和互动越来越频繁的趋势下,未来双方民众的感情会加深,两岸一家亲的气氛会越来越浓,在这样的气氛下,我们对于大陆同胞对台湾同胞的友情、亲情的表达是充满信心的,是非常希望看到这个事情能够促成的。

  谢郁:台湾的媒体有一句话:现在送熊猫这件事情,天时也有了,地利也有了,差的就是人和。所谓的天时,从大陆方面来讲做了大量的工作,从技术上和各种运输手段上做了大量的准备;从台湾方面有关的动物园也好、专家也好,都做好了充分的迎接大熊猫的准备。从技术成分上,从地理条件上和生存环境上都没有问题的,现在唯一缺的就是台湾当局方面同意。台当局通过使用手中的公权力拒绝大熊猫入台,这样的做法是违背民意的。台湾各种媒体的民调都显示,超过半数以上的台湾同胞对台湾当局把赠送熊猫问题泛政治化的作为是不认同的。任何逆历史潮流而动的行为,违背多数民意的行为是不能长久,最后也是不能够成功的。

  主持人:在2006年,泉州和金门之间的客运航班正式开通,两岸间“小三通”的形式增加了第三条客运航线,就这个问题,请杨教授点评一下。
 
  杨毅周:从实行到现在,“小三通”已经成为海峡两岸一个非常重要的黄金通道。这五年来,经由这个通道来往于两岸的人越来越多,来往的货物也越来越多,原来开辟的航线实际上已经显得比较紧张了,同时泉州与石井港之间的航线才14海里,普通客轮的航线只需要50分钟,是闽南沿海跟金门最近的海上水道。所以开辟这一条航线对两岸同胞的往来,对两岸的经贸交流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第二,泉州开通跟金门的航线还有特殊的意义。这是因为有相当一部分台湾同胞都是泉州人,都是从泉州到台湾去的,能够把泉州通过金门连接上台湾,这也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使得很多台湾同胞能够通过这个航线直接踏上泉州土地,踏上自己的祖籍地,使得这条航线带有人情味,有更多的乡情和亲情的意义。这条航线的开通,为两岸的“小三通”,为两岸的民众往来提供了一个更加便捷、快速的通道。
 
  主持人:海峡两岸媒体的记者在2006年7月份联合进行了一次青藏行的采访活动,这次活动取得了圆满的成绩,请谢教授扼要点评一下这个新闻?

  谢郁:我们看到近年来两岸记者、两岸媒体的交流活动很多,在此之前,两岸媒体已经联合有过新疆行、广西行、云南行、江西行、长江三峡行等等,这次青藏行是继上述交流活动之后又一次重大的两岸新闻界的合作与交流。它有三方面的重大意义:

  第一,它是加深两岸新闻界和两岸媒体的传媒业进一步的互相交流、互相合作的一次重大活动。

  第二,它对于两岸的媒体来说,通过联合采访活动,一方面对中华大地的锦绣河山有一个越来越全面,越来越深入的了解。对于他们所采访的途径地,像这次青藏行,包括青海、西藏,他们会对当地的风土民情、经济建设、宗教文化,乃至于它的自然生态都有一个全面和深入的考察。我想这些采访报道的出笼,一定会对当地的经济建设、旅游观光,以及欲向全国、世界推销的当地有地方特色的文化、经济或者物产等,产生很大的帮助。

  第三,两岸记者的联合采访团是在7月1号,青藏铁路开通这个特别重要的时间点,搭乘从北京开往拉萨的首发列车进入青藏的,这是非常值得纪念的。

  谢郁:我想海峡两岸媒体的联合采访活动,这不是第一次,当然也不是最后一次。在明年、后年,海峡两岸新闻记者的联合采访活动还会持续下去,这个活动能够踏遍中华大地的山山水水,不断把两岸交流活动更深入,更务实地推展下去,通过这个活动,使两岸民众之间搭起一座沟通和互相了解的桥梁,通过新闻记者的镜头和他们的文字,让两岸同胞的感情越来越加深。

  主持人:谢教授刚才讲的我也深有同感,这次两岸记者青藏行中国台湾网也派出了记者,和台湾的记者一同乘北京至拉萨的首班列车去了青藏高原。我们的记者在前方报回的每篇新闻都是我来签审,从字里行间,我能够感受到两岸的媒体记者他们在采访当中那种水乳交融、情同一家的友谊,也感受到他们共同为祖国美丽的大好河山从心底里发出的赞叹。我们的记者谢小姐还告诉我,在那次两岸记者青藏行采访活动最后结束的时候,大陆记者和台湾记者相约,希望下一次记者行的采访活动能够到台湾岛内去,共同去感受美丽宝岛的大好河山,我们祝愿他们的愿望早日实现。

  主持人:下面请杨教授谈一个问题,这个问题也是今天谈的重点,就是海峡两岸的民间行业组织就客运包机节日化和开办专案包机的技术性、业务性问题,在6月间达成了共识,请杨教授对此进行一番解读。

  杨毅周:去年6月,两岸就客运包机节日化和开办专案包机技术性、业务性问题达成共识,并做出框架性的安排,应该说对两岸关系来说这是一个具有非常重要意义的事情,所以得到了大家的瞩目,成为去年两岸关系一个重大的事情。

  杨毅周:两岸的直航本来就是两岸同胞共同期盼的。自从1979年大陆提出了两岸尽快实现直接三通,经过了这么多年两岸关系的发展,直航至今仍然遥遥无期,到了2003年第一次春节包机的实现,直航开始露出一点曙光。到了2006年,两岸达成了这样一个协议,尽管和两岸最终直航仍有一段距离,但是它的意义不容小看。

  首先应该说这次达成的协议实际上为两岸直航提供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模式。它意味着两岸直航的谈判模式已经成熟,两岸可以通过民间组织谈判的方式达成直航;其次,两岸实际的通航已经可以避开政治敏感性的问题实现直航。这点为将来全面的直航应该说奠定了重要的基础,也就是说将来的全面的直航已经没有技术性的障碍,这两点应该是这次两岸包机很重要的意义。但是,我们也还有遗憾,因为这个直航对于两岸目前实际上的人员往来和经贸交流来说,它的实质意义并不大。因为两岸人员往来已经超过400万人次,两岸今年的贸易将要超过一千亿,在这么庞大的人员往来和经贸那么密集、频繁互动的状况下,靠四个节日的包机,靠专案的包机,是远远无法满足需求的。就人员往来来说,节日包机所有的航班全部坐满,大概只能够满足1.5%左右的人员往来需要,其他98.5%的人仍然还要绕道第三地来往于两岸,费时费力费钱,应该来说非常地不方便。

  杨毅周:至于专案的货运包机,由于受到台湾当局的很多限制,它只能够为个别台湾厂商向大陆输送货物之用,尽管说对个别厂商有很重要的意义,但是对于两岸这么庞大的经贸交往来说实在是杯水车薪,价值不大。再加上还要经过专案的申请,还要台湾当局的审批,这些繁杂的手续,也进一步降低了货运包机实质上的意义。所以,这次达成的包机的共识,应该说可以满足少数的人员往来和货运往来的需要,但对大多数两岸交流来说意义不大。但它为未来两岸直航提供了一个可行的模式,如果台湾当局能够抛弃它政治上的考量,我想这个直航马上可以达成。

  主持人:下面请谢教授做补充。

  谢郁:刚才杨教授谈到很多观点,我非常同意。我们回顾一下两岸包机的进展,从2003年第一次实现台商的春节包机一直到2006年包机的节日化和客运包机和专案包机的便捷化,经过了非常崎岖和曲折的过程。

  第一,它是从最早的单向单飞间接中停第三地,一直发展到2006年包机可以做到双向对飞不中停;班次从最早2003年16个班次一直发展到2006年春节包机的72个班次,一直到实现节日包机以后的168个班次,规模越来扩大;从最早的仅是春节包机到实现节日化以后,中华民族四大传统节日(春节、清明、端午、中秋),台湾同胞都能够搭乘;乘客从最早期的仅限于台商,到06年扩大到所有持海峡两岸通行证的两岸同胞,整个过程的发展一共经过了长长五年的跋涉才走到今天,每一步都付出了艰苦的努力。不过两岸包机的进程总的来说是在前进的,而这个前进是在两岸经贸交流与合作发展趋势的推动下,在两岸民间交流和交往人员往来越来越密切趋势的推动,才一步一步向前走的。这对我们来说尤其显得难能可贵。它显示两岸在一个中国问题上陷入政治僵局的情况下,两岸间行业以及有关方面仍能够以务实的态度,来不断地解决两岸交流中的一些实际性的问题,这是非常值得珍惜的成果。

  2006年节日包机和专案包机达成的技术性和业务性的这些共识,它是两岸不断推动三通直航方面的重要进程。也就像刚才杨毅周教授所谈到的,目前所取得的这些成果是远远不能满足两岸现在经贸往来和人员交流的需要。我想未来,一个真正的双向直接全面的三通,才是两岸民众迫切希望的。现在,随着两岸交流和交往规模的扩大,三通已经成为两岸交流中最迫切的一个问题,两岸直航已经迫在眉睫。两岸直航是每年数百万到大陆来经商、旅游、探亲的台湾同胞的需要。有一个媒体大概估算过,两岸民众和货物如果真正实现了全面双向直接的三通以后,可以节省大量的往来转运的时间和成本,时间成本加上运营成本总共能节约超过380亿新台币以上的资源。这对两岸经贸来说,是一个很大的不容小视的数字。

  第二,两岸直航和三通是众多的台湾工商企业界人士在大陆发展经商的需要,同时也是实现两岸民众旅游、探亲正常化的需要,最后它还使台湾的水果、蔬菜零关税到大陆进行销售,降低运输成本,关系到台湾农民和渔民切身利益的需要。总之一句话,两岸直航是两岸经贸往来和经济发展所必须走的一条路,也是涉及到两岸民众利益的一项重大事情。

  主持人:两岸的节日包机与海峡两岸民众对直航迫切的期待相比还有很大的距离,但是就像岛内有的业者所谈的那样,“没有鱼,虾也好”。在2006年9月29号,台湾长荣航空的一架客机从台北起飞前往上海浦东,拉开了海峡两岸中秋包机的序幕。正是由于有了前述两岸民航业者就客运包机节日化达成的共识,在2006年的中秋节,两岸客运包机节日化成功地迈出了第一步。请杨教授对此做一番点评。

  杨毅周:这次的中秋包机应该说也是有它特殊的意义,因为前三次(2003年、2005年、2006年)包机都是春节包机,应该说中秋节包机是两岸有包机往来以来的第一次,具有重大的意义。中秋是中国传统节日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它是亲人团聚的一个重要的时刻。这次中秋包机满足了许多台湾同胞便捷快速地回到台湾,跟亲人团聚的愿望。这次中秋包机得到了台湾同胞的肯定,但是更多的台湾同胞表示,希望两岸包机不仅仅是四个节日(春节、清明、中秋、端午)的包机,而是要客运包机节日化、周末化、常态化,直至最后的两岸直航,也就是说只有每一个节日都有包机往返于两岸,才能够体现主政者对台湾老百姓的人情关怀。两岸的直航历经艰辛,但是确实是在逐步渐进的得到实现。我想在两岸人民的共同努力下,2007年应该能推动两岸包机的周末化、常态化,这是今年我们两岸人民所共同期盼的。

  主持人:下面请谢教授补充。

  谢郁:我想2006年两岸中秋包机的圆满完成,第一标志着两岸客运包机节日化的顺利地启动和实践;第二它将对未来几年客运包机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一个成功的示范。就像刚才所讲到的,从现在节日化推向周末化、常态化,乃至最后直航,虽然进程艰难,但它是顺应民心和顺应大势的事情,所以,我们有信心不断推动包机直航的进程,使之一步一步迈向最后的直接三通。

  主持人:在2006年的9月14日至24日和10月16日至24日,两岸城市艺术节——城市文化互相系列,台北周和北京周分别在北京和台北举办,这是海峡两岸首次以城市文化艺术交流为主题的综合性文化交流活动。对这次活动的意义和影响,请杨教授为我们做一扼要的分析?

  杨毅周:两岸的文化交流已经进行了很长的时间,随着两岸关系的发展,两岸的文化交流也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应该说两岸城市艺术节——城市文化互相系列的成功举办,是两岸文化交流的一个深化和提高。这次两岸城市对口、双向、深度的交流,在两岸文化交流当中还是第一次,非常地可贵。因为两岸城市间的文化交流克服了以往文化交流的随意性、不确定性,上升到两岸城市之间一个固定的交往的模式,使得这样的文化交流更能够持久、深入。在这样一个对口交流的模式下,两岸同胞能够通过城市交流,化解两岸人民由于长期分离所产生的隔阂感,达到了相互了解、相互理解;通过这样的文化交流,使两个城市的人民能够增进感情,文化上互相借鉴,取长补短,相互融合。这样的文化交流,应该说是两岸文化交流当中一个更高的层次,为两岸的其他交流提供了一个很重要的模式。这次是台北和北京之间的城市交流,我相信随着两岸关系的发展,两岸之间会有更多的城市、更多的地区以这种对口交流的方式达到相互的沟通和理解,领略对方文化的风采,共同提高两岸的文化水平。

  主持人:的确是这样,这次北京和台北的城市文化互访行动开了一个好的头,将来两岸一定会有更多的城市和地区开展这样的活动,因为本来海峡两岸文化同源,艺术相通,没有任何的障碍。这次台北的一出话剧《暗恋桃花源》就在北京引起了轰动,事实证明,两岸的文化交流越来越密切,是任何力量也挡不住的。下面请谢教授点评这样一则新闻:海峡两岸旅游交流协会成立,大陆居民赴台旅游工作准备就绪。
 
  谢郁:海峡两岸旅游交流协会的成立,是大陆方面推动两岸旅游业发展,顺应两岸同胞希望,通过旅游加强往来和交流的一项重要举措。

  在2006年的4月份召开的两岸经贸论坛上,胡总书记提出加强两岸经济合作交流互利互惠,开放大陆民众赴台旅游,鼓励两岸民众加强交往,增进了解等等指示,为了贯彻和落实总书记的这些指示,在2006年4月16号大陆国家旅游局、公安局和国务院台办联合发布了《大陆居民赴台湾地区旅游管理办法》。这项管理办法的出台,是把大陆民众赴台旅游的正规化和规范化的重要举措。到了2006年8月份,由官方授权成立的民间行业团体海峡两岸旅游交流协会成立,这表明大陆方面为实现大陆民众赴台旅游的各项准备工作已经基本准备就绪;对推进两岸旅游业的繁荣与发展,对促进两岸民间交流的往来和互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体现了大陆方面为推进两岸旅游交流,增进人员往来的积极的务实的态度和诚意,同时也为今后妥善地解决两岸旅游交流和大陆民众赴台旅游过程中所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建立了一个有效的沟通平台和解决问题的渠道。

  旅游交流协会的最终成立,它给我们一个强烈的信息:就是大陆民众赴台旅游已经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这对两岸的民众来说,是一个利好的消息。对大陆民众来说,在文学作品里,在电影电视里,甚至在通俗歌曲里耳熟能详的台湾宝岛的风光地名,像阿里山、日月潭、澎湖湾等等,在台湾当局开放后,就都能亲眼看到了;对于台湾民众来说,他们很多行业的很多阶层的民众也能够从中得到好处。台湾的旅游行业做过一个统计,如果开放大陆民众赴台旅游以后,就以每天开放一千人,每团在台停留十天这样的模式,大陆观光客在台湾的旅游消费将给台湾带来将近五百亿新台币的商机。不光是台湾的观光旅游业,台湾的运输业、酒店业、百货零售业、餐饮业等等相关行业,都将得到一次全面提振行市的契机。在大陆方面的积极推动下,大陆民众赴台观光这件造福两岸民众,两岸互惠双赢的好事将指日可待。

  主持人:谢谢谢教授。接着还有一条新闻就是海峡两岸台北旅游展开幕,创大陆旅游界赴台交流记录。这条新闻也是我们今天嘉宾和大家互动的最后一条新闻。请杨教授进行一下扼要的点评。

  杨毅周:海峡两岸台北旅游展应该说是两岸旅游业界在台湾首次举办的一次大规模的交流活动,这个交流活动大陆方面是高度重视,31个省市自治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都组派了团体参加,展示了大陆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在台湾岛内吸引了近20万人次台湾同胞前往观看。大陆展出的旅游产品之丰富,展台之精美,展团之多,参展规模之大,使得前来参观的台湾同胞都深感震撼,他们纷纷表示,这次的展览对他们进一步深入认识大陆的历史风光、历史文物、景点等等都受益匪浅。旅游是两岸同胞相互交流的重要形式,虽然到大陆来旅游的台湾同胞数量不少,但是如此集中的把大陆的美丽景色展示给台湾同胞看还是首次。许多台湾同胞通过这次的展览能够较为全面地具体地了解大陆的状况。
 
  杨毅周:同时,通过这次展览,为两岸旅游业界提供了非常重要的交流平台,为两岸即将到来的旅游热提供了一个强劲的动力,也为开启两岸旅游合作,造就两岸旅游热产生重要的影响。

  主持人:谢谢杨教授。今天的网上在线访谈是由中国台湾网和东南卫视主办,搜狐网协办的2006年两岸关系十大新闻评选活动的最后一场。由于时间的关系,今天的访谈到此结束。

  今天我们有幸请来了谢教授和杨教授为我们做了精辟的分析,使我们对2006年两岸关系的发展有了更清晰的认识。通过对以上一些重要新闻事件的解读,也使我们进一步明确了两岸关系的发展是任何势力,任何力量都阻挡不住的。在此,我们要特别感谢谢教授和杨教授为我们进行的精彩的点评,同时也要感谢中国台湾网和搜狐网的广大网民的积极参与,在这里我还要特别感谢搜狐网的工作人员所付出的辛苦。

  由中国台湾网和东南卫视主办,搜狐网协办的2006年两岸关系十大新闻评选投票截止日期是2007年1月10号24点,希望广大网民踊跃地投票,只要你评选的十条新闻和我们最终评选出的十大新闻结果一致,你就有机会得到一份精美的奖品。“2006年两岸关系十大新闻”评选活动系列访谈部分到今天全部结束,谢谢大家的参与。

 
编辑:system    
 
 
中国台湾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