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人家”浓浓乡情
 
 
  来源:      日期:2006-06-20 16:25

 



店里的装饰装修都充满老家的味道,勾起食客对家乡的思念、对孩童时代的无限眷恋。


  历经6次大规模的南迁而成为汉民族8大民系中重要的一支,行走天下、移民世界的客家人在寻根,他们的根在哪里,他们的饮食文化就在哪里。

   本来,笔者对客家文化、客家人都不甚了解,却不期然地因此次采访而有所深入,那客家山水孕育的灵洁物产,那客家伟人造就的丰功伟绩,那客家女字展现的谦和能干……都那么清晰地留在我的记忆里。

  笔者从未在一个餐馆里被如此浓厚的地方文化所包围,店里的每一个角落都似在诉说着那久远的故事,触目所至的书画作品、老照片、古老木雕、工艺品和极具历史韵味的摆设,都深刻地体现了店家对书画的热爱和对传统客家文化的传承,让人感受到了一个从“文化之乡”出来的商人的自豪。

  值得一提的是那幅客籍伟人相画和以客家方言来命名的厅房。相画里是孙中山、郭沫若、叶剑英、朱德、廖仲恺、黄遵宪等多位客家骄子和名人的照片,无论是作为缅怀先人还是启发教育儿孙之用,都让人深切感受到客家精神的巨大影响力。风格各异的包房,都有个别具客家味道的名字:表示过瘾之意的“鼎愿厅”,发表好漂亮之感的“系靓房”,意即好舒服的“闲展庄”,取自黄遵宪故居之名的“人境卢”……全是浓浓的客家音,唤起同籍人的会心微笑。


  “客家人家”,与其说是食肆,倒不如说是小型的客家文化博物馆,个性巫立地置身于闹中有静的犀牛路上,慢慢积淀着客家文化的精髓和那亲切的“家”的味道。


  被文化熏陶的美食,也就比过去我们所认识的那些起点低的客家菜来得典雅、艺术和洁净。师傅自豪地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当地的萝卜青、地瓜叶、丝瓜等野菜、野味都比广州的质优,所以大多食材都是每天从梅州山区运来,而当地没有的东西、做不到的菜肴,这里也能做出来,像季节性强的艾叶、马齿芡等,店家特地在当地设基地种植,故能一年四季供应。


客家酿豆腐(20元)

  从北方的包饺子演变而来,打上了迁徙的时代烙印。山区黄豆产得多,顺其自然地豆腐代替了面粉,成了酿的载体。师傅说,做豆腐无非两个方法,一是用石膏,口感软滑但细啖之下有涩味,二是用盐卤,口感略粗却豆香味浓。店里一直采用盐卤法,肉香豆香相互交融,嫌不够味的,蘸上后辣的梅州辣椒酱,风味十足。



客家咸鸡(48元/只)

  曾是许多客家菜馆打天下的招牌菜,这里当然敬备。走地鸡项从浸到盐,掌握火候恰当,才做到如此香、滑、入味兼顾。


五指毛桃炖龙骨(38元)

  特别的是选深山的五指毛桃,没有人工培植的粗大,却保留了野生的特质。还有些入汤的山区野生药材名字好特别,如牛奶树根、鹅不食草、铁甲草等,所以这里的草药陈设柜最能吸引家庭主妇的眼球。


  名词解释: 客家文化


  客家人一方面保留了中原文化主流特征,极为注重对传统、文化、语言、习俗的完整保存,并以共同的生活样式、习俗、信仰和观念将自己紧密团结在一起;另一方面,又善于从当地少数民族中汲取养分,容纳了所在地民族的文化精华。客家文化最鲜明的特色在于:


  崇尚华夏正统文化。如果你有机会翻开客家人的族谱,或者观赏客家民居的门联,会发现各家各户都有着中原的郡望。在迁移和开发的过程中,一代又一代的客家人正是靠着“崇正”精神,战胜了各种艰难困苦,建成了自己的新家园。


  崇文重教,耕读传家。在客家人看来,要想改变境遇,惟一的办法就是晴耕雨读,金榜题名,走仕途之路,身于官宦行列,才能实现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


  守望相助,崇尚节俭。客家人认为,要想在新的客居地立足,必须面对重重困难,团结互助显得尤为重要。所以,他们提倡“天下客家是一家”,要求客居他乡的同族人或同宗人精诚团结。另外,客家有“山精山角落,新衫底下着”的谚语,可见其崇尚节俭的美德。
 

   (来源:环球客家网)

编辑:蒲蒲

 
编辑: system    
  查看/发表评论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