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近年来,上海社会科学院主动适应新形势,抓住新机遇,积极推进“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社会主义新智库”建设,努力进行社会科学研究的理论创新、研究机构体制创新和组织机制创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成为上海市委市政府的重要思想库、智囊团和人才库。上海社科院的新智库建设既是地方社科院转型发展的有益探索,同时也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时期,专业从事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机构,应该怎样发挥作用,能够发挥什么作用的时代课题。
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社会发展对理论研究、战略规划和政策咨询的需求正呈巨量增加的态势,高水平智库的建设和影响,已成为一个地区软实力的重要体现。一方面,经济和社会的大发展要求哲学社会科学有更大作为,需要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深入研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为党和政府的科学决策提供理论支撑。另一方面,经济和社会的大发展也提供了极为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素材,为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开辟了广阔空间。
党的十七大的胜利召开,为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带来了新的历史机遇。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推进学科体系、学术观点、科研方法创新,鼓励哲学社会科学界为党和人民事业发挥思想库作用。”这是我们党第一次将哲学社会科学的“思想库”作用写进党代会报告,是党中央向哲学社会科学界提出的伟大号召,也是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寄予的殷切期望。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是上海申办2010年世博会的主题,如今早已家喻户晓。然而就是为了这8个字,由专家学者组成的数十人的研究团队,历时三年,行程万里,数易其稿,最终用这一充满哲理和人文精神的主题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这是上海的成功,是中国的成功,同时也是其背后庞大的研究团队——智库的成功。
如果将上海近年来经济社会发展每个紧要关口的重大决策进行条分缕析,便不难发现在令人称道的“上海经验”背后,无不活跃着“新智库”的身影。上海社会科学院就是其中的一支重要力量,浦东开发开放、长三角一体化、世博会主题演绎……一个个鲜活的决策咨询案例犹如一串串明珠,凝聚着专家学者们的思想与智慧,也印证着“新智库”的力量。
新角色:思想库和智囊团
新的历史时期,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一个专业从事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地方社会科学院,应该怎样发挥作用,能够发挥什么作用?
作为新中国最早建立的社会科学院,上海社科院创建于1958年,是由当时的中国科学院上海经济研究所和上海历史研究所、上海财经学院、华东政法学院、复旦大学法律系合并而成的,其力量在地方社科院中首屈一指。然而长期以来,我国地方社科院偏重于纯理论研究,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参与不多。
“我们的转型和探索首先是党和国家对繁荣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视和要求,同时上海改革开放和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实践也给我们提供了充分的空间和机遇。”上海社科院党委书记、院长王荣华说。
的确,近年来党中央对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给予了高度重视。胡锦涛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坚持以实际问题为中心的研究方向,把理论与现实问题研究紧密结合起来。2004年,中共中央在《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中提出要使哲学社会科学界成为党和政府工作的“思想库”和“智囊团”。
“改革和发展提出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吸引着我们,直接参与上海开发开放战略的研究和实践,参与重要决策咨询和规划,让我们看到了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应该肩负的责任和使命,也让我们有了空前的热情和干劲”。作为上海城市史专家并多次参与世博项目规划的马学强道出了社科院人的心声。
上海社科院主动适应新形势和新任务,加强与现实的联系,加速转变为市委市政府的思想库和智囊团。从2005年起,他们开始探讨智库建设的设想,并于2006年明确提出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社会主义新智库”。
王荣华院长对“新智库”的功能作了这样的解释:“在上海实现‘四个率先’及建设‘四个中心’的进程中,作出具有前瞻性和针对性的判断,为决策咨询提供解渴、解扣的理论思维。”上海社科院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理论和现实课题作为主攻方向,同时努力进行社会科学研究的理论创新、方法创新、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
“社科院成为‘新智库’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也是我们扬长避短,找准定位的重要创新。”社科院党委副书记童世骏给记者仔细分析了其中的道理:
高校的优势是基础理论研究和学科体系建设,但它们的主要任务是培养人才;社科联的优势是为各方面的人才提供学术创新平台;政府研究机构的优势是与政府贴得近、信息快;社科院从单项职能来说未必有很大优势,但我们可以将各方面的综合优势集于一身:我们离决策机构近,有学科人才优势,能够进行既贴近决策又相对独立、既立足当前又着眼中长期的研究,从而把思路转化为战略规划和政策建议。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构建社会主义新智库,使上海社科院发展的方向更加明确、任务更加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