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烈庆祝青藏铁路全线试运营
中国台湾网 | 频道首页 | 专题首页  | 最新报道   | 聚    焦  | 青藏铁路概况 | 科技之光  | 环境保护 | 两岸记者青藏行
青藏铁路答疑手册  |   了解青藏新窗口    |  玩家游青藏  |   雪域风光  |   青藏铁路效益  |   各方评论  |   图看青藏
 
新技术打造青藏铁路沿线新景观
 
 
  来源:      日期:2006-06-28 13:22

      新华社拉萨6月28日电(记者钱荣 姜帆 张涛)一路磕着长头前往拉萨朝拜的僧人多旦,每次停下脚步休息时,总会把目光投向不远处的青藏铁路。

    “以前也见过铁路,但是这条路上有很多东西我都是第一次看到。”他说。

    多旦两年前从青海海南藏族自治州兴海县出发,历时22个月才走到距离拉萨600多公里的长江源头沱沱河。他告诉记者,从拉萨回来他一定要坐火车,好好感受一下青藏铁路沿线美丽的景色。

    穿越众多名山大川、河谷深涧的青藏铁路,不仅攻克了冻土、高原缺氧、生态环境脆弱三大世界难题,还应用现代科创造出多个“世界之最”,给青藏高原增添了新的景观。在青藏铁路沿线采访,不时可以看到停下车来拍照的行人和游客。

    多旦告诉记者,青藏铁路最吸引他的是那些气势雄伟的大桥。“路过清水河大桥时,我磕了一天长头都没有走到桥的另一头,太长了!”他说。

    据青藏铁路工程技术人员介绍,为解决冻土区路基不稳的问题,同时保护藏北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青藏铁路在设计施工中多次采用了“以桥代路”的办法。青藏铁路格尔木至拉萨段全长1142公里,桥梁总长在160公里左右。这些桥梁多用“防晒、防水、防冻、防湿、防降温”于一体的技术,既美观实用,又兼顾了环保。

    无论是桥墩高达52米的青藏铁路第一高桥——三岔河特大桥,还是青藏铁路第一长桥——清水河特大桥,或万里长江第一桥——沱沱河特大桥,以及形如哈达的拉萨河大桥等众多大桥,都成为了雪域高原独具特色的风景。 
    
    为解决青藏高原冻土问题,铁路建设部门还在沿途许多地方使用了热棒。热棒的作用是将热量导出,同时吸收冷量贮存在地下,通过热棒的气液替换,导出地基热量,降低多年冻土地温。这些绵延数公里的热棒林也是青藏铁路的一大奇观。

    除了观看这些独特而又雄伟的建筑,多旦认为一路上最幸运的事,是看到好几批藏羚羊通过野生动物通道迁徙。“最多的一群大概有上千只,那个场面真是壮观。”

    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才嘎告诉记者,为了不影响野生动物自由迁徙,青藏铁路建设单位在沿线建立了33个野生动物通道,分布在可可西里、羌塘等自然保护区的铁路沿线。经过观察,藏羚羊等野生动物已经基本适应了这些通道,能够自由迁徙。

    他说:“青藏铁路通车后,游客们坐着火车就可以观看到野生动物、欣赏可可西里的美景。”

    据了解,为了保护高原脆弱的生态环境,建设单位在施工中还采取了多种措施,使工程对地表植被的破坏减少到最小程度。除了移植湿地,铁路路基两侧还移植和培植了上千万平方米草皮,铁路通车后,这一绿色长廊,也将成为青藏高原的又一景观。(完) 

来源:新华网

编辑:妮妮

 
编辑: system       查看/发表评论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