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场县位于河北省最北部,全县总面积9219平方公里,是承德市面积最大的县,为清代有名的皇家猎苑,目前是国家级森林公园和省级自然保护区所在地。
受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以及特定的历史背景影响,围场县属于典型的农业大县,新兴的旅游风景区,国家贫困县。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围场县域经济围绕“薯牛菜,电矿游”六大支柱产业做文章,显现出新的生机。
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正式公布后,围场县各级政府,各条战线,各个职能部门都开始行动起来,为加快围场县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献计献策,贡献力量。担负着围场县财政筹集主要任务的围场地税局就是其中之一,自2004中央第一个“一号文件”至今的三年来,围场县地税局始终把支持“三农”工作作为农业大县财税征管工作的重点,今年,该局出台五项举措为围场县县域农业经济的发展助力,为围场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贡献。
加强税收征管,为新农村建设提供财力保障
为加强征管力度,保障新农村建设的政府财政资金,围场县地税局在税收的科学化与精细化上下工夫,采取科学的方法进行税源评估与管理,今年1~6月份实现地方税收收入5097余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83%。
关注绿色产业,稳步落实涉农税收优惠政策
围场县域经济的主导产业是“薯牛菜,电矿游”,是指马铃薯种植与加工业、奶牛养殖与加工业、时差蔬菜种植与加工业、风力发电业、矿业和旅游业。这些产业,都是与新农村建设息息相关的支柱产业,是围场县广大农民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根本,为鼓励和支持“绿色产业”发展,从而支持围场县的新农村建设,围场地税局对六大产业进行深入的调研与评估,多次向县委、县政府提交调研报告,把国家涉农的优惠政策与本地的实际情况有效地结合起来。使县域内的绿色产业得到有效发展。围场红松风力发电有限公司是县域内的第一家风力发电投资企业,为了支持“绿色能源建设”,促进围场广大农村的新能源建设,围场地税局通过对风力发电项目由立项、开工到建设的全程跟踪管理,严格审核国产与进口各类型风机的折旧年限,严格自用电项目的审核,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调整税收政策,在税收政策上鼓励“绿色能源”的建设和发展。据围场县地税局统计,截止到2006年6月,该局已为境内的红松风电减免所得税249万元。2006年1~6月份,仅风力发电企业就实现纳税1200多万元,成为地方经济新的纳税增长点。
与此同时,围场地税局落实增加农民收入的税收政策。将销售牛奶等畜牧产品、时差蔬菜、果品、粮食等农产品的个体工商户的增值起征点提高到月销售额5000元,对进入各类市场销售的自产农产品销售所得不征个人所得税。对农民取得的农业特产所得和从事种植业、养殖业、饲养业等的所得暂不收个人所得税。
扶助个别农户,找适合农民发展的致富之路
2006年8月22日,围场县哈里哈乡扣花营村村民钱玉在家中迎来了一批来自河北省地税系统的游客,这已经是钱玉在家中招待进入7月以来的第四批地税系统的客人。一个不起眼的农户,如何能引来如此多的贵客,农民钱玉告诉了我们其中的秘密。他说:“没有围场县地税局的真心帮扶,就没有我钱玉的农家游饭店,更不会有每年近万元的副业收入。”
今年以来,围场县地税局响应国家建设社会新农村的号召,真心帮助贫困农民找出路,发展农业生产以外的第三产业,该局与位于旅游公路边的3户贫困农民结成帮扶队子,鼓励和支持农户搞“农家游”,该局除捐资2000元和提供消毒柜各1台外,还帮助饭店精心开发特色菜系列、并就环境卫生等各方面工作进行了细致的指导,为了保证饭店的生意兴隆,该局承诺进行长期的客源引荐合作,支持和推动农家游发展壮大。
围场县地税局李学良副局长认为,很多单位认为帮扶,就是给农民几千元钱了事。这样的帮扶是不能真正让农民致富的,要想让农民真正富起来,不仅要帮助他们选择生财之道,更要在刚刚起步阶段在市场经验,经营方法,合法经营等方面给农民以细致的指导,要从思想上引导农民参与市场竞争,并逐渐摆脱帮扶实现独立经营;帮一户致富也不是真正的帮扶,通过帮扶一户成功经验,总结出适合更多农民的普遍经验,并把经验变成理论推广开来,让更多的农户富起来,这才是真正的帮扶。
增强服务措施,营造农业产业化的税收环境
据统计,截至7月末,围场县股份企业已经累计实现地方税收3104万元,同比增长101.43%,占全部地方税收的60.9%,股份制企业在地方税收中的比重上升了5.8个百分点。
据介绍,为了营造适合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税收环境,围场县地税局在科学管理与增加对纳税人的服务上下工夫。该局对全县300多户涉农企业进行科学分类,全面开展纳税评估和税收约谈,解决企业的一些实际问题。由于税收环境的改变,2005年至今,全县各类涉农股份制企业新增长126户,贡献地方税收500多万元。
在围场县克勒沟镇投资进行万寿菊加工的嘉宝生物有限公司在收购原材料时遇到了困难,当地农民在产品中喷水,以增加重量,更有个别农民把刚刚采摘下来的花朵放在水中浸泡后再上交公司,给公司带来了很多麻烦,围场地税局克勒沟税务所所长王树平在为企业送税务登记证时了解了这些情况,并及时把了解到的情况写成简报,上报当地政府,引起重视,为企业解决了难题。
围场县是蔬菜生产大县,今年,围场县蔬菜产业遭遇了市场疲软的打击,来围收购蔬菜的外地经纪人也比往年少了许多,“卖菜难”成为当地菜农的一大难题。为了帮助农民解决卖菜难问题,帮助在围收购蔬菜的外地经纪人了解市场和货源情况,围场县地税局新拨税务所利用经常在乡村收税了解本地情况的优势,在征税空闲,为来围收购蔬菜的的外地经纪人讲解货源情况,尽可能地解决外地经纪人在产品收购过程中遇到的难题,成为外地蔬菜经纪人的义务信息员,成为围场广大菜农的义务宣传员。
由于措施得力,服务周到,围场县地税局营造的税收环境赢得了广大纳税人的认可,涉农企业投资额较2003年以前增加近50%。仅企业所得税较上年同期就增长705%。
深入税政调研,积极探索税收支农的新途径
国家税务总局局长谢旭人在讲话中指出:“积极研究完善税收支农政策。税务部门要按照中央要求,研究完善税收政策,加大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力度。一是研究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税收政策。研究实施鼓励企业建立农业科技研发中心的税收政策,促进农业科技创新和转化。研究完善农产品出口退税政策,提高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研究制定相应的税收优惠政策,促进开发生物质能源和生物基材料,培育生物质产业,积极发展节约型农业。完善农产品收购和加工的增值税制度,开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增值税改革试点。二是研究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税收政策。运用税收政策,促进小城镇建设和县域经济发展,支持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挥服务‘三农’的作用,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扩大就业,发展多种经营,增加农民收入。”
为了研究利于“三农”发展的税收政策,探索税收支农新途径,把国家税务总局及各级税政主管部门的支农政策与围场县的实际情况联系起来,围场地税局基层税管人员,深入企业,了解情况,先后写出30余篇涉及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调研报告提供给政府,充分利用税收政策可以调节经济的职能,为农产品加工业培育龙头企业,引导农民走合作经济的产业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