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会嘉宾聆听大会发言。 《解放日报》记者 张驰 摄
春寒料峭,挡不住海内外学界对发展中的中国投来的热切关注。昨天的上海展览中心,来自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500位中外学者汇聚一堂,海内外160余位记者长枪短炮,聚焦于第五届世界中国学论坛的思想火花。
如今,中国学开始超越传统汉学视域下的古典“博物馆”意义,把研究重点转移到活生生的中国——在“中国梦”宏伟目标的指引下,未来中国将沿着怎样的道路走向现代化?这个东方大国的和平发展又会产生怎样的世界影响?
中国要“和平崛起”
埃及前驻华大使贾拉尔,用并不流利的中文一字一顿祝福这片熟悉的土地——“中国国家进步,人民幸福”,令在场的不少人动容。这位国际关系学者将中国的民主模式称作发展式民主,即在发展中推进民主,而不是停顿发展搞民主。他认为,西方世界的政治模式和发展道路并非唯一,不一定适用于发展中国家。只有建立在自己文化历史土壤上的民主模式,才更有生命力。
比利时布鲁塞尔当代中国研究所所长格拉茨认为,中国的规模已对世界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发达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希望中国能担负起更大的责任;但中国仍处在不断发展之中,需要阐明它是如何看待自己及与其他大国的关系,这考验着中国人的政治智慧。
中共中央党校前常务副校长郑必坚强调中国要 “和平崛起”:“和平”是针对某些国际舆论鼓吹的“中国威胁论”,“崛起”则针对另一种“中国崩溃论”。他认为,当代中国必须走、只能走,也一定能够走通一条世界近代以来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大国和平崛起即和平发展的道路。
经济转型需全球观滋养
2011年跃居全球第二大经济体,2013年成为全球最大贸易国……中国的经济成绩单亮点不断。但在全球交往日益密切时,中国经济的结构转型也需要全球观的滋养。
日本东京大学社会科学研究所研究人员伊藤亚圣认为,世界工厂是中国经济的重要元素。虽然国际学界出现了世界工厂是否将打上终止符的争论,但伊藤亚圣认为,数据表明,新世纪中国制造业的国际市场占有率,以及中国国内的空间分布、产业和需求结构等都出现了巨大变化。世界工厂不会结束,相反很可能是即将崛起。
新能源经济、第三次工业革命等前沿热点,很可能蕴含着中国经济实现转型的契机。创立“第三次工业革命”概念的杰里米·里夫金在书面发言中认为,尽管蕴藏着丰富的煤炭和天然气资源,但中国更需要关心20年后自身将会处于什么位置——是深陷于日薄西山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之中,继续依赖化石能源与技术,还是积极投身第三次工业革命,大力开发可再生能源?
以文化的自信追求多元共生
历史上,希腊、西班牙、英国、美国等都曾对外进行大规模的语言、文化乃至价值的输出。当代的中国学研究者都在关注,快速发展中的中国会以怎样的方式输出自己的文化?中国是否会走上一条同化世界或者被世界同化的道路?
现定居芝加哥的华裔学者谭中,以其多样化的文化经历给出了自己的判断。他说,从历史和文化生态角度来看,中国将成为家园式的“超大国”,而不会演变为对外扩张的“强权国”。
美国乔治亚理工学院教授卢汉超则敏锐地注意到,近年来西方学术界出现了一种 “唱盛中国”的论调和倾向,“这种观点强调了中国历史的延续性,反映了西方学界试图以此来解读中国迅速崛起的历史文化根源。”对此,多位学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华文化有着自身的特点,但切忌在内外某些思潮的鼓吹下,盲目推崇“中华文化优越主义”。
北京大学教授乐黛云说,中国文化要与世界多样文化共存,要走向世界、发挥作用:一要找准出发点。不应单方面地向世界灌输中国文化,也不能只着眼于宣扬 “国威”。当前人类最大的利益是各国文明多元共生。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深入探究中国文化作为重要的一元,如何参与解决世界性难题,如何反对单边统治以及抵制“精神殖民”。二要对自己民族的文化自觉热爱,并对他人文化予以了解和温情。通过今人的努力和自觉,生长出来新的有世界影响力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