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交流-第一届两岸民间菁英论坛在沪举办-相关报道
 
观念转变让台胞融入上海的经济和社会
 
 
  来源:      日期:2005-09-12 14:49

 

       受祖国大陆庞大市场和改革开放政策的吸引,到祖国大陆投资的台资企业已近6万家。而上海则成为台商到祖国大陆投资的首选地和最大的投资地。在台商投资上海的带动下,目前在上海就业的台胞达30多万人,上海成为台胞就业、居住最多的地区。多年来,台胞在上海就业经历了由被动到主动,由单一台资企业到全方位选择的过程,逐步融入上海的经济和社会。

  由被动、消极转变为主动、积极

  1992年前,台商赴祖国大陆投资多半集中在珠江三角洲地区,上海并非当时台商投资的热点。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后,上海成立浦东经济特区,实施开放优惠政策,才逐渐成为台商投资的热点。随着台商对上海的投资,台胞也开始进入上海就业市场,但从1992到1999年,台胞就业的人数并不多。这一时期,台胞在上海就业主要是台商投资上海的热潮所带动的,而就业者本身是被动和消极的。他们人到上海,家却留在台湾,心挂两头,时刻想着回台湾,这种心态无法适应上海就业的需要,因此他们多半都只是局限在台资企业里工作。

  从1999年到现在,数以万计的台湾同胞通过各种渠道涌向上海就业求发展。这一波台胞到上海完全是出于自愿的、主动的。一方面,他们对台湾政治恶斗感到厌恶,对所谓的“绿色执政”丧失信心,对岛内经济全面衰退有一种“落花流水春去也”的无奈之感;另一方面,他们亲眼目睹10多年来祖国大陆和上海改革开放及社会进步的巨变,特别是看到上海近几年每年都有二位数的经济增长率,有大量的就业机会,以及高于就业市场行情的优厚待遇。于是,他们决定到上海就业,有的还把家迁到上海,“要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与上海同步发展”。到上海后,他们努力拼搏,积极工作,完全把上海当成台湾。这一时期,由于台胞的就业态度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到上海就业的人数也大量增加。目前已有30多万台湾同胞移居上海,而且台胞移居上海的趋势还在进一步扩大之中。

  由单一的台资企业转向全方位的选择

  台胞赴上海就业的数量猛增,就业机会的需求量远超过了台资企业所能承担的范围。于是,台胞转变就业观念,突破了台商提供的单一就业市场,而向外资企业、中外合资企业、国营企业或私营企业发展。这些台胞之中有不少人是具有国际观的高级经营、行销和管理人才,高级产品设计和品质管理人才以及高级的市场调查人才,而上海正缺少这方面的人才,再加上上海就业市场具有多样性、有高度的自由以及不同层次的优惠待遇政策,因此台湾人才在上海就业的机会很多。他们还可以不断地跳槽直到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他们活跃在上海的就业市场上。可以说,在经过10多年的努力与经营,如今台胞已遍布上海的外资、中外合资、三资、国营和私营五大企业领域。就行业来说,他们主要分布在上海金融服务业、房地产销售业、国际贸易以及高新科技产业。这些在上海多半属于高所得行业,台胞在这些行业之中,虽然有的不是担任总经理、总工程师等高级的经营管理或技术职位,但作为一般的白领,待遇通常也很优惠。一般而言,台胞的月薪都能维持在15000到达25000元人民币之间;如果从事一般传统产业或一般服务业的台胞,月薪也在1-2万之间,相当于当地人平均收入的2.6倍到6.6倍。

  由购房投资转为购房自用为主,生活领域也逐步扩大

  根据一项调查显示,2000年以来,台胞已是上海房地产市场上的最大买家,目前若算上台胞十分喜爱居住的苏州、杭州,大上海地区有近50万栋房屋被台胞买走。台胞购买上海房地产的目的也产生了本质上的变化。过去台胞在上海买房子多半是以投资型为主,也就是说,买了房子自己不住,租给别人收租金,或是等房子增值后再转卖牟利,或者留着向银行周转资金用,他们一买就是好几栋。现在,台胞在上海买房子,自用型的购屋者比例愈来愈高。

  从生活区域来看,早期到上海的台胞多半落户在虹桥地区,离机场近,便于随时回台湾。而近几年热门的购房区域则是生活机能良好、水准高的徐汇区,浦东新区是新崛起的区域,特别是中芯、宏力这些台湾背景很强的科技大厂在这里设厂后,到这里工作的高科技人才自然会选择到这个离上班地点近的新区买房子。可见,就业心态变了,购屋的目的也就变了,生活的区域也变了。目前台胞移居上海和就业上海成为岛内的一种时尚。

  由“过客心态”转变为融入上海社会

  早期,由于台胞对上海的发展存有疑虑,在上海工作只是抱着“过客心态”,不愿融入上海社会。现在不少在上海工作的台胞,认真思考自己在上海的前途后,开始做长远的安排,他们努力学习认识上海,讲上海话,吃上海菜,过上海人过的日子,看上海人爱看的足球,努力拉近与上海人的距离,为扎根上海做准备。一些台湾来的太太们也形成了自己的生活圈子,她们学气功、做推拿、逛市场、做慈善事业等,忙得不亦乐乎。为了让家人迅速“上海化”,他们将自己的孩子送进普通学校和上海孩子一起生活学习。有位来自台湾的蔡先生为了尽快地熟悉上海,买了一辆旧自行车,终日穿梭于上海的大街小巷,熟悉一些鲜为人知的捷径。他说,“最好的感觉是我终于成了上海人”。10多年来,台胞工作在上海,生活在上海、感受着上海,上海的变化改变了他们的观念,他们已经把上海当成台湾或自己的家了。有的台胞说,在上海工作与在台湾工作感觉差不多,可能在上海工作感觉还更好一些。

  台胞在上海工作的打拼精神及他们对上海发展的贡献也越来越获得上海人的认同、赞许,上海以宽广的胸怀接纳了台胞,如上海市政协九届五次会议开、闭幕式,就有10位台湾同胞列席;上海市领导节日慰问时忘不了台胞;上海报刊杂志、电视节目中频频出现台湾同胞的故事;上海市政府的奖榜上,台胞的名字越来越多等等。总之,目前30万台胞成为上海的一个新群体,他们参与上海经济与社会生活越来越广泛和深入。

  随着上海与台湾两地人员往来、经济和文化等双向交流的进一步发展,两地经济合作、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台胞在上海的发展空间也将更为宽广,今后将有更多的台胞到上海就业。岛内研究移民问题的一些学者认为,30多万台湾人移居上海后,“将会在各行业、阶层内,发挥扩散作用,未来肯定会吸引更多的台湾人去上海;若干年后,笑问客从台湾来?现在的‘台湾上海人’会说,‘阿拉就是上海人’”。

  (本文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 

       来源:中国网

 
编辑: system       查看/发表评论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