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东街
 
 
  来源:      日期:2006-06-20 16:34

 

  长汀水东街原是一个“孤岛”,其四面为鄞江(汀江)和金沙河所包围。后来,在鄞江和金沙河之上架起了济川桥(水东桥)、泰安桥(跳石桥)、太平桥、旱桥和丰桥,岛的概念才被打破。接着,有一些不愿入城的人在此散居,逐渐形成一座城外之城。这里先是叫左厢里,后因其位于鄞江之东而曰“水东街”。

  住在城外自然有城外的好处,首先是自由,不受城墙和城门关锁的限制,可以自由活动。其次这里是贸易中心,城里人城外人都到此处经贸购物。尤其是宋朝以后,随着汀江航运的发达,这条位于汀江之滨的水东街成了闽粤赣边区最大最集中的物资集散地。水东街商号林立,人流如潮,整整繁荣了八百年。宋汀州太守陈轩诗“十万人家溪两岸,绿杨烟锁济川桥”便是道出了宋代水东街的繁荣。后来,不断搬迁到水东街的住户或店家都在水东街建起了式样统一的骑楼。骑楼的好处在于可以遮阳避雨,天气不好时里面照常营业,而过往的路人则可以在店外的骑楼下暂避。汀州城内的一些富豪大户看出水东街是块旺地,便也在水东街投资盖房。他们白天在水东街做生意,晚上又回到城内居住。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红四军司令部、政治部以及后来的中共福建省委、福建省职工联合会、团省委均设于水东街。水东街成了福建苏区的政治和经济中心。水东街店铺里的土纸、烟叶、米、豆、木材等源源不断地通过汀江航运到上杭、永定和广东,而潮汕的百货、布匹、海味、药材等物品也通过航运进入水东街。身穿灰军服的红军战士成了水东街商号的常客,长汀成了红军的“后勤部”,人称“红色小上海”。

  如今,毛泽东、朱德、康克清住过的辛耕别墅,周恩来住过的基督教堂,刘少奇住过的福建省职工联合会均保存完好,为革命遗址,走进门内,里面仿佛响起伟人的跫音,深阔的厅堂似乎腾起历史的烟云。 时光进入二十一世纪,但这条一千多米长的破旧古街仍然繁华,夜幕降临,鳞次栉比的小店灯火通明。若是夏夜,那数十家酒店门前一摊又一摊的小吃摊,飘出诱人的香味,水东街几乎成了一座“不夜城”。
 

  (来源:环球客家网)

编辑:蒲蒲

 
编辑: system    
  查看/发表评论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