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霜雨雪话挑盐
 
 
  来源:      日期:2006-06-16 17:14

 

  在中国历史上,盐税曾是国家重要的税收之一。翻开《程乡县志》和《清乾隆嘉应州志》,也记着盐税一项,明朝全县一万多人,按人口纳盐税:每人派银一分六厘二毫,全县可收二三百两盐税银,其中还要上交潮州广济桥盐场的税官三十七两。清朝初期也是按人口计盐税,每年也只不过是收到盐税几百两。乾隆47年,梅州来了个精明的巡抚范时崇,这位范巡抚明察暗访过后,发现:按梅州的人口计盐税走私、漏税现象严重。如果按当时梅州的人口消费只不过是其中的一小部分。那么每年从潮州广济桥运来的几百万甚至上千万斤盐销往何处了呢?

  范巡抚追根索源。原来,这些盐从水路到梅江、琴江、宁江后,分送到各地的盐仓,再由这些盐仓流散到江西一带。乾隆47年后,由人口派盐税收改为按斤两派盐税。单梅县一地的盐税就由几百两银子猛增到七千四百两,兴宁更多。因为当时兴宁离江西路途近,江西来的挑夫多聚集在兴宁,也带动了当地人挑盐担上江西。所以当时兴宁每年征盐税九千多両,比梅州多二千多両银子。可以想象当时的挑盐盛况:从梅州各地盐仓每人挑盐100斤左右风雨无阻,沿着岖崎曲折的山道往江西方向慢慢前进,每天走50公里至60公里,经过相公坪、平远八尺、斗牛岗、邹坊、八角亭、吉潭、城岗均门岭、很多人挑着挑着,突然倒在地上就再也没有起来。据老辈挑盐人回忆,在路上,时常看到倒下去的死尸等待着家属前去埋葬。

  从梅州有盐史以来,死在挑盐路上的究竟有多少?无法统计。这至少五、六百年的挑盐史关系到几十代人。梅州最后一代挑盐人的历史结束在建国初期公路开通以后。梅县、兴宁一带还健在的挑盐老人年纪大多都已在八十多岁高龄,因为年迈体弱,有许多也都不能接受采访了。为了能及时记录这些客家老人即将消失的珍贵历史,我们曾沿着当年挑盐老人北上江西挑盐担的路线到平远的八尺、邹坊八角亭采访。这一带的最后一批挑盐老人健在的也不多了,年纪也都是70多岁了。当我们采访这些老人时,一谈起旧时挑盐上江西的苦难经历,他们仍然心有余悸。

  根据住在平远邹坊八角亭的老人回忆,他的父亲年轻时力大如牛,挑盐担最多时可以挑两百多斤,因此每天可以挣到五、六升米。而梅县、兴宁一带挑盐担上江西的大多数都是客家妇女,讲起这段历史,老人们便七嘴八舌讲开了。

  “你叫脉个伯母?”

  答:“芸香伯母、叶巧英????,10天才挑到四斤粉、四斤油。”

  对于力气较小的妇女来讲,出门10天能挣到一升米或四斤粉、四斤油,也是一项很好的生活头路,难怪梅州各县挑盐上江西的人络绎不绝,而且前仆后继一代接一代的人在这条路上谋生。特别在抗日战争爆发后,梅州靠华侨接济过日子的侨眷因侨汇中断,也加入到这个队伍里来,因此挑盐担的人数激增。梅县石子岭侨眷淼古伯母一讲到以往挑盐担的苦日子,就打开了话闸子。

  听众朋友,从这些老人的回忆中,我们可以了解到曾经作为梅州地区客家人一项重要来源的挑盐史,是充满苦难和血泪的历史。

                                                                                                编辑:晓亮

 
编辑: system    
  查看/发表评论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