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海峡两岸媒体联合采访湖南行
字号:
两岸记者湖湘探屈原 心心相通汨罗吟屈赋

  时间:2006-12-04 13:56    来源:     
 
 

 

中国屈原协会理事刘石林为两岸记者答疑解惑

来到岳阳汨罗,台湾记者张铭坤(左)入乡随俗地为大陆记者吟诵《岳阳楼记》

台湾记者代表向屈原像献花

  中国台湾网11月23日长沙消息   “蓝墨水的上游是汨罗江。”台湾诗人余光中“绣口一吐”,让承载着悠久中华文化的汨罗江引发了世人的无尽遐想。

  昨日,怀着对汨罗江与屈原文化的向往,参加“第四届海峡两岸新闻媒体联合采访”的记者们走进了位于湖南岳阳汨罗江畔玉笥山上的屈子祠,探访孕育了湖湘文化和中国古典文学的圣地。

  屈子祠是中国现存纪念屈原的唯一古建筑。两千多年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投汨罗江以死殉国前,在这里度过了最后的时光。

  记者们在屈子祠正厅木刻的司马迁所作《屈原列传》前驻足拜读。“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濯淖污泥之中……”隽永的字迹诉说着司马迁与屈原两位悲情英雄交错时空的精神碰撞。

  台湾“中央社”记者张铭坤表示对林刻的内容很熟悉:“从小读屈原诗赋就能感到一种莫可名状的悲情,台湾的民众由于岛屿性格很能领悟这种悲情的力量。我们这代修古代文学长大的孩子对屈原有种崇敬感。现在的台湾小孩在这方面的教育已经大不如前了。”说着,他用闽南话吟起了诗文。

  屈原忧国忧民的精神和“可与日月争光”的人格,千百年来感召着无数炎黄子孙。端午节作为中华民族缅怀屈原的特殊方式,传承着悠久的中华传统文化。

  中国屈原协会理事刘石林老先生特意前来为两岸记者“答疑解惑”。对于两岸记者关心的韩国“端午祭”成功申请联合国世界遗产这一问题,刘石林理智而平静:“韩国的端午祭与楚文化渊源很深,确实是于唐代从中国传出,中国端午节申请世界遗产已经在进行中。但我们应该感谢韩国,他们让中国人看到了自身对传统文化的淡漠、促使我们更努力地保护传统文化。如何让现代人对传统文化精神更加了解、珍惜才是最重要的。”

  在参访了屈子祠和屈原碑林后,两岸记者参加了简短的祭屈仪式,并向屈原像献花表达崇敬。

  台湾东森电视台记者牟宗佩在谈到此行收获时表示:从小朗朗上口的诗句让自己早就对屈原投江的精神有所了解,亲身的采访更使屈原文化与端午节一些争议性的话题找到解释。“作为记者,通过电视为两岸屈原文化的研究、传扬做出一些贡献我感到很开心。很多争议也是台湾学者关心的话题,我们记者通过发现与分析,传播回去后也许会吸引更多的台湾屈原文化爱好者前来与这里的专家相互切磋。”

  “学术上有争议没关系,重要的是大家共同努力,把宝贵的传统文化传承下去。”牟宗佩说。(李徽)

 
编辑:system    
 
 
中国台湾网 版权所有