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两岸日前同时公布了节日客运包机、运送紧急医疗救援包机、残疾人等急难救助包机和有特殊需求的货运包机四项包机方案,这标志两岸又向直航迈进了一步。不过,对两岸民众来说,就这个利好只能莞尔一笑,还不能开怀大笑。
包机方案中,几乎每个方案都有对应案例可查。例如,紧急医疗救援包机被岛内称为“林志玲条款”——去年台湾艺人林志玲在大连坠马受伤,经过百般协商,仍须落地香港;而有特殊需求的货运包机则被称为“台积电条款”——两年前台积电到大陆投资8吋晶圆厂,若经香港换机,精密仪器可能受损,台积电一直盼望货运包机能够成行。这一切,既说明包机方案是应需求而定,也反映了包机方案已经大大落后于需求。这次开放的4个节日包机总计168个班次,以每架飞机可搭乘400人估算,可运载6.7万人次,而去年台湾赴大陆就达410.9万人次,按照这个数字,只有1.6%的人在特定的日子里可以享受到包机的直航,实在是百里挑一。
2001年台湾开放金门至厦门、马祖至马尾的“小三通”航线,2003年台商春节返乡包机首次成行……海峡两岸走向直航的路途犹如电影中的慢动作,一个简单的动作令人惊讶地被分解成多个步骤。比如包机飞行,从单向飞行、中停香港的台商春节返乡包机,到双向飞行、绕道香港的台商春节包机,再到扩及所有台湾同胞的包机,再到现在的清明、端午、中秋包机。按照这个速度,何时能够真正实现两岸直航,没有人能预估出确切期限。
直航被分解成若干个动作,与其说出于谨慎的尝试,不如说更像拖延的技巧、权谋的手腕。成功营运5年的“小三通”虽然在SARS期间也能畅通无阻,但除了不时出现在台湾当局领导人的政绩单上外,无法作为推动两岸全面“三通”的有力证据。
台湾当局推动直航的每个分解动作仿佛有其特定时机,比如,民进党当局支持率低迷时,台湾政局纷扰时,选举在即需要吸引选票时,等等。所以我们宁愿善意揣度,四项包机案的通过与目前台湾波诡云谲的政局之间没有关联,只是偶然的时间巧合。考虑到每年两岸400多万人次往返、超过900亿美元的贸易往来,希望与民众利益息息相关的直航,没有被当成政治砝码讨价还价,而是更快地、更完整地得到推动,让两岸民众真正开怀大笑。
来源:《人民日报》 (2006-06-21 第10版) 作者:孙立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