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月5日上午10点至11点30分,“2006年两岸关系十大新闻”评选活动主办单位,邀请中国社科院台研所研究员王建民和北京台商协会副会长李铭做客中国台湾网,就2006年发生在两岸间的经贸交流和合作等问题接受在线访谈。以下是文字实录: |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上午好!由中国台湾网、东南卫视主办,搜狐网协办的“2006年两岸关系十大新闻评选活动”已经于2006年12月15日正式启动。今天,我们非常高兴请来中国社科院台湾研究所经济室的王建民研究员和北京市台商协会副会长李铭先生作为访谈嘉宾,下面请王教授和李会长分别跟网友打一个招呼。
王建民:网友朋友们大家好!非常高兴和大家一起回顾在2006年发生的两岸关系新闻事件,欢迎大家积极讨论。
李铭:线上的朋友们大家好!我是李铭,祝贺大家新年快乐。
主持人:李铭先生还是《中国台湾》杂志的社长兼总编辑,他到大陆来进行投资经商已经很多年了。李铭先生的妹妹李秀媛是台湾著名的电视主持人,也是中国台湾网的形象大使,是我们的好朋友。 李铭:她现在是《正大综艺》的外景主持,同时也参与凤凰卫视《锵锵三人行》制作。
主持人:下面正式进入今天的访谈。首先请两位嘉宾谈谈国共两岸经贸论坛闭幕时,祖国大陆推出15项惠及台湾同胞新举措的有关情况。
第二个问题,9月18日,中台办与国民党台商服务中心达成十项共同意见。 第三项交流内容,国共农业合作论坛通过七项《共同建议》,大陆推出20项惠台农业新政策。 另外,还要请嘉宾和我们谈谈华夏银行与国务院台办签署合作协议,支持台资企业发展;大陆采购台湾部分香蕉纾解岛内滞销状况;以及迄今层次最高、规模最大的两岸农业交流盛会在厦门举行。请大家围绕着我们今天的主题向嘉宾提问,进行交流。 主持人:2006年两岸经贸交流有一个特点,虽然陈水扁当局阻碍两岸交流的步伐,但是按照2005年胡锦涛总书记和连战主席达成的五项共同愿景,党对党的交流在2006年开展得非常热络,两岸经贸交流的很多重大事件也都是通过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国民党交流这个渠道来开展的。在2006年4月举行的国共两岸经贸论坛,应该说是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国民党进行经贸交流的一项重要举措,下面请王教授大致介绍一下这次论坛的情况。
王建民:2006年,国共两党在北京举行了两岸经贸论坛盛会,这次盛会的规格之高、规模之大、影响之深远是前所未有的。这次国共经贸论坛是在特定背景下召开的。2006年初,陈水扁讲话当中提出两岸经贸关系发展所谓的新政策“积极管理、有效开放”,阻挠两岸经贸的发展。可是,大陆从维护台湾同胞利益,促进两岸交流的角度出发,与岛内中国国民党合作,召开了这次国共两岸经贸论坛。这次国共经贸论坛参加的人数非常多,不仅包括学界,更有很多工商企业界的领袖参加。工商企业界的领袖还有一个重要特点,不仅有蓝营的企业家,还有绿营的企业家都参加了。岛内工商界已经打破岛内蓝绿政治的界限,开始积极参与两岸经贸交流活动,这是我们特别关注的一点。
王建民:这次国共经贸论坛召开之后,大陆方面公开宣布15项惠及台湾同胞的新措施。这15项新措施我把它称为单边利益让渡,因为这是在台湾当局限制大陆和岛内的国民党合作前提下,大陆主动单方面采取的措施。这个措施涉及的面非常广泛,其中最重要的一个领域是在农业领域的开放,涉及到主要几个关键的内容:台湾水果进入大陆检疫检验的品种扩大了,特别是把蔬菜还有水产品也纳入了零关税领域,这是大陆单方面采取的措施;农业领域对于台商的农业试验区的投资增加了,开始正式建立台湾农民创业园,这是制度上的创新。
王建民:大陆方面在15项措施里面还有一个重要领域就是医疗领域,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个方面为大陆的台商在大陆医疗提供更多的方便,成为绿色通道;另外一个方面,鼓励两岸医疗企业机构合作兴建医院,涉及到投资合作;第三方面,允许岛内医疗人士到大陆来工作发展。大陆在其它的教育、民间往来等方面也采取了很多措施。
主持人:王教授是两岸经济方面的资深专家,他的见解非常精辟。我想请教一下李铭先生,这次连战先生带了一个很庞大的由岛内各方面人士组成的代表团来北京参加经贸论坛,李铭先生能不能谈一谈对此您是怎么看的?
李铭:记得2005年连战主席头一次到大陆来,与胡总书记会面那一次,在连战上飞机时,有些泛绿人士疯狂地围堵辱骂,甚至丢掷鸡蛋,不希望他走这一趟。将05年连战走出台湾大门的那一刻的情景与06年参加国共经贸论坛时的场景对照一下,不难发现,这一趟出门不但没有台湾民众到机场去阻止谩骂,反而还加大了他来访队伍的成员,可以说台湾的百大企业里面近七成人士都随着连战主席一块儿来参加国共论坛,这在以前是从来没有过的。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在台湾当局种种的阻止或者是动作之下,有很多企业过去并不敢堂而皇之到大陆来做这种高格调的访问,但在这一年中,台湾当局根本没有拿出任何对策来改善两岸之间的关系,同时也没有扭转台湾岛内经济的颓势,没有为岛内的诸多企业家们找出一条出路,所以使得这些百大之中70%的企业家们都对泛绿阵营失去了信心,与此同时,连战先生无怨无悔为两岸交流作出贡献的诚意所打动了他们,使其不再畏惧泛绿阵营的恫吓,而敢堂而皇之参加这个论坛。这个转变非常值得大家注意。
主持人:李铭先生对这方面的感触应该是很深的,当初他到大陆来投资经商也是冲破了重重的阻力。从他当初像一只孤鸟一样飞到祖国大陆来,到现在已经有百万台商在大陆各地生根开花结果,显示了一个趋势:两岸的经贸交流,任何人想阻挡也阻挡不住。两岸经贸论坛召开的时候,我也在现场,刚才李铭先生的一番话使我想起两个场景:第一个很让我感动的场面是连战入住北京饭店的时候,北京饭店的很多服务员自发站成两列热烈鼓掌欢迎连战一行;第二个很让我感动的场面是15日下午,在两岸经贸论坛闭幕式上,中台办主任陈云林授权宣布和通报了大陆方面将进一步推出惠及台湾同胞的15项政策措施,在他宣布的时候,现场掌声一片,经久不息。我能够感受得到当时在座的,不管是来自台湾的工商界人士,像李铭先生这样在大陆经营多年的台商,还是大陆的工商界人士,他们都是发自内心的来鼓掌欢迎这些措施的宣布。
主持人:这15项措施有3项经国务院批准,经国务院有关部门批准的有12项措施,下面请王教授大致解读一下这15项措施。
李铭:当时在会场听到陈云林主任宣布15项优惠政策的时候,现场与会人员都自发起立鼓掌,鼓掌的时间超过10分钟以上,我记得我的手都拍疼了拍红了,而且我眼眶是含着泪水的,因为之前没有想到大陆政府会给台商台胞这么多,这么大跨度的优惠政策。我记得论坛结束时,我一边鼓掌一边往外移动,这时候,连惠心小姐(连战之女)从我的前面走过,我们俩还互相做了一个击掌的手势。我特别跟她讲,大小姐加油!谢谢你们!她非常平民化地告诉我们说,你们都继续努力,为了两岸同胞。这是我非常感动的地方。
王建民:刚才我已经讲过了,大陆在国共经贸论坛召开之后宣布了惠及台湾同胞的15项措施,这15项措施分了几类。第一类,经国务院批准的有三项,这三项都是农业领域的,凡是涉及台湾的水果、蔬菜、水产品准入零关税。这些看似简单,其实是非常重要的事件。因为国际上每个国家和地区对农产品进入的控制都是非常严格的,因为农产品是一个敏感问题,涉及到广大农民的重要利益。而两岸关系又比较特殊,所以大陆方面积极主动从台湾农业的促进、台湾农民的促进这个角度出发,采取了最可能大的力度和措施为台湾农产品进入到大陆来提供条件。在量上,零关税水果增加了十多种,蔬菜11种,水产品8种,看似不多,实际是非常关键的,对台湾农民利益的保障,对台湾农业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王建民:另外,两岸农业合作领域的继续开放。以前,大陆为了促进两岸农业的合作已批准建立了五个海峡两岸农业合作实验区,这次在过去农业合作实验区发展的基础上又增加新的两岸农业合作实验区,而且又设立了台湾农民创业园,主要是针对岛内农民处境困难的情况,让他们到大陆来发展,让他们在大陆找到新的发展潜力。另外一个重要决策就是在台湾岛内水果销售不畅的情况下,大陆可以到岛内采购水果。2005年,胡锦涛总书记和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已经讨论提到大陆方面要积极促进两岸农业的交流和发展,这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解决台湾岛内农产品滞销的问题,这个措施其实是落实这个共识的重要举措之一。农民最担心生产收获之后产品怎么卖出去,卖不出去就没有收获,这一块的措施非常好,得到了岛内民众的热烈欢迎。
主持人:讲得非常好。我记得大陆推出惠台措施以后并没有放空炮,随后,有关部门就相继公布了一些具体的措施和决定,使这些措施都得到了落实。下面我们谈一下今天的第二个问题:中台办与中国国民党台商服务中心达成保护台商合法权益和保护大陆同胞在台合法权益的十项共同意见。请李铭先生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李铭:我想捕捉一个镜头给网友参考一下。在经贸论坛当中有一个休息时间,大家都在北京饭店里面开会,因为受时间限制,大家只能在北京饭店的大堂咖啡厅喝一杯咖啡或者喝一杯茶,在那里闲聊一下,去晚了还会没有位子。我个人比较喜欢喝咖啡,所以那天我早早到咖啡厅去了,在我坐定之后发现,在一个拐角,有六七个人比我早来的在会谈,然后陆陆续续又进来一些人,很快就把大堂咖啡厅仅有的不到八十个座位坐满了。我身在其中,看到了台湾百强企业的大老板全部在我的左右手隔邻坐着,大家闲聊,或者谈商务或者谈生活或者谈北京的种种,我相信他们有一种感觉,这种镜头在最近的五年当中,在台湾任何一个城市都是不曾发生过的。他们不会想到在北京有这么多大企业家,因缘巧合聚在一个小咖啡厅里。他们每个人都是台湾巨富,他们感慨这么多大企业家能凑到一起,他们纷纷表示,里面有自己的朋友,他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感谢国共两党促成的这次论坛,使得老友能够在一起喝杯咖啡聊聊天。我何德何能能?在这种周遭都是台湾的百强的环境里,我惊吓不已。
主持人:在台湾难得一见的情景在北京出现了。
李铭:我接下来谈谈中台办与国民党台商服务中心达成的十项共同意见。它的内容包括加强完善工作机制,每年举行一到两次工作会谈,中台办将继续积极会同有关对《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及《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实施细则》的贯彻落实,开展执法检查,加大对台商投资的保护力度。1988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鼓励台湾同胞投资的规定,1994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一直到1998年国务院再颁布了《实施细则》,时间实际上拉了有十年之久。从1998年到2005年又过了七年,在我的印象当中很明显记得这七年正好是台商前来大陆投资的最高峰。来的人数多了,状况就多了,2006年讨论了这十项意见,已经参考了前来大陆投资的众多台商实际上所碰到的切身问题,修正了一些能够为台商解决实际困难的条款,这个部分我们非常感动。由于得到了中台办的大力支持,才会有这十项意见。
李铭:大陆有关部门将继续推进依法征税,贯彻落实鼓励台商投资的各项税收政策。税收这一块一直是台商们最头疼的问题,两岸的税法有一些基本的标准不太一样,台商还是带着台湾过去的经验来应对大陆的税法政策,有的时候会有一些非恶意性的违纪行为出现,台商在返回岛内向国民党服务中心反映比较多的一个部分,也是这次国民党台商服务中心会提出来的原因。
李铭:大陆的公安部门将视情况增加办理一次出入境有效的“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以及签注城市的手续,大陆将努力创造环境为台湾同胞在大陆就业提供便利,在大陆就业的台湾居民可以同大陆居民一样参加社会保险,享受社会保险待遇。增加签注城市以及享受社会保险对于台商来讲增大了很大一个跨度的便利性,由于过去的签注城市比较少,现在扩大了台商聚集比较多的城市,增加签注面,使得台商往返于两岸便利性比较大,也增强了台商来大陆投资的意愿。社会保险这一块等于让台商们买了一个心安,他们来大陆投资很长时间,无法如期回到台湾面对他的医疗保险,台湾新规定“如果你的保险手续中断半年以上人没有回到台湾本岛,你的保险将会形同自然停滞,一旦真的出现人身安全需要医疗保险的时候,便不会给予你任何保险。很多企业在构建发展的过程当中,没有办法记得那个日子飞回去,大陆的保险能够续上这一块,对于台商来讲确实有一个安心的作用。
李铭:大陆的公安部门加强与台湾有关方面的协作联系,依法严厉打击涉及两岸的走私、贩毒、诈骗刑事案件。积极开放台湾居民参加大陆的专利代理人考试,积极推动两岸相关专业人员的交流,双方要继续推动大陆有关专家学者、从业人员与台湾业者开展学术交流和业务的商谈,加强两岸专业人士的交流,大陆方面希望与台湾标准化方面加强信息交流,在共同感兴趣的领域开展合作。这和台商的关系稍微少一些,属于专业性的人士,他们谈论的是方向,等于是前人种树后人乘凉的感觉,把两岸之间的路铺好了,让两岸之间的商务往来人才交换有了一个合法的渠道。前面一部分是对已经在大陆投资的台商有切身的利益,这是我的理解。
主持人:下面请王教授进行补充。
王建民:我从侧面分析观察中台办与国民党台商服务中心达成十项共同意见。台商是海峡两岸一个特殊的群体,为两岸经贸关系的发展,为两岸关系的缓和应该说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没有台商,两岸经贸就不会有今天这样发展的好形势。然而,岛内的台湾当局对台商进行攻击诬蔑化,说台商是把钱流到了大陆,他们采取了很多限制性措施,如果不按台当局的有关规定到大陆投资发展,就会把你抓起来,起诉你还罚款,对台商造成了很大的压力。大陆和国民党是怎么做的?大陆方面和国民党看到台商为两岸经贸关系发展的贡献,台商在工作中在生活中可能面临着很多困难,大陆方面积极从台湾同胞特别是台商的现实利益出发,采取了很多积极的保护措施,把保护台商的利益放到重要的位置。1988年,大陆出台了“关于鼓励台湾同胞投资规定”里面就对台商的有关利益进行详细的阐述,此后大陆专门制定了保护台商投资的有关法规也就是1994年人大常委会通过《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此后又不断征求台商的意见还有各个部门的意见,在这个基础上公布制定了“实施细则”。2006年,中台办与国民党台商服务中心达成的十项共同意见都在保护台商的利益,不仅涉及到台商的工作生活,还涉及到台商子女在大陆的上学、就医等等,大陆确实从保护台胞台商的利益出发采取了很多的措施,未来我想两岸之间还会为保护台商的利益采取更多的措施。
主持人:如同王教授刚才的讲的,我想我们坚信大陆在保护台商的权益方面一定会做得越来越好。而且我记得中共中央台办负责人曾经庄严说过这样一段话:无论发生什么样的事情,无论两岸风云怎样变换,我们保护台商利益的做法绝不会改变。
主持人:在2006年的7月10号,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和华夏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在人民大会堂签署了支持台资企业发展合作协议,这件事情请李铭先生谈谈自己的看法。
李铭:最早和中台办签订台商专项的政策性贷款的是国家开发银行,很快华夏银行和北京商业银行陆续跟进。我作为一个台商,亲身感受到大陆政府在落实胡锦涛总书记所提到的“凡是涉及到台湾同胞利益的事情都要认真对待,凡是向台湾同胞做出的承诺都要认真履行”。这两个“凡是”给前来大陆投资的台商们等于是吃了一颗定心丸,因为事实上我们在大陆投资的台商现在都有一种不敢说也说不出的心理感受,现在台湾的泛绿当局真的不认真,他们是真的不落实,甚至于要把台商刻意边缘化。在祖国大陆,政府真正把我们台商看成是国民的一部分,给我们享受国民待遇,有条件地依序向几个大的金融单位提出台商在大陆投资的专项金融贷款服务政策。台商既然来到大陆投资,长的多达十五六年,短的也有五六年,它和台湾的金融关系自然会比较疏远,这种疏远再加上台当局的有意打压,当然不会给台商这些金融上的扶持。大陆能够适时提出给予支持的援助力,让台商的感觉吃了定心丸。
李铭:从贷款的条件来讲,我代表台商们说几句话,也要为台商们争取一些。我个人认为包括很多台商也在讨论,政府对台商策性的专项扶持贷款所具备的条件,我认为可以考量台商过去在台湾岛内的授信程度,也就是他的信用征信调查可以参考,另外要看他来到祖国大陆各个城市和各个领域的成长过程里面有没有不信用的行为发生过,这是考核。然后和各地的台商协会进行对话,了解这个企业,作为银行一定有一个条件能够把关,看这个企业所提出来的发展计划是不是有效而可行。把这几个条件综合起来,给予台商支持,给予台商融资的贷款我觉得是有必要的。
王建民:华夏银行与国务院台办签署协议,这是解决台商在大陆发展融资困难问题的重要举措,距2005年国台办与国家开发银行签署协议之后第二次重要的金融支持。台商在大陆投资发展遇到最大的困难就是融资难、贷款难,长期以来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特别是刚才李铭先生所讲的,台商企业到大陆发展规模越来越大,台湾当局又限制台湾的金融企业特别是银行到大陆来发展,台商贷款更加困难。在这种情况下,大陆才会采取这种金融政策支持。有一点大家必须明确,台商在大陆经营发展,它的融资基本上还是需要依靠一般的商业性贷款融资解决,完全依靠政策性融资是不能解决台商在大陆融资困难的。我们对大陆采取这种措施要正面看待,特别是政策方面还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需要我们大陆去改进。我也看到很多台商说政策很好,但是落实起来有一定的困难,除了政策性融资之后,对台商其它的商业融资也能够积极发展配合解决台商在大陆融资难的问题。台商在大陆发展逐渐倾向于大陆和台商国民待遇相同,台商在两岸经贸关系发展的时候有一种超国民待遇的情况,我们鼓励大陆采取更多的措施来解决台商融资困难的问题。
主持人:2006年10月在海南博鳌,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国民党共同举办了农业合作论坛,通过了“七项共同建议”,同时,大陆又推出了“20项惠台农业新政策”。在农业合作论坛的系列活动当中还有一项迄今层次最高、规模最大的两岸农业交流盛会在福建厦门举行。我知道王教授作为学者参加了这次论坛,在向王教授正式提问之前,先问王教授一个小插曲:本来按照国共双方达成的协议,这个论坛要放在台湾举行的,当时我也做好了赴台北进行采访的各项准备工作,后来没有去成,改在了海南岛举行,这是怎么回事?王教授给我们解释一下。
王建民:大家很清楚国共推动两岸经贸合作非常努力,包括国共经贸论坛,最初也是决定在台北举行的。因为国民党希望大陆有关的学者、政府官员到台北赴会,能够贴近台湾的农民领域,但受到台湾当局的极力阻挠,所以不得不改在海南博鳌举行。
主持人:我们请王教授谈谈对这次两岸农业合作论坛总体的看法。 王建民:这次两岸农业合作论坛应该说是两岸农业领域最大规模的一次盛会,为什么两岸农业论坛这么重要?台湾农业发展面临非常大的挑战和困境,台湾农民处境也不佳,成为国共两党关注两岸农业,为台湾农民谋福利的一个方向,所以才有国共两岸农业合作论坛。岛内参加的人数非常众多,不仅包括国民党高层的学者、专家,还有基层的台湾农业企业包括农民代表都参加,这次会议在海峡两岸引起广泛关注。这次农业论坛中发表七项共同建议,这七项有关两岸农业合作交流的原则方向的大问题,促进两岸农业合作与交流的双赢,两岸农业合作与交流的双赢成为两岸农业合作论坛的主流,互惠互利双赢与单边利益让度结合起来。
王建民:这里面有两个最重要的意见点,一个是推动建立两岸农业安全合作机制,我在2005年福建厦门举行的海峡两岸农业试验区上首先发表论文提出这个问题,这次两岸农业合作论坛上也得到很多学者的共同关注,把这个建议写进大会的共同建议里面。随后发生台湾大闸蟹事件、农产品农药指数超标事件发生等等,农业安全问题越来越在两岸引起高度关注,这一点非常重要。推动构建两岸农业技术交流与合作问题,有几个复杂的点,两岸农业的合作越来越多,台湾对于农产品技术农业技术到大陆交流进行限制,阻碍两岸农业交流合作。两岸农业交流合作有效保护知识产权,有偿转让,把这个机制放在里面非常重要。我研究这个领域一直有一个最重要的观点,台湾很小,农业领域的技术如果只局限在岛内发挥不了大作用,等于浪费资源,如果把台湾优良的品种、优良的农业技术在大陆推广甚至在全球推进,对人类的贡献非常大,从两岸农业合作整体出发,从人类利益出发更好,提到这一点非常重要。
主持人:王教授不愧是研究两岸经济问题的专家。他作为当时论坛的参与者之一应该说做出了自己的贡献,而且他的一些见解非常有见的,由他作为重要当事人来讲述这次两岸农业论坛让我有种感同身受的感觉。李铭先生作为在大陆工作时间比较长的台商也有自己的想法,我感兴趣的是两个问题。这次农业论坛我们都知道台湾的水果可以免关税到大陆来,大陆也建立了绿色通道等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促进台湾水果能够更多销售到大陆来。台湾的水果我现在还没有吃到,台湾的水果到底怎么样?品质是不是很好呢?李铭先生肯定从小到大没有少吃,请李铭先生给我们讲讲这个情况。第二,连战先生参加这次会议的时候专门到海南岛看望台商,我也想请李铭先生把这方面的情况向我们介绍一下。 李铭:我个人认为我还是挺有条件说说台湾的农产品的。我是在台湾省最有名的桃园农业高级学校长大的,这个学校占地非常广阔,我们在校区里面就能够有植物园、动物园、果园、稻子、小麦、花卉,大棚温室养了很多植物:到现在在台湾的市面上还买不到的猴面果,那个水果长得形状像猴子的面孔一样,鸡蛋果,整个果子跟鸡蛋一样,里面的汁液也是黄澄澄的酸酸甜甜的;我们吃芭乐,有白心的芭乐,在果园里面有红心的芭乐、黄心的芭乐、咸的芭乐;这么小的时候我就看到上面搭着葡萄架种巨丰葡萄,下面种的是改良的大草莓。我很有幸,从小在农产品的实验基地长大,那时候我们吃到的很多水果都是我在30岁以后在台湾市面上才能公开买得到。那个年代的国民党当局确实做了很多好事,做这些引进新品种、改良新品种,让水果更精致、更高单价,让果农有更好的收入。水果太多了,我都没有办法举例。那时候台湾市面上吃到一般的芒果,小小酸酸的,可是我们吃到很大的芒果,一个芒果基本上像一个西瓜那么大。那时候在台湾有农业辅导委员会的大力推广之下,有很多农业的效益,果农不会那么苦。陈水扁执政之后没有管这些事情,王教授刚才提到很多很好的想法,最重要的王教授的建议有偿购买台湾农民的智慧财产,很多成果有偿采购过来,在大陆开发更大的农业基地,使它的产值和产量都能够提升,使得有口味的优质水果能够打向全世界。这是两岸三赢的政策,两岸当局都赢了,农民还赢了,市场消费者也有口服了。 以前大陆没有这些政策,但还是有很多果农走了过来,主要原因是台湾的水土保持工作没有做好,滥伐滥垦,有价值的农产品培养没有辅导政策,使得短视的农民把长期效益的水果伐掉,而去种槟榔。槟榔的抓地力很强,一旦遇到大雨整个山坡地往下滑,直接影响到农民的居住品质。大环境不好,他本身也身受其害,只好往祖国大陆考量选择东南沿海甚至海南岛最接近台湾地质和气侯和温度的适当条件,把他多年的辛苦经验在那里重新发扬。这就是台湾水果登陆大陆的的阶段性。
我还要重复刚才主持人所说的观念,台湾水果真的很好吃,台湾水果真的比海南和福建产的水果还好吃,那就是因为土壤的关系、阳光的关系、水质和水份的关系,即便栽种技术挪过来,可能还没有办法百分之百能够产出台湾的那种口感,这个时候就要看台湾当局有没有智慧,把那些高效益的农产品做高档的包装,做高档的处理,不要排斥两岸的经贸往来互动。大陆的消费能力已经超过台湾了,作为农产品的输出还可以保障农民的权益,这些农民能够享受到辛劳付出等价的收获,他才有可能继续栽种和不断研发新的水果品种出来。如果他们再没有这么睿智和眼光看到这一步的话,即便是福建的土壤和水份和阳光,经过台商坚韧不懈的努力和研究,在福建和海南也能生产出和百分之百台湾品种媲美的水果。
李铭:连战主席这次到海南岛特别去了台商的伊甸园农业发展基地看了一下,厂主拿出在当地培植的水果请连战主席一行人品尝,连战主席很激动当场给他们题了字留念。台湾朋友感受到有人关心关爱,有一个远道的亲人,回到家人的感觉,一直漂泊在海南岛辛苦培育做农业开发或者是生产的人忽然间像看到亲人的感受一样特别感动。连战主席在海南岛这么短的时间还能够坐这么远的车程去看望农民朋友,连战的付出我们也是能够感受得到的,他真的是希望两岸人民都能够享受到比较好的由于合作而产生的良质结果,连战的个人魅力感染了所有两岸同胞。
主持人:听了李铭会长的一番话,我有两点感触。第一点,李铭先生口福不浅,那么多优质水果他已经捷足先尝了,应该说刚才说的我们口水都快流出来了。第二点,希望早日能够吃到更多的台湾水果,特别是优质的水果。海南、福建种的水果和用台湾土壤培植出来的水果滋味是不一样的。连战先生去伊甸园的庄园“农场主”林先生我也见过,我也尝过他们培植出来的荔枝,味道很不错。希望台湾的优质水果早日跃上大陆居民家庭的餐桌。
主持人:下面请王教授对在这次论坛上中台办主任陈云林宣布的两岸农业交流20条新举措做一番解读。
王建民:两岸农业论坛快结束的时候,中台办主任陈云林宣布了两岸农业交流20条新措施,看似简单,其实非常不容易。因为每一个措施都涉及到方方面面,别看是农业领域的20项措施,财政部、农业部、商务部、交通部、国土资源部、工商总局、海关总署、财务总局、质检总局、国家林业局等等很多部门要协调要讨论,还要落实,做出这样的措施那是非常大的工程,可不是简单的宣布就完了,大陆做出非常大的努力。这是农业领域的20项措施,而且落实到具体的项目上,这是很大的进步。这些措施里面主要是四个大的领域:
第一,完善海峡两岸合作农业试验区和台湾农民创业园。政策有了,建立农业试验去和创业园,怎么立项?怎么在财政上支持?大陆方面在税收方面给予扶持帮助,这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第二,两岸农业技术推广领域合作。
第三,保护台湾农产品知识产权问题,这是我在两岸农业会谈上听到的,不管是连战先生还是岛内的其它学者、大陆学者讨论最多的问题。大陆零关税进口台湾水果,台湾水果很有名,市场上出现了不是台湾水果或者大陆产生的台湾水果在大陆销售,影响了大陆的市场,影响了台湾岛生产水果的荣誉声誉,影响了台湾果民的利益。20项措施里面把这一项拿出来,加强市场管理,最重要的举措就是区分台湾产地水果和台湾品种水果,你是台湾岛内的水果和大陆台商生产的水果是不一样的,保证台湾岛内农业企业的利益。
第四,涉及到两岸农产品知识产权保护问题,这是很重要的。这么多年两岸农产品贸易过程当中,出现过假冒农产品品牌、商标抢注等一系列问题,都不利于两岸农产品交流和交易。大陆在这方面采取了很多措施,加强商标注册保护。工商总局下令落实这项措施,地方政府也推出具体措施落实这个问题。在20项措施里面后面这几项是非常关键的。真正落实到保护台湾农民的利益,保护两岸农产品知识产权还需要各个方面共同努力把这个问题解决好,使两岸农业交流与合作健康向前发展,造福两岸。 主持人:在这次两岸农业合作论坛系列活动当中还有一项活动,在福建厦门举行了迄今层次最高、规模最大的两岸农业交流盛会就是台湾的农产品展览会。我想请王教授扼要谈一谈这次交流盛会的情况。 王建民:就在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论坛在海南博鳌结束之后随即有关代表团成员赴厦门参加海峡两岸两岸合作成果项目推荐会,这次会议在两岸农业领域也是重要的举措,两岸农业交流合作发展这么久,海峡两岸农业合作取得什么成果大家还不清楚,通过这个展览使得各个领域对台商在大陆农业领域的投资经营发展情况有一个直观的了解,进行广泛的交流。福建把两岸农业交流合作未来发展的领域提出来讨论,提供两岸农业企业交流合作。这次展览会的成果是非常显著的,有五百多个两岸农业合作项目签约,而且实际签约的金额达到180多亿人民币,是历史上非常少见的现象,说明两岸农业合作领域的潜力非常大,前景非常广阔,类似两岸农业合作展销会、推荐会将来还会举行下去。希望两岸农业继续合作,把类似的会议办得更好更大,使两岸农业合作迈向新的台阶。 主持人:那次的推荐会可以说是盛况空前,中国台湾网派了前方记者组到厦门进行采访,前方记者回来告诉我,当时那些展位都是台湾特别是南部的一些农民占了相当多的展位,而且厦门市民也都以一尝台湾的水果为荣幸,产生非常好的影响,起到很大的作用。这个展销会最直观把台湾的农产品呈现在大陆人民面前,也充分展示了台湾农产品的魅力。在这次两岸农业合作论坛系列活动行将结束的时候,陈云林主任在机场送别连战荣誉主席的时候,发生了一个插曲,陈云林主任在机场发表讲话宣布了一件事情,我想请问李铭先生知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李铭:陈主任在送别连战的时候宣布立即采购台湾部分滞销香蕉。19号上午在厦门两岸成果展的时候,连战接到信息,台湾的蕉农又碰到一个难题,台湾的香蕉多产滞销了。过去的台湾香蕉最大的输出对象是日本,日本人非常喜欢吃台湾的香蕉。现在,日本和台湾双边贸易有条件形成状况之下,日本刻意减少采购台湾的香蕉,造成了香蕉滞销。连战主席听到这个消息之后,又为台湾农民抱冤屈又难受,水果这种东西是不能存放的,一过期就不能吃了就得要销毁。在我记忆里面,台湾在国民党当政时期为了维护住台湾蕉农香蕉的产地价格,曾由农业合作社出面将很多超量生产的香蕉集体采购,然后倒到大海当中。日本的减买,加上台湾岛内泛绿阵营根本没有考虑到平衡市场价格的举措,台湾蕉农香蕉滞销,价格要往下跌,等于一年的心血打水漂了。连战主席听到这个消息一脸忧郁,陈云林主任知道了,在连战下午要搭飞机离开厦门回台湾的时候,陈主任当场向连战主席做出一个承诺,他要依照过去采买的形式,但是要缩短时间加快流程,帮助连战主席照顾台湾农民的心愿完成,适时决定大量采购台湾香蕉。第一批三百吨很快就到达了大陆境内,进入市场,适时解决了台湾蕉农的燃眉之急,这也等于圆了连战主席的一个心愿,适时解决了台湾蕉农面临的困境。
主持人:我记得大陆采购台湾香蕉的消息在岛内一经传播,台湾的香蕉价格立刻涨上来了,使台湾特别是中南部的蕉农欢欣鼓舞。由于时间关系,今天我们的访谈到此结束。两位嘉宾谈得非常精彩,王教授以台湾问题专家和两岸经贸专家的角度为我们做了精辟的解读,李铭先生除了以资深台商的身份从经贸方面为我们谈了一些很有价值的观点之外,他还以一名台商切身的角度谈到非常让人感动的情景,使我们今天收获很大。由于时间关系,我们今天的访谈不能再继续下去了,最后,请王教授和李铭先生分别向广大网民说一下感想。 王建民:谢谢网民和我们有互动和交流,由于时间关系,我们还有很多问题没有进行探讨,还有很多重要的思想没有和大家交流,希望今后还有机会以互动的方式和各位交流。最后希望两岸经贸交流这个大戏继续唱下去,而且唱得更好。
李铭:我们过去在农业社会讲到为善不欲人知,所以做了很多好事自己知道问心无愧,现在是工商业发达的社会,我们要提高和谐社会的核心价值,我们要建立人群之间善良的社会价值,我们应该为善广而告之,带动所有的人都能够来做好事行善,宣传是一个非常有效的途径。中国台湾网和搜狐网在两岸之间都有很大的影响力,我希望以后像这种两岸的议题能够经常借由中国台湾网和搜狐网来开展,多做这种对谈活动,使得更多的台商、更多的岛内人民能够了解到很多祖国政府的良辰美意以及即将要展开的政策和优惠条件,让更多在台湾岛内民众了解,也借由中国台湾网和搜狐网这两个媒体,让岛内的百姓能够了解到接收到祖国大陆对他们的关爱。
主持人:谢谢李铭先生!今天我们的访谈就到这里。
由中国台湾网、东南卫视主办,搜狐网协办的“2006年两岸关系十大新闻评选活动”已于12月15日正式启动,将于2007年1月10日截至投票,只要广大网民从我们20条备选新闻当中选出你心目中的10条两岸关系十大新闻,只要你的评选和最后的结果一致,你将有可能得到一份丰厚的奖品,欢迎大家踊跃投票。本次访谈到此结束,我们特别感谢两位嘉宾,也要感谢广大的网民,下次访谈的时间再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