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资料]十大亮点见证江西新农村建设硕果
 
  来源:      日期:2007-06-28 13:19

 
 

  亮点之一:明确发展生产为主要任务,调优结构、提高品质、主攻单产、增加总量的良性发展轨道,进一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推进新农村建设,江西坚持以发展生产为主要任务,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建设重点。省委、省政府关于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进一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思路越来越清晰。

  粮食生产步入稳定面积、调优结构、提高品质、主攻单产、增加总量的良性发展轨道。经济作物逐步形成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的“一区一业、一乡一品”格局,规模饲养已成为畜牧业生产的主导。全省规模养猪比重达到51.8%,规模养禽比重达到53.1%,水产业加大了大资源开发、宜渔低洼涝田资源开发和中低产鱼池改造的开发力度。

  更大的变化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点转移到转变生产方式的轨道上来。围绕做大做强粮食产业、水产业、畜牧业等六大支柱产业,全省开展了农业科技提升行动、农业产业化和农产品加工推进行动等。集成绿色大米生态农业技术、良种良法配套、水稻高产技术配套集成等农业技术得到大面积推广应用。

  亮点之二:富裕农民,多元化增收、加快县域经济发展,让农民在家门口发家致富。

  围绕建立农民持续增收的长效机制,省委、省政府根据“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出台了“三高于”、“三不变”、“三强化”、“三增加”等一系列惠农政策;扎实推进以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和县乡财政体制等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改革,把农民减负工作和加强财政对“三农”的投入、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结合起来,农民持续增收有了强大的动力。

  农业内部增收渠道进入了多元化增收的良性格局。粮食产量和效益并重、高产与优质并举。2006年全省早稻优质稻率占94.8%,由于经济作物优化明显,全省农民种植业现金收入人均同比增加30元。农机经营性收入大幅度提高。全省早稻机耕水平、机收水平分别同比增长135%、10%,跨区机收作业总收入、平均单机纯收入再创历史新高。

  农业外部增长渠道进一步拓宽。各地在推进县域二、三产业的发展,重点加快劳动密集型企业和服务业发展的同时,积极组织和引导农村劳动力就近转移。上半年,全省农民工资性收入达648.6元,同比增长16.9%,二产、三产收入分别同比增长28.4%、17.9%。

  亮点之三: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全省正逐步形成一县一业、一村一品的特色产业格局。

  江西省“一村一品”引智工作协调小组确定的50个示范点,2006年度销售收入比上年增长33%,达40亿元,带动农户约70万户。“一村一品”特色村的农民收入比全省农民人均收入高出500元,并涌现出一批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龙头企业。这项富民兴赣工程,为实现江西在中部地区崛起和农村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推动作用。

  几年来,江西广大农村通过学习引进日本大分县发展农村经济的成功经验,掀起了“一村一品”活动的热潮。积极建立示范基地,发展特色产品,培育龙头企业,拓展产品市场,成立农协组织,有力地促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了农民脱贫致富步伐,收到了显著的成效。

  江西从2002年开始实施“一村一品”工程,围绕着传统农业逐步向现代农业转变,全省共培养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200家,形成有产业特色的专业村近2000个,发展农村经济合作组织1100多个,带动农户100万户。

  “一村一品”搭桥铺路给广大农民带来了实惠,推动了县域经济的发展,成为江西促进产业富村,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
分页符图标,请勿在代码中对其进行修改,否则可能会造成错误而不能使用!

  亮点之四:节本增效,走农村经济与环境双赢的可持续发展新路。

  江西是传统农业比重较大的省份,山清水秀,环境优美,农产品丰富。各地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处理好加快农业发展与保护环境之间的关系,大力发展节本增效农业,走农村经济与环境双赢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新路。

  全省各地在发展经济中,把“猪—沼—果”生态工程与新农村建设、沃土工程、畜牧小区建设、无公害农业生产基地建设等紧密结合起来,加大推广力度。仅2006年上半年,全省实施“猪—沼—果”果园面积的比重达30%以上,初步形成了赣南、赣东以牧沼果为主,赣中以牧沼菜、牧沼粮为主,赣北以牧沼鱼、牧珠共养为主的格局。

  节本增效农业不仅保护了环境,节约了成本,还提高了农民的收入。全省早稻测土配方施肥核心示范区实施面积达到807万亩,早稻亩增20公斤,亩均节本增效达到40元,农民受益达3.44亿元。全省秸秆机械化还田达560万亩,以每亩增产20公斤产量计算,增产粮食10万多吨,农民增收近1亿元。

  亮点之五:选准切入点,整治村庄环境、走平坦路、喝卫生水、上卫生厕,解决农村最急迫的问题。

  江西三分之二人口在农村,全省共有村庄 18.24万个,居住在村庄的人口达3078万,居住在村镇的人口占全省70%以上。

  过去,路难行、水不畅、电话不通、电视只能收看到一个频道的难题困扰着农民。垃圾成堆、污水横流,苍蝇飞舞,人畜混居,是许多农村生活的写照。

  对于江西这样一个欠发达的传统农业省份,新农村建设路子怎么走?是大拆大建,还是从解决农民最急迫的事情入手?江西选择了后者。

  不搞大拆大建,不做表面文章,而是从解决农民最急迫的问题入手。2005年底,江西在总结赣州经验基础上,围绕“五新一好”思路,提出改善农村基础设施的“六改四普及”目标(改路、改水、改厕、改栏、改房、改环境,普及电话、有线电视、沼气、太阳能)。各地由此兴起了一场改水、改路、改厕、改栏、改房、改环境为主要内容的新农村建设热潮。

  挑战千年习俗的厕所革命、厨房革命、环境革命……全面展开,使农村面貌焕然一新,农村人居环境有了较大改善。

  亮点之六:创新投入机制,整合涉农资金捆绑使用,让农村享受公共财政的阳光

  建设新农村的钱从哪里来?江西财力并不宽裕,在资金总量有限的情况下,如何科学、合理安排资金,最大限度发挥资金使用效应?江西的做法是,改过去撒胡椒面的办法,整合涉农资金,捆绑使用,“集中财力办大事”,使公共财政资金效应得到了最大发挥。

  去年省级整合6.21亿元资金用于自然村整治建设试点,捆绑力度之大,整合资金之多,在全国尚属首创。整合的6.21亿元资金,全部投入于今年确立的首批6210个整治试点村,每个试点村补助10万元,解决农民最关心的改路、改水、改厕等问题,优化了农村人居环境。

  建设新农村,靠政府投入毕竟有限。各地还拓宽投资渠道,通过补贴水泥、砂石等“以物代资、以奖代补”的办法,积极引导农民投资投劳。在“以奖代补”的政策激励下,小投入撬动大民力,使政府有限的资金投入达到了“四两拨千斤”的效果,发挥了资金的最大效应。
分页符图标,请勿在代码中对其进行修改,否则可能会造成错误而不能使用!

  亮点之七:尊重农民主体地位,引导农民实现从“要我建”到“我要建”的转变

  把村庄整治的决策权交给群众。村庄整治搞不搞、怎么搞、搞到什么程度,都由农民说了算。是否搞示范点,要村民们表决,填表画勾,达到80%的比例才行。
  在新农村建设中,江西始终坚持以农民为主体,维护农民利益,把相信农民、依靠农民、发动农民放在首位,让农民的事情农民做主,农民的事情农民来办,充分激发了农民群众建设美好家园、珍惜劳动成果的热情。

  如今,在各地农村活跃着一批不计报酬,民选、民办、民管的新农村建设理事会。理事会成员推选村里德高望重的老党员、老干部、老模范、老职工、老教师及积极分子担当,他们在农民中“说话很有分量”,许多棘手的问题迎刃而解。

  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一个新生事物,农民群众自发成立的新农村建设理事会挑起大梁,让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自主建设、自主管理、自主监督,丰富了农村民主自治的实践内容和形式,已经在实践中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

  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让农民真切地看到了新农村的希望,也唤起了农民建设新家园的极大热情,调动农民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带动了“六改四普及”、新产业发展、民主政治建设等新农村建设各项工作的深入开展。

  亮点之八:建设新型农村村落社区,促进了乡风文明、改善了农村环境、推进了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构建和谐社会新发展。

  从2003年起,江西把农村社区建设的重点放在抓村落社区建设上,确立了以“一会五站”为载体的农村村落社区建设新思路(指以村落中的老党员、老干部、老农民、老教师、老复员军人和无职党员为主体,以热心村落社区建设的志愿者组成的社区志愿者协会为依托,通过志愿者协会下设的社会互助救助站、卫生环境监督站、民间纠纷调解站、文体活动联络站和公益事业服务站开展各类活动)。三年多来,全省18万个村落中,已建成2万余个村落社区,社区志愿者队伍达到20余万人,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中坚力量。

  社区具有设施完善、服务细致、管理人性化等特点,把社区化模式引入到新农村建设中,按照地域相近、资源共享的原则,将农村传统的自然村落逐步改造为新型的村落社区,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的和谐发展。

  农村村落社区建设在促进乡风文明,改善农村环境,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收到了明显成效。如今,在农村社区,磁卡电话、邮筒、社区医院、托管站等已不是新鲜事物。村民袖手旁观的少了,热心公益事业的人多了;群众之间闹纠纷的少了,互相帮助的多了……乡村处处,清新和谐之风扑面而来。

  亮点之九: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新农村建设,全省广大民营企业积极参与“千企带千村”活动,村企结对共建和谐新农村。

  2006年8月11日,由江西省工商联、省光彩事业促进会民营企业家副会长23人联合发起的《积极投身新农村建设,争做‘千企带千村’带头人》——致全省民营企业家的倡议书。带头参与并积极投身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实践,由此拉开民营企业参与新农村建设,村企结对帮扶,共同迈向建设全面小康之路。

  六月份,省委统战部、省新农村建设办公室、省工商联和省光彩促进会启动“千企带千村”活动。全省自上而下形成了“千企带千村”组织网络,各市普遍制定了工作方案。民营企业也利用“千企带千村”活动的开展,增强自身的社会责任感,提升社会形象。截至十一月底,全省已有1447家民营企业参与到“千企带千村”工作中来,实现企业与村对接帮扶1072个,帮扶资金达20812万元。

  新农村建设,为民营企业家回报社会、造福家乡提供了新的平台。民营企业家的热心参与,为江西新农村建设注入新的活力,他们自觉投身新农村建设,创造出了各具特色又扎实有效的模式,使企业得到发展,农民群众得到实惠。

  亮点之十:创新工作平台,探索方法路径,建立了新农村建设长效管理机制。

  从赣州初期的围绕“三清三改”找切入点,到创立工作平台、提高操作能力;从示范引路、以点带面,到“五新一好”、整体推进;从探索方法路径,到“以工促农”、统筹解决“三农”问题……江西的新农村建设,围绕中央提出的“二十字”要求,在试点工作中,经历了实践、总结、完善的不断提升的过程。

  “抓点示范、以点带面”,“自主申报、动态管理”,“以奖代补、实物补助”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工作办法创造性运用于实践,使新农村建设投入难的问题迎刃而解,政府有限的投资启动民资投入新农村建设,收到了“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新农村建设村民理事会应时而生、因事而立,提高了广大农民自我管理、自主发展、民主自治的能力,农民群众由此真正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体。

  以新农村建设为抓手,提出“五新一好”的工作思路,并具体落实到操作性层面上。改变了过去农村工作单兵突进、零打碎敲的做法,克服了力量分散、资源配置效率低的弊端,为整体推进农村工作、统筹解决“三农”问题提供了有效途径。

来源:中国江西新闻网


编辑:weim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