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阳花炮包括鞭炮和烟花,历史可追溯至唐宋。鞭炮原名“编炮”,意为编结起来的爆竹。生产爆竹的原料是浏阳就地取材的土纸、土硝、硫磺、炭末、红白泥土等。传说爆竹的发明者为唐代的李畋,今浏阳麻石小街田家巷,尚存宋代所建的“祖师庙”,被奉为鞭爆业的祖师。唐《异闻录》载:“李畋居中,邻人仲叟家为山魈所崇,畋命旦夕于庭中用竹著火中,鬼乃惊循,至晓,寂然安贴。”看来最早的“爆竹”大抵是经火烧竹子所发出的爆裂之声,待火药发明之后,才有了纸卷爆竹。从史料看,爆竹的习俗似乎比唐宋更早,南北朝期间成书的《荆楚岁时记》中便有这样的记载:“正月一日是三元之日也,春秋谓之端月,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辟山魅恶鬼。”
浏阳花炮发展历程:
1、发明阶段(隋末唐初——1127年):
花炮起源的最初动因,为了驱邪逐鬼,驱除非典。1400多年前,浏阳大瑶人李畋(生于公元601年农历4月18日,卒于公元690年农历12月18日),于公元621年农历9月18日发明了鞭炮。现浏阳大瑶镇有李畋公园和李畋墓。据《中国实业志》记载,花炮“始于唐,盛于宋,发源于浏阳”。(销往陕西、江西等地)
2、分散阶段(1127年——1949年):
南宋(1127年—1279年)时正式出现烟花,并有了一挂一挂的鞭炮。此后,尽管战争频繁,但花炮生产这一传统产业一直在浏阳保留下来。
元朝(1206年—1368年)大部分时间处于战乱时期,花炮生产停滞不前。(火药传到欧洲)
明朝(1368年—1644年)后期,资本主义开始萌芽,私人作坊比较盛行,浏阳花炮有了较快发展。并为以后的大规模生产打下了基础。(开始销往国外。)
清嘉庆(1796——1820年)初年,浏阳花炮产业有了长足的发展,东乡、南乡、西乡农闲时从事花炮生产制造的达20余万人,县城的生产作坊超过300余家,工人达2500余人,年产量在14万箱之上(一箱有20万响)。
同治年间(1862——1874年),浏阳花炮形成大行业,南乡的大瑶铺、金刚头、澄潭江、文家市、杨花及县城的南市街一带,80%的民户从事花炮生产,素有“十家九爆”的美誉,生产工人达5000余人,年产量保持在25万箱左右。从此,浏阳花炮不断发展,“制造益精,声誉远播”。
从光绪年间(1875——1908年)至民国初年,浏阳花炮成为湖南的名特产品,是湖南花炮的代表和骄傲。
3 、集中阶段(1949——1996年):
解放后,浏阳花炮产业经过社会主义改造,创建花炮厂,实现了从分散到较为集中的工厂转变,产品也由单一的鞭炮类向烟花鞭炮两大类并举。比较出名的有城关出口花炮厂、县出口花炮厂等,由花炮工艺美术大师曾培敢发明的花炮产品“大地花开”上市以来,几十年长盛不衰。浏阳花炮开始走出国门,响遍全球。
60年代初,浏阳花炮加快与全国各省市的联系,到1983年底,浏阳县供销社与国内25个省市、自治区的273家花炮经营公司建立了经常性的业务联系。同时,随着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浏阳花炮外贸也有了飞速发展,到1985年,浏阳花炮出口到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销售量较大的主要有:美国、德国、日本、瑞士和挪威。浏阳出口花炮所占份额一直为世界第一位,而且逐年上升。
4、整改阶段(1997—2003年)
产权置换(1997-1998年,称为花炮一次革命):1997年开始全面推行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实行资产置换,在全行业大力发展股份制企业,私营企业,取得了明显成效。1987年全县生产花炮183、6万箱,产值2、13亿元。到2003年,全市花炮生产总值达25.62亿元。
工厂化改造(1998-2003年,称为花炮二次革命):从1998年开始,浏阳开始了现代化、标准化工厂改造。在全市花炮工作大会上提出了“更新观念,精心部署,强化措施,加快发展,掀起浏阳花炮现代工业革命的热潮。”召开企业“三改”工作现场会,统一了企业根除作坊式生产的认识,从而推动了全市“三改”的深入开展。到2003年,全市800多家企业进行了厂房改造,投入扩建、改建资金6亿多元,扩大用地1000多万平方米,新建厂房栋。浏阳花炮现代工业革命已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5、提升阶段(2004年——)
集团化、规模化运作:从2003年金生烟花集团成立以来,2004年先后有东信、光远飞鹰、福祥、文华山、万乐、吉腾、河口等7家花炮集团成立。2005年,达浒艺术焰火燃放集团和官渡烟花集团成立,形成十大集团。为浏阳花炮集团化、规模化运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推进花炮“三大革命”(环保革命、工艺革命、材料革命),加快机械化改造工作大会:2005年4月,中共长沙市委常委、浏阳市委书记李亿龙率团考察南京理工大学时明确提出了浏阳花炮实行环保、材料、工艺三大革命的要求。11月9日,市委、市政府在浏阳城区欧阳予倩大剧院召开“推进花炮‘三大革命’,加快机械化改造工作大会”(又称浏阳花炮第三次革命)。这是一次花炮生产史上划时代的一次会议,也是花炮发展的新的里程碑,将大力推动浏阳花炮向前发展。
国际化:随着对外开放的扩大,浏阳花炮的销售已遍及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而且,焰火燃放也纷纷走出国门,受到了全世界各国人民的欢迎。近年来,浏阳花炮出口额一直稳居全国前茅,占总出口量的60%以上。
国内地区经营权买断:2005年主要有辽宁本溪、湖北襄樊、山西晋南地区、河南原阳、山西太原市、晋中市、湖北武汉。 省际公司的成立:2005年8月,浏阳市首家省际公司在武昌挂牌成立,首次实现了浏阳花炮产业的品牌输出,拉开了浏阳花炮成立省际公司的序幕。
浏阳花炮的现状:
1 、浏阳现有花炮企业866家,引线厂90家,军工硝、黑火药厂63家,器材厂11家。有市内花炮经营公司58家,在浏阳收购出口花炮的经营公司174家,市外驻浏办事处22家。
2、2003年花炮产销突破26亿元,行业创税3.74 亿元;2004年花炮产销32.06亿元,行业创税 4.70亿元;2005年产销37.52亿元,创税6.36亿元。
3、技术人员:现有全国工艺美术大师2名,工程师121名,高级工程师16名,助理工程师611名,技术员1832名。
4、浏阳花炮品种达14类,计4000多个产品系列。
5、国际烟花协会(IFA):成立于2003年10月30日,由中国、美国、德国、英国、荷兰、日本、法国、澳大利亚、意大利、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烟花界发起成立的国际烟花协会,总部常设浏阳,现有会员27家。浏阳市委书记李亿龙这样评价此次大会的意义:“将进一步打造浏阳花炮的国际品牌及其世界领袖地位,将是浏阳成为永久性烟花之都的重要一步!”
6、证明商标:浏阳市烟花爆竹总会于2003年向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申请注册“浏阳花炮”证明商标。2004年2月21日被批准正式使用。随后,总会民立了浏阳花炮证明商标管理与发展中心,制订了《浏阳花炮证明商标使用管理规则》等一整套管理措施,制定了《浏阳花炮产品质量与安全》企业标准,建立了“浏阳花炮”证明商标信息网站,开辟信息源,扩大信息量。
7、原产地域产品保护:2003年,浏阳花炮被国家质量监督总局实行“原产地域产品保护。”对浏阳作为花炮的原产地身份进行了确认。
8、世界最大专用燃放场:浏阳市花炮观礼台,建成于2003年,是世界最大的专用焰火燃放场,可容纳一万余人同时观看焰火燃放。
花炮的未来和发展趋势:
1、花炮属于一次性消费品,具有浓厚的民俗文化色彩和不可替代性。
2、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花炮成为现代文明不可或缺的产品,且逐步向环保、安全方面发展。1)产品开发是未来花炮产业发展的必然。2)生产工艺的更新换代是未来花炮产业发展的必然要求。3)运用相关技术是未来花炮产业发展的必然手段。
3、通过原材料的改进和机械化的实施,工厂化的改造,花炮安全生产逐步成为现实。花炮企业向集团化、规模化运作发展。
(来源:中新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