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闻晨报》报道,国际中国研究的最高奖项——第二届世界中国学贡献奖3月24日上午在第五届世界中国学论坛的开幕式上揭晓。俄罗斯科学院院士齐赫文斯基、费正清东亚中心前主任傅高义、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荣休教授饶宗颐三位学界泰斗获此殊荣。
由于年事已高或工作原因,三位获奖者未能到场领奖,但他们都通过录音或代读的方式表达了对奖项主办方的感谢,并祝愿世界中国学论坛研究取得丰硕成果。
齐赫文斯基: 亲历中国开国大典
齐赫文斯基今年已94岁高龄。由于健康原因,他未能亲自到场领奖,但特地从俄罗斯送来了获奖感言的录音,并委托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研究员罗曼诺夫代为宣读。
感言中,齐赫文斯基回顾了自己从事中国学研究的80年历程,从1935年考入列宁格勒大学中国系起,就与中国结下不解之缘。作为一名前外交官,他曾亲历了许多重大历史事件,“作为苏联驻北京的总领事,我亲历了1949年10月1日在天安门广场的开国大典,我一生都记得这个隆重的仪式”。
傅高义: 研究邓小平不亦乐乎
和齐赫文斯基一样,傅高义也专程录制了获奖感言。录音中,傅高义用流利的汉语表示:“半个世纪以来,我致力于了解中国与提高西方群众对中国的了解。如今,努力得到承认,我深感荣幸。在上海社会科学院筹办的论坛上获奖,更是一份特别的荣耀。”
傅高义回忆说,上世纪60年代,他开始从外部研究中国,当时就强烈地希望能够从中国内部来观察中国。直到70年代,梦想终于成真。作为《邓小平时代》的作者,傅高义在感言中也特别提到,自己在退休后花了十年时间研究邓小平以及中国的改革开放。“中国各界承认我努力向西方解释中国,我也客观介入了中国国内的有关讨论,这让我深受感动。我将与中国学者一起进一步理解邓小平时代,并研究邓小平时代如何改变了中国。不亦乐乎!”
饶宗颐: 十分荣幸亦觉受之有愧
96岁的饶宗颐是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荣休讲座教授、中国文化研究所及艺术系伟伦讲座教授。
昨天,香港大学饶宗颐学术馆艺术统筹主任邓伟雄为其代读了获奖感言。虽然早已被公认为一代国学大师,饶宗颐却谦虚地表示:“世界中国学论坛颁授给我中国学贡献奖,我觉得十分荣幸,但亦有一点受之有愧,因为在中国对文化、历史等各方面有贡献的,大有人在。我在这些方面一些研究成果自觉十分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