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解危机 迎击非典的另外一种声音

时间:2003-06-19 16:25   来源:

  胜利 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
  北京的“非典”形势严峻,新增病例每天逾百例。在这样的背景下,出现了许多“激扬文字”,战斗的气氛弥漫在首都上空。这种万众一心的气氛激励了相关的公务人员,团结了广大群众,但也带来无形的压力。

  面对疫情,并不是每个人都应当承受同样的压力,应对压力的方式也不尽相同。
  今天早晨读到来自小汤山“非典”专门医院建设工地的报道,在那里,战斗的气氛转化成了有效的劳动,不仅报道的场景感人,而且切实有效——工程的进度加快了。
  对于普通群众,战斗的气氛倒不是必要的,个人和家庭更需要的是增加对卫生知识的理解和认同,并付诸行动,搞好环境卫生与必要的隔离。在有效的体制保障下,越是保持相对平和的心态,对化解危机越有帮助,至少不会出现恐慌和抢购。我的一个朋友就做得很好,由于所在公司暂停业务往来,他也“不得不”给自己放了一个“不太自由,但却不失轻松的假期”。在家打扫积年陈灰,收拾过冬衣物,居然还有时间到露天菜场走走,顺便研究研究厨艺。比起奔波于职场,净吃快餐的日子,倒是惬意了许多。
  对于“非典”患者和与他们有密切接触的家人或同事,情况就没那么轻松了。患者不仅承受着疾病的痛苦,还面临更大的威胁;家人不仅担心亲人的状况,还要顾及自身的健康。他们需要心理上的帮助,需要从医务人员的专业态度中得到安慰。
  前不久,我居住的楼内,有防疫人员来进行预防性消毒,他们的态度就很值得称道。有条不紊,仔细而不忙乱。消灭的是可能的病毒,对周围的人并没有畏惧,目光交流中传达的是安全与信赖。这就是专业人员在有效科学保障下的态度。有时我不禁想,被隔离在家的人倒是最安全的了,再没有任何的危险接触,就是生活单调。过了隔离期,恐怕还会有点儿不适应。
  在一线工作的医生、护士是最困难的,面对各种最严重的情况,要保持高度的警觉,可又要尽量不把紧张气氛传给患者、辅助工作人员以及自己的家人。在紧张中要保持信心,在危险中代表着安全和信赖,在痛苦中看到希望和光明……。
  谨以此文,表达我对工作在“非典”一线同行的敬意。作为专业心理卫生工作者,我们也将和你们一起。
编辑:system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